食管鳞癌患者血浆miR-106b-3p 和miR-214 检测的临床价值

2021-01-07 12:17王中平范晓英李亮亮武京学张文娟董魁马立东乔冠恩通信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3期
关键词:癌基因鳞癌血浆

王中平,范晓英,李亮亮,武京学,张文娟,董魁,马立东,乔冠恩(通信作者)

(1.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 邯郸056002;2.邯郸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北 邯郸056000;3.成安县中医院 内科,河北

邯郸056700 ;4.馆陶县人民医院 消化科,河北 邯郸 057750)

0 引言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在所有癌症的患病率及致死率排名中,EC 分别为第8 位和第6 位[1]。根据病理学分类,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最常见的EC 病理类型[2],我国约90%左右EC 患者的病理学分型是ESCC。目前,我国ESCC 存在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的特点[3],但到目前为止,ESCC 确切的病因及分子调节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阐明ESCC 的发病机制非常重要。微小RNA(miRNAs)既可作为致癌分子也可作为抑癌分子,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而对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转移等产生影响[4]。miR-106b-3p 和miR-214 在ESCC 中的具体功能,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ESCC 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浆中miR-106b-3p 和miR-214 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它们与ESCC 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ESCC 患者

取2016 年06 月至2017 年08 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ESCC 患者的外周血,共40 例。其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38~77 岁,平均(60.9±11.6)岁。所有患者均无其他肿瘤病史,釆取外周血标本前及手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干预措施。

1.1.2 健康体检者

收集30 例同期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均无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与ESCC 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试剂

Trizol 试剂及逆转录试剂盒购于美国Invitrogen 公司,PCR 试剂盒购于徳国Roche 公司,引物由南京金斯瑞公司合成。

1.3 方法

1.3.1 标本釆集与处理

采集ESCC 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血4mL,迅速注入EDTA 采血管中,轻轻混匀,4℃ 3500×g 离心10min,取上淸液放入新的无RNA 酶EP 管中,放置-80℃冰箱中待用。

1.3.2 血浆中总RNA 的提取

取EP 管中的血浆标本250ul,加入750ul Trizol 裂解液,混匀后依次加入三氯甲烷、异丙醇等试剂,按说明书提取总RNA。总RNA 经NanoDrop ND-2000 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

及纯度,并电泳检测RNA 完整性,质量合格后用DEPC 水溶解保存在-80℃,用于后续实验。

1.3.3 反转录反应

取2ulRNA 入EP 管中,用DEPC 水加至11ul,65 ℃放置5 min 后冰浴5 min 离心,加入5×Reaction buffer 4.0ul、dNTPs 2.0ul、Rnase Inhibitor1.0ul、RT 酶 1.0ul,离心后42℃孵育60min,70 ℃反应10 min 后立即取出冰浴冷却,合成cDNA,于-20℃保存。

1.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反应

合成cDNA 后,以Roche 公司的Fast 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Rox)荧光定量PCR 试剂盒来扩增目的基因,U6 为内参基因,血浆miRNA 含量釆用相对表达量2-ΔΔct 表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GraphPad5.0 软件分析数据。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ROC 曲线分析miR-1O6b-3p 及miR-214 对ESCC 诊断价值,P<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浆miR-106b-3p、miR-214 表达情况

在食管鳞癌患者术前的血浆中miR-106b-3p 及miR-214 表达量分别为(0.684±0.13)及(0.832±0.14),健康体检者的血浆中 miR-l06b-3p、miR-214 表达量分别为(0.21±0.03)及(0.28±0.05),两者与健康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miR-106b-3p 及miR-214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分析,发现食管鳞癌患者血浆miR-IO6b-3p 及miR-214 随着患者TNM 分期増加及淋巴结转移而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

2.3 血浆miR-1O6b-3p 和miR-214 诊断食管鳞癌的价值

经过ROC 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浆miR-1O6b-3p 相对表达量诊断食管鳞癌的最佳临界值为≤0.169,AUC 为0.833,敏感性为74.5%,特异性为82.6%。术前血浆miR-214 相对表达量诊断食管鳞癌的最佳临界值为≤0.169,AUC 为0.834,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84.3%。

3 讨论

miRNAs 是调节人类表观遗传的重要分子之一,是一类长度大小约为20-22 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小RNA,参与了人体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调节途径[5,6]。miRNAs 能够通过其碱基序列区域与其相应靶目标mRNA 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中的互补碱基序列进行完全或不完全的互补结合,在基因的转录后阶段调控其相应靶目标mRNA 的表达水平。在癌症中,miRNAs 既可作为致癌分子也可作为抑癌分子,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对癌症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转移等产生影响。在人类miRNAs 中,约50%左右的miRNAs 所在的基因组区域与癌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7]。因此,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RNAs 对肿瘤的早期诊断、组织类型的分类及转移及预后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8]。

miR-106b 是miR-106b-25 家族中的一员,在多种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具有调控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增殖等重要的功能。李元梅等研究显示,miR-106b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提示其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9];施莉等采用miRNA 表达芯片检测了3 例胃癌患者组织标本,结果示miR-106b 在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胃癌组织最高[10];韩东等研究显示食管鳞癌组织miR-106b 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1]。然而迄今为止,关于miR-lO6b-3p 在ESCC 患者血浆中表达的研究尚未有报道。本实验结果显示ESCC 患者的血浆miR-106b-3p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 (P<0.01 ),且随着患者TNM 分期増加及淋巴结转移而明显上调,其诊断ESCC 的敏感性为74.5%,特异性为82.6%,和既往报道miR-1O6b 的情况相似[12],说明miR-1O6b-3p 可作为一个新的肿瘤生物学标志,在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浆miR-l06b-3p 来协助ESCC 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miR-214 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等过程中发挥作用[13]。目前,血液miR-214 已被证实可作为乳腺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的特异性标志物而在临床中应用[14]。Li 等[15]应用RTqPCR 检测98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3 株肝癌细胞中miR-214-3p 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及复发肝癌组织中miR-214-3p 的表达下调,Yang 等[16]研究显示,miR-214 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均升高。关于miR-214 在ESCC 中的表达,Wang 等[17]的研究显示其在ESCC 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下降,认为miR-214 在ESCC 中为抑癌基因,而Q1AO 等[18]研究发现是致癌基因。关于ESCC 患者血浆miR-214 的表达情况,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逆转录定量PCR 方法检测ESCC 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miR-214 表达水平,发现ESCC 患者血浆miR-214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 miR-214 表达水平与ESCC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ROC 曲线分析显示其可作为区分ESCC 与健康者的分子标志物,因此,临床上miR-214 可作为新的辅助诊断ESCC 的血液肿瘤标志物。

总之,上调的ESCC 血浆miR-1O6b-3p、miR-214 表达水平反映了ESCC 的进展情况,可作为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及预后判断指标,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价值。

猜你喜欢
癌基因鳞癌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癌基因敲除可完全抑制肺癌发生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抑癌基因WWOX在口腔肿瘤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