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工程界的引领者
——悼念王义翘教授

2021-01-08 05:36于慧敏
合成生物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程系清华大学生化

于慧敏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育部工业生物催化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第一次听闻王义翘(Daniel I.C.Wang)教授的名字,是在我的导师沈忠耀教授那里——他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工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当王义翘教授在1984 年应国家科委生物工程中心的邀请来华访问并对我国生物技术方向“九五”规划提出建议的时候,沈忠耀老师就与他相识了。当时,清华大学化工系正在创建生物化工学科。此后,1997 年,王义翘教授和他的弟子胡维硕教授,又应邀来华参加清华大学主办的亚太生化工程国际会议并做大会报告,此时我作为大会组委会的博士生志愿者,有幸初识了王教授。他对基因工程、发酵工程技术以及生物化工产业重要性的预判及其必将蓬勃兴起的预见,以及他在报告中、交流中所展现出来的渊博知识、学者风度,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2005 年下半年,我在清华大学华新杰出学者奖学金的资助下,奔赴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学工程系进行访学研究。我的合作导师Gregory Stephanopoulos 教授的办公室和实验室恰巧都与王义翘教授紧邻。于是我激动地前去拜访,他勉励我在MIT 期间,不仅要努力做好研究工作,还要拓展科研视野,积极参加MIT 化工系组织的、每周一次的著名学者学术交流报告会——正如他所言,随后我逐一参加的这些报告会使我深刻感受到了MIT 在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的活跃思想,师生一堂、共同讨论的浓厚学术氛围,因而获益良多。

此后,在实验室工作期间,我不仅自己常常与王教授在走廊上相遇——当时他的步伐已经不再矫健,但仍然带着和善的笑容,用缓行的身影往返在办公室和实验室之间——还经常听到Greg课题组的外国同学们以及从清华前去MIT化工系留学深造的学生们众口一词地告诉我王教授的传奇:只要他没有出差安排,总会每天早上六点左右甚至更早就到达办公室开始工作,从不间断。这也鼓励了我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抓紧每一天时间,投入到科研和学习之中,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2006 年,王教授70 岁寿辰,MIT 化工系为他召开了盛大的庆祝仪式。我在观众席上,听一位位MIT 的著名教授以及王教授那些已经在不同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弟子一一走上演讲台,历数王义翘教授在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开创性科研工作以及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突出业绩,心里也为出生在南京的王义翘教授的杰出成就感到衷心的自豪!

王义翘先生,不愧是世界生化工程界的引领者、指路人和教育家!

在艰难的2020 年,学术界的巨星陨落,我们失去了王义翘先生;但他高度重视创新与实践的科研思想与人才培养观念已经在全世界的生物技术领域受到普遍认可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让我们永远铭记王义翘先生!

于慧敏,清华大学化工系

2020年9月10日,于北京

猜你喜欢
工程系清华大学生化
层状六边形Co1-xS修饰氮掺杂碳纳米管用于锂硫电池的硫载体
【献礼北京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 步履铿锵卅五载,砥砺奋进谱华章——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物流工程系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粒关系演算:关系计算与数据的桥梁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