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高校篮球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与预防策略

2021-01-08 03:31李勇南京大学李泽宁南京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12期
关键词:热身踝关节篮球

李勇 南京大学 李泽宁 南京体育学院

篮球是全身性的运动,因此在篮球训练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损伤,而踝关节损伤是其中代表性的损伤之一,原因在于踝关节位于脚腕处,在运动过程中主要起到支撑重量、改变方向、发力行动等作用,说明篮球训练中踝关节的使用频率高,且在训练具有一定强度的情况下,踝关节的每次使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学生经常需要将踝关节转至较极限水平来寻求行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高频率、高难度的使用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脚下不稳,随之扭伤踝关节,产生踝关节损伤。但踝关节损伤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的,做好预防工作至少能够将踝关节损伤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因此为了避免踝关节损伤,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等目的,有必要对高校篮球训练踝关节损伤的预防策略展开研究。

一、踝关节损伤的影响

(一)身体伤害

踝关节损伤本身就是一种身体伤害,会让学生感到剧烈疼痛,且可能导致学生的行动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下降,不仅无法继续参与篮球训练,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活。踝关节损伤造成的身体伤害大体可以分为两种:(1)短时间的身体伤害,即根据以往经验可知,一般程度的踝关节损伤虽然属于身体损伤,但一段时间过后这种损伤会慢慢被人体修复,最终完全恢复,说明这种踝关节损伤带来的身体伤害具有时限性,其所需时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身体伤害更短,因此被称为短时间的身体损伤,是一种可以通过人体自我修复机能来恢复的身体伤害;(2)长时间或永久性的身体伤害,即在踝关节损伤程度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就可能给学生造成长时间,甚至是永久性的身体伤害,这种损伤一般涉及学生的骨骼、筋络、软组织等,诸如骨裂、筋络、软组织严重损伤等,这些身体伤害中有一些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且不一定能完全恢复,容易留下较轻的后遗症,另外的身体伤害则可能永久存在,即使接受治疗也不能修复,只能减轻后遗症的程度[1]。

(二)兴趣或心理打击

踝关节损伤很可能会对学生的篮球兴趣或心理造成打击,这种打击也有时间长短及永久性的分别,此处就不多加论述。但值得注意的是,兴趣或心理层面上的打击会导致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变得薄弱,例如某学生在篮球训练中就经常出现踝关节损伤,这让该学生痛苦不堪,且训练时间断续,因此篮球兴趣下降,在一次踝关节损伤康复之后,该学生就没有继续参与篮球训练,也很少参与其他体育运动,说明学生因频繁的踝关节损伤而丧失了篮球乃至体育兴趣。又或者某学生因为频繁出现踝关节损伤而非常痛苦,随即受到心理打击,不想再承受这种伤痛,使得该学生对于任何体育活动都态度消极,没有全身心投入其中,且能避则避,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高校开展体育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另外,踝关节损伤造成的兴趣或心理打击常见于初学者,因此在踝关节损伤预防层面要重点关注这一群体。

(三)不利于学生终生运动意识

篮球训练属于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因此篮球训练的根本目的与体育教育相同,培养学生终生运动意识是根本目的之一。着眼于这一点如果学生在篮球训练中频繁遭遇踝关节损伤,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接受体育教育,不利于学生终生运动意识形态生成,加之踝关节损伤带来的伤痛,将影响学生对篮球乃至其他体育运动的看法,认为这些运动存在风险,故出于自身不想承受伤痛的意愿,会慢慢远离,这将对学生本就不强的终生运动意识造成进一步的削弱。由此可以看出,踝关节不利于学生终生运动意识,导致高校难以全面落实体育教育根本目的,对此高校应当予以重视。

二、篮球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一)训练前的热身不够充分

高校篮球训练具有一定强度,因此原则上学生需要先处于一个比较好的身体状态后才能进行训练,这样因为身体状态相对较好,所以可以有效预防踝关节损伤,而训练前热身就是让学生身体状态变好的重要手段,即训练前热身能活动开学生的关节,还能调动学生的肌肉,因此学生身体状态变好,能更好的应对训练强度。但现代高校篮球训练中很多大学生不重视训练前热身,在热身环节经常“偷工减料”,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拒绝热身,直接进行训练,这就加大了踝关节损伤的概率,很多学生就是因此而受伤的。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篮球训练时都会重点强调热身,或者带领学生热身,但这样做并没有起到应有效果,难以改变学生对训练前热身看法,这是因为学生对热身的看法取决于自己的认知,而他们对热身的认知不足,所以忽略了热身作用,甚至出现了错误的看法,说明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因素是体育理论教学力度不足,没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训练前热身、怎样进行热身[2]。另外,学生不看重训练前热身活动的原因还有很多,除缺乏热身作用认知以外,还包括:(1)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身体状态正值巅峰,不仅不容易受严重损伤,一些轻微损伤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这种现象会导致学生错误看待损伤,即很多学生认为训练中受伤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而损伤能够快速恢复,说明损伤对自身影响不大,该观念下学生就会不重视热身,认为既然自身受踝关节损伤影响较低,那么热身预防踝关节损伤的意义就不大,故就算学生知道热身作用,也会在这种错误观念下不重视热身,活动中应付了事;(2)一些学生本身对训练前热身活动并没有特别的看法,故热身态度中规中矩,但学生很容易受课堂氛围影响,因此可能会做出不良举动,而热身活动中既然存在个别不重视热身的学生,这些学生自然就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使得其他学生也开始不认真热身,渐渐形成不良氛围,这也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3)高校学生不是体校学生,所学专业也不是篮球或其他体育专业,因此他们对篮球训练的看法普遍为“娱乐活动”,即学生只是喜欢打篮球,这就导致学生在篮球课上更想快速进行篮球训练或比赛,不想花时间热身,这种现象使得学生不愿意热身。

