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给动物取名,真的毫无逻辑可言吗

2021-01-07 03:14[美]尼克·卡鲁索文吕同舟译
格言·校园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珊瑚虫刀鱼小熊猫

[美]尼克·卡鲁索文 吕同舟译

许多生物的常用名已流传了上百年,但依然听上去名不副实。比如,电鳗真的有电吗?小熊猫是体形较小的熊猫吗?珊瑚虫和珊瑚礁又是什么关系?

1.电鳗是一种带电的鳗鱼

假的

电鳗,顾名思义,肯定是一种鳗鱼,而且是带电的鳗鱼,对吧?错!

好吧,也不能说全错,它们确实带电。不过,它们不是鳗形目下的鱼类,而是电鳗目下的南美长刀鱼的一种(之所以叫长刀鱼,只是因为它们的身形很像一把刀,而不是说它们会提刀砍人)。

所有的南美长刀鱼都有产生电场的能力,电压通常只有几毫伏,它们利用电场在泥水里导航并与同伴交流。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猎物是生活在河床上或河床里的小型无脊椎动物,放电能帮助它们更好地锁定猎物的位置,以及确定同类的位置。电鳗将这种放电能力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们能产生860伏的高压电击,足以将猎物直接杀死。

2.角蟾是一种蟾

假的

角蟾并非一种长角的蟾,实际上,它是一种身上长刺的蜥蜴——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角蜥蜴。

这种动物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其独一无二的防御手段,它们会将自己的血液从眼下的一个囊袋(眼窦)里喷射入敌人的嘴巴。

有趣的是,角蟾在面对不同的敌人时会采取完全不同的防御手段。它们喷血的方法一般会被用来对付犬科(比如狐狸和郊狼等)和猫科(通常是美洲山猫和家猫等)动物。如果对手是蛇或走鹃,角蜥蜴就会让身体充气膨胀,增大体型,使自己变得难以下咽。如果你抓住了一只角蟾,它也很有可能充气膨胀,并发出咝咝声。

3.小熊猫是熊猫

假的

如果你亲眼见过小熊猫,那么你可能已经成功地猜到,在这个名字里,有问题的不是“小”,而是“熊猫”。

事实上,小熊猫不是熊猫,也不是熊,在血缘上,它们更接近臭鼬、浣熊和黄鼠狼。小熊猫和大熊猫只是同属食肉目的远亲而已。不过,它们的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竹子在它们的饮食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除此之外,小熊猫拥有许多“不准确”的外号,比如红熊猫、猫熊,还有火狐。很显然,小熊猫既不是熊,也不是猫,更不像狐狸,身上也没有着火。可以说,这些外号也相当“名不副实”了。

4.“尖叫犰狳”得名于它们的尖叫声

  真的

终于出现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会尖叫的披毛犰狳属动物长毛犰狳,主要以昆虫、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和植物为食。捕猎时它们会将脑袋扎进沙土里,发现猎物之后会立刻旋转身体,在地上打一个洞,并将沙土深处的猎物吃掉。

这种犰狳体型较小,体长只有38厘米左右,覆盖一身“盔甲”。这身盔甲由它们的皮质骨形成,外面罩着一层特殊的骨状鳞片结构,叫作鳞甲。犰狳的鳞甲最早用于抵御捕食者,但时至今日它们中只有九带犰狳能将身体蜷缩成一个球,利用这身盔甲来保护自己。其他大多数犰狳的自保方法基本上就是逃跑,或者将身体埋进沙土里防止被吃掉。

长毛犰狳有一套非常独特的防御机制:受到威胁时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直到脱离危险叫声才停止。

5.“笨蛋”是一种鸟

真的

外号叫“笨蛋”的鸟包括10种鲣鸟属鸟类中的6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是蓝脚鲣鸟。如果说它英文名字的前半部分“blue-footed”准确地描述了其最明显的特征——有一双蓝色的脚,那么它名字后半部分“booby”衍生于西班牙词语“bobo”,形容的是一种傻乎乎的样子。

一种流传较广的解释是,以前在大海上航行的水手觉得蓝脚鲣鸟很笨,因为它们特别喜欢在船上落脚,水手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抓住它们。另一种解释是,蓝脚鲣鸟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显得很笨拙。

另外,蓝脚鲣鸟真的会用粪便筑巢,也会将粪便排在自己的腿脚上,以此维持体温。这样看来,它们还真是笨笨的。

6.珊瑚是一种石头

假的

两千多年来,无数哲学家、自然主义者和科学家都错误地将珊瑚归类为植物甚至矿物。实际上,真正的珊瑚是属于珊瑚虫纲的,由一大群叫作珊瑚虫的微小生物组成。珊瑚虫是一种肚子上长有一张嘴巴和许多触须的小生物,它们会用触须麻痹猎物,以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

虽然珊瑚也可以是軟的,但许多人心目中的珊瑚都是一大块硬邦邦的物体,也就是那些充满生物多样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比如大堡礁。实际上,有很多珊瑚是硬的,且硬珊瑚有骨架,由碳酸钙堆积而成,一种会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虫黄藻会“居住”在这里,为珊瑚虫提供氧气和养分,还能给珊瑚礁“涂”上缤纷的颜色。

摘自《动物奇葩说》

猜你喜欢
珊瑚虫刀鱼小熊猫
侠美刀鱼
拜访珊瑚虫
珊瑚“摩天楼”
Red Panda小熊猫
萌萌哒小熊猫
小熊猫染色记
动物园里的小熊猫
长江刀鱼价格疯涨
春馔妙鱼是江刀
马里亚纳海沟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