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木刻版画审美艺术特征探析

2021-01-07 17:31曾子成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天工 2021年7期
关键词:印痕刀法刻刀

曾子成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一、黑白木刻版画的发展概况

木刻版画源自我国,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美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因其具有可复制性,早期在唐朝作为佛教传播的印刷工具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宋元时期,由于手工业的发展,木刻版画的技术更加完善,形式也更加多样;至明清时,文化的发展繁荣使版画的需求量增大,尤其插图类的版画增多,使得木刻版画的内容和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大量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奔赴延安,但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不能满足这些艺术工作者创作国画、油画的要求,而创作黑白木刻版画的工具容易获取,所以黑白木刻版画成了这些延安文艺工作者的第一选择。黑白木刻版画能大量复制的特点正好符合当时抗战进行大量宣传的需求,所以黑白木刻版画在延安非常迅速地传播开,但延安时期的黑白木刻版画仍在探索的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黑白木刻版画风格趋于成熟,诞生了大量的政治主题鲜明的作品,为人民革命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粮。

二、黑白木刻版画的颜色特征

(一)黑白对比

黑白木刻版画中运用黑与白这种简化的色彩表达形式。简化也意味着纯粹,通过刀法的运用让黑色与白色分离、交织、融合,剔除了多色对观者的视觉干扰,让观者面对黑白木刻作品时,能够直接地寻找到画面中的线索。正如在摄影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追求像素和色彩还原度的同时,黑白新闻纪实类摄影依旧占据主流地位。去掉彩色能让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造型本身,同理,黑白木刻版画只强调黑白对比,观者在欣赏时会更加专注,视觉效果也更加具有冲击力。从造型技术上来讲,黑白木刻版画中最难处理的就是黑白过渡,其次是对比。作者需要对形象的形体结构、画面的光影、画面的空间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在刻画人物造型时,对身体部位转折处明暗交界线的把握以及暗面向亮面过渡的刀法处理,是影响画面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色彩心理学上来讲,黑色是“万色之王”,它是所有色彩的集合,代表无尽,代表包容。而白色没有颜色,代表虚无。二者处在色谱的两个极端,为观者提供了广阔的色彩心理空间。这两种极端的颜色,配合黑白木刻版画画家独特的构思和技艺,产生了无限的创作可能。

(二)“灰”的重要性

在创作黑白木刻版画时,除了黑与白之外,还存在两者相互交织所产生的灰色。灰色调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造型特点,它的存在是黑与白两种不同颜色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帮助协调两种颜色的关系,能为画面增添独特的层次和趣味性。

灰色的情感象征同样是黑白木刻版画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灰色的情感较为丰富,它通过强烈或者微弱的明度变化带给观者不同的视觉心理效应。例如,浅色的灰在情感上好像更加贴近阳光、活泼,深色的灰更加倾向于阴暗、愤怒等。在作品《六月的中午》中,为了展现半裸的女性在阳光下起舞的活泼姿态,就使用了较多白色与灰色的结合,让画面显得透亮,营造欢快的氛围,正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凸显了午间阳光的质感。而作品《惊弓之鸟》就运用了黑色与较深的灰色,表现出了鸟受到惊吓时的状态。因此,如何利用黑白交织出的灰色,成为决定画面效果和表达内心感受的重要方式。

三、黑白木刻版画的刀法特性

剔除色彩并不意味着画面形式的简单,用最简化的颜色去表现丰富的内容,这就需要艺术家们从其他的角度去下功夫。黑白木刻版画中用刻刀代替笔,用木头代替纸来构建画面,因此相对于绘画而言,工具和材料的使用难度较大,重点在于如何熟练地使用刀具,如何将点、线等各种元素进行不同画面、层次的不同组合。作品中的形象须简洁明了,用刀应像准确的数学公式,须严谨、精确、干净,它不同于其他画种可以反复修正。倘若创作者的造型能力相对较弱,创作时出现了些许偏差,那么想要进行深入刻画是很难的。在这方面,木刻版画有自身的局限性,但也正是如此,木刻版画的直接性和偶然性是其魅力所在。

版画刻刀的种类有很多,如三角刀、平口刀、方口刀等。想要实现不同的画面效果就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刀具。刀法的种类也有很多,像挑刀、压刀、正切刀等,当刻板的力道和角度不同时,同样会带来不一样的画面效果。刀法没有规律可循,只要能够恰当表达出情感思想的就是好的刀法。在选用刀法时,赋予情感也是黑白木刻版画的重要元素,用刀的轻重缓急、或疏或密,这些都与作者的内心感受相关。刀法没有情感的加持就失去了创造的根本动力,也使得创作失去价值。例如,在表现战争题材时,刀法应当果断坚硬,给人以刚毅的感觉。在表现女性题材时,刀法应偏圆润,给人以温柔、细腻的感受。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让创作拥有思想,让作品拥有感情,不断地展示出它自身的价值。用不断创新的手法融入情感是一名版画制作者的必修课。

四、黑白木刻版画的印痕肌理特征

(一)趣味性

在黑白木刻版画中,印痕肌理所体现出的语言极为丰富独特,并且印痕肌理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它蕴含着木刻的趣味性。印痕肌理是在版画印制中形成的,通过将木板粗糙、深浅起伏、龟裂等自然状态下形成的纹路转印在纸上,使得创作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有不同的印痕肌理,这些天然痕迹既增加了木刻语言独特的味道,又展示了黑白木刻版画的独特性。印痕肌理在视觉设计中是表达物体纹理、形状外观和渲染画面氛围的重要因素。生活中处处蕴藏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印痕肌理,这些肌理传达出了极其丰富的信息。例如,每个人脸上的皮肤是有不同纹理的,即使差别很小,也能通过这些纹理反映出人物的所处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肌理效果本身带有的抽象变化与作品中的具象元素结合形成了视觉差距,又通过黑白对比的进一步强调,让纹理和刀痕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艺术韵味

印痕肌理的实现是由制版、磨压、印制三个工序完成的,每道工序和材料的变化会形成不同的效果,制作中的刀刻、木痕等效果,是木刻版画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其中,刀刻效果是刀具在木板上的运动痕迹,不同刻刀的刀型会产生不同的轨迹与效果,而刀型的具体选择是由创作者自身的构思以及所擅长的表现方式决定的。刻刀的表现方式与不同刀型的具体运用,以及刀法的技巧,使得木刻版画的创作形成丰富多变的层次感,并且能够提升画面中创作形象的质感。木痕体现的是刻刀在木板上的雕痕效果,加上木板材质自身的肌理,反映到画面上会有一种独特的效果。刀刻与木痕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刻刀与木板的契合度越高,所表现出的效果就越具艺术韵味。

五、结语

黑白木刻版画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刀法、黑白灰与肌理印痕等独特的艺术语言。生活为艺术创作提供素材,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通过抽象思维的加工、提炼和重新组合,从而产生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我国的黑白木刻版画是历代艺术家结合自身经历、时代背景、技巧经验等因素,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使其带有中国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作者要不停地对生活进行反思,积极地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发展,从中汲取营养,而不能闭门造车,无休止地凭空想象。

猜你喜欢
印痕刀法刻刀
陈若鹏作品
转一转,日期早知道
刀法
大连王家村遗址出土陶器印痕分析
趣图
趣图
蜗牛的印痕
胡同里的传奇
武师授徒
每日挥刀五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