(二)安全意识不足

踝关节损伤有不同的程度,有一些程度比较轻微,造成的疼痛感比较小,学生完全可以忍受这种疼痛继续参与篮球训练,但很明显带伤上阵是错误的选择,原则上只要出现了踝关节损伤,无论程度高低,学生都应当暂停训练,直至完全恢复才能继续。而现实情况中,不少学生因为自身安全意识不足,所以只要自己可以忍受踝关节损伤带来的疼痛感,就会在稍加休息后继续参与篮球训练,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再次扭伤脚腕,加重踝关节损伤程度,如某学生就在篮球训练中出现了程度轻微的踝关节损伤,但他没有在意继续参加训练,而在之后的一次突破训练中再次扭脚,踝关节损伤程度加重,使得学生骨裂,让学生痛苦不堪。另外,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有多种表现,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1)因为篮球运动中身体对抗比较激烈,且需要人调动全身进入一个相对极限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体踝关节不仅要以非正常的姿态受力,还要负责发力来进行对抗,所以篮球运动本身就可能导致踝关节损伤发生,但优秀的运动员有良好的自我保护习惯,对抗结束后一般会通过正确的姿势来避免扭伤等踝关节损伤发生,而学生一般没有这种习惯,例如学生起跳后经常以非正常姿势落地,故落地时踝关节受力本就大,加之受力结构不正常,很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而学生对此并不重视,说明学生安全意识不足;(2)在篮球运动中很多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成因并不完全在于自己,也在于他人,即篮球运动中学生起跳落地时可能会踩中防守者的脚,随即踝关节扭伤,这种现象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都说明防守者缺乏保护对方安全的意识,而防守者也是学生,故这种表现也说明学生安全意识不足;(3)篮球作为全身性运动,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对人的体能都有很高的要求,会导致人体能快速下降,而人体体能下降会使得人的运动状态变差,诸如人的肌肉愈发疲劳,无力支撑、保护踝关节,因此人在篮球训练或者是比赛中如果发现自身体能下降到一定水平,就应当及时休息来恢复提升,但很多学生缺乏相关意识,即使自身体能已经接近极限,依旧不肯下场休息,故因为肌肉无力保护踝关节,加之人对身体控制力下降,所以容易受伤,同样说明学生安全意识不足。

(三)训练强度过高

篮球训练确实需要具有强度,否则无法起到训练效果,但不代表篮球训练的强度就可以无限制的提升,若训练强度过高,就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承受,在接近自身极限的情况下出现踝关节损伤。而在现代高校的篮球训练中经常会出现训练强度过高的现象,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所有学生基本是一视同仁,只会根据性别划分,随后对不同性别的学生提出统一的训练强度标准,但即使是同性别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统一的训练强度就可能导致部分身体素质相对低的学生出现踝关节损伤。如某高校教师在篮球训练中就对全体男生提出了统一的训练强度,但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弱,不能完成当前强度的训练目标,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就有三名男生出现踝关节损伤。

(四)训练技术动作不正确

部分高校学生在篮球训练中并不注重自身训练技术动作是否正确,基本都是凭借个人意识进行训练的,因此就会出现用不正确技术动作进行训练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踝关节损伤。如某学生在跳投动作训练中就经常单脚落地,这是错误的技术动作,即单脚落地不利于学生在落地瞬间找到平衡,且落地时的支撑力不足,因此是错误动作,而这就导致该学生受该动作影响而出现踝关节损伤。学生之所以不注重自身训练技术动作,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1)学生对自身的篮球技术没有追求,故技术动作方面全凭自然习惯,例如某学生身体素质强劲,与其他学生相比有更强的运动天赋,因此其单纯依靠运动天赋以及本能就能打败很多学生,而这也导致其对自身篮球技术没有追求,各种技术动作不正确,根据其表现最常见的错误技术动作就是落地喜欢脚尖着地,这种动作会增加其踝关节负担,因此加大了其踝关节损伤的概率;(2)学生在训练中的态度不认真,导致自身对篮球技术动作的理解不深入,很多细节做得不到位,同样会加大踝关节损伤概率;(3)人在遇到风险时会下意识的作出自我保护动作,避免自身受伤或降低受伤程度,但自我保护动作有对错之分,错误动作不仅可能无法起到应有作用,还可能造成反效果,因此自我保护动作也是训练技术动作的一种,而学生在自我保护能力上有所欠缺,又不认真学习自我保护技术动作,自我保护动作多为本能,存在许多错误,无疑就增大了踝关节损伤程度。

三、踝关节损伤预防策略与策略有效性保障机制

(一)预防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下文将提出对应的踝关节损伤预防策略,策略可解决相关问题,降低学生踝关节损伤概率。

1.加强体育理论教育,讲解热身知识

为了让学生重视热身,并预防踝关节损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体育理论教育力度,教学时可以以篮球训练为例,着重讲解相关热身知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在训练前热身、应当怎样热身,这样就能让学生重视热身,再通过充分的热身去预防踝关节损伤。如某教师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就以篮球训练为例,向学生讲解了热身前后的踝关节状态差异,即热身前人的踝关节不够灵活,且周边肌肉粘滞性强,因此人热身前的活动能力是相对较低的,但充分的热身能让踝关节更加灵活,降低周边肌肉粘滞性,这样人的活动能力就会明显提升,自然可以应对训练强度,这样做不仅能够让人在训练中有更好的发挥,还能预防踝关节损伤及其他伤害,这样就成功让学生开始重视热身,即使教师不说,他们也会认真的在训练前进行充分热身,这使得学生踝关节损伤率大幅降低,起到了良好预防作用。

2.做好安全意识教育,重视训练管理

做好安全意识教育,重视训练管理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安全意识,以免学生忽略自身安全“带伤上阵”造成严重后果,且这样做也能起到预防踝关节损伤的作用。首先在安全意识教育方面,教师一定要在篮球训练前告诉学生训练过程中存在哪些会导致踝关节损伤的因素,让学生注意规避,同时必须强调受到轻微踝关节损伤后的影响,让学生不要继续参与训练,或参与一些与踝关节无关的训练。其次因为单纯的教育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安全意识提升,所以在学生安全意识达到较高水平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训练全过程进行管理,发现任意学生受到轻微的踝关节损伤后,必须要求学生暂停训练,并且进行一些有益于踝关节损伤恢复的康复训练,诸如按揉等,预防更严重的踝关节损伤发生。

3.着重统计学生数据,差异化设定训练强度

现代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的差异,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可能存在区别,因此在篮球训练中不能单纯依靠性别来设定训练强度,正确的做法是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设定针对性的训练强度,保障篮球训练强度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承受度,这样能预防踝关节损伤。为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初期先采用较低的训练强度让学生训练,再逐渐提升强度,同步统计每个学生在不同训练强度中的数据,当发现当下训练强度已经接近学生极限后,针对该学生就不要再上调强度,甚至出于安全考虑,可以适当下调,不要太过追求极限,因此训练强度差异化,起到预防踝关节损伤的作用。

4.紧抓技术动作矫正,预防踝关节损伤

高校体育教师在篮球训练中必须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情况,如果发现技术动作出错,则必须矫正,不能让学生养成习惯,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定预防踝关节损伤的作用。如某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就特别关注学生的篮球训练技术动作,发现一名学生在突破动作过程中脚部形状错误,是非常容易出现踝关节损伤的动作,因此针对性的进行矫正训练,反复如此,直到学生养成正确技术动作习惯为止。

(二)策略有效性保障机制

为了保障以上策略实施后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引导机制

高校学生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内心依旧有稚嫩的部分,这导致他们的态度、思想等易受情绪影响,如果学生在训练教学中出现了不良情绪,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受训状态,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知道训练内容作用,也会偏执的拒绝,而现代很多教师在训练教学中都是以自身为主导,要求学生根据自身要求来训练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故可能导致学生出现不良清晰。针对这一问题,高校要建立教学引导机制,该机制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作为篮球训练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则为引导者,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这能够避免学生出现不良情绪,保障策略有效性。

2.师资保障机制

以热身为例,如果教师本身在篮球运动中就缺乏热身意识,那么学生就会认为热身没有意义,教师在训练中提出的热身知识只是“走形式”,这对策略有效性将造成严重打击。着眼于这一点高校必须构建师资保障机制,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既然其在教学中强调热身的重要性,那么在运动中就要自主做好热身工作,矫正学生视听,潜移默化实现教育。该机制在热身以外的篮球训练中同样有效,能够保障策略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踝关节损伤的影响严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因此预防踝关节损伤意义重大。本文为了全面预防踝关节损伤,分析了篮球训练中该损伤的常见原因,随即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分析了策略的作用机制,说明策略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至少也能避免严重损伤发生。

猜你喜欢
热身踝关节篮球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