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在物理化学教与学中的策略和应用

2021-01-08 11:56柏任流吴永泽罗小虎毛海立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思政

柏任流,吴永泽,周 静,罗小虎,毛海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往日重教轻思的课程教学与单一的思想教育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下学生的人才培养需求。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要求,必须加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基础,以价值引领为根本,使学生在收获知识与能力提升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物理化学是工科院校广泛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内容包含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其内容蕴含诸多思政教育元素,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科学思维的形成及优秀品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课程思政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的思考

1.1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正是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门开放程度加大,社会文化不断繁荣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诞生出了多种新思潮观念,强烈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致使部分大学生在思潮冲击下不能恪守本心,致使信仰动摇,陷入迷茫。例如:经历高中三年的刻苦努力成功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面对大学校园宽松的教学环境,开始逐渐放飞自我,失去了原有的目标,放松了学习的劲头,从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开始变得堕落和颓废最终导致在毕业时没能完成学业要求,未能拿到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缺乏正确的价值引领,使得自私自利思想开始抬头,团队意识逐步淡化,道德观念逐步缺失。例如:对待与自身利益无关之事一概不管,对于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活动一概不理,更有甚者,在毕业之后不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技能谋生,反而变得好逸恶劳,成为啃食父母的蛀虫。

这类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已然不适应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然不能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因为如此,为落实“三全育人”的育人目标,高校必须肩负起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责任,面对此等现状,以往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然不足以满足当下学生思想教育的需求,使得课程思政建设变得现实而必要,这就需要各大高校,广大教师,所有课程勠力同心,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共同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保驾护航,而物理化学作为高校化学类专业必修课程,同样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1.2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物理化学作为化学类专业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和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在物理化学的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而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解题能力的提升,从而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使得学生得到了知识的传承而缺少了思想教育的熏陶,如若将物理化学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元素相互结合,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当下迷茫、颓废、道德缺失的现状,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物理化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因此,就使得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2 课程思政在物理化学课堂的应用

2.1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元素

物理化学被誉为“化学中的哲学”,不仅在学科思维教育方面独具魅力,更兼具诸多思政元素,为落实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物理化学教师应结合相关的课程内容充分挖掘物理化学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例如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与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化学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心智,还可以通过融入科学家的生平轶事,如国外物理化学家家吉布斯、范特霍夫、阿累尼乌斯等,以及结合我国的物理化学家卢嘉锡、黄子卿,傅鹰等的科研历程及其贡献,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体系的更新,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领域更加宽泛,与现代新技术的发展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因此,可以在物理化学课程内容讲授过程中介绍与物理化学相关的前沿科技,如守护青藏铁路的低温热棒技术,新发射的天宫一号所蕴含的物理化学知识等,从中了解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物理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科认可度及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应用

(1)在挖掘物理化学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需要找寻思政元素与物理化学知识内容想契合的切入点,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物理化学的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在讲授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时,可以讲述亥姆霍兹的生平轶事。亥姆霍兹中学毕业后由于经济原因未能进入大学,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通过自修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为科学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通过了解在物理化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学习科学家们如何在科学道路上孜孜以求,激发学生发奋图强、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了解科学家们如何尊重实验事实、发现问题、严谨求真、在科研道路上走向顶峰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

(2)物理化学的诞生就注定其要服务于生产生活。如教师在讲授热机效率时可以引入热机效率在生活中内燃机上的应用,在讲述冷冻系数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说明其在冰箱和空调方面的应用,讲授胶体化学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雾霾的形成等。通过物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穿插物理化学前沿科学知识,尤其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如低温热棒冻土治理技术,成功解决了高原建造铁路的难题,通过物理化学前沿科学的介绍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引导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物理化学因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逻辑性,知识连贯性强且抽象难懂,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产生厌学思想,但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元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物理化学的畏难情绪,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B17化学1班同学为例,在最初学习物理化学的学习中,部分同学因为一时难以适应物理化学深奥难懂的知识而产生畏难情绪,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持消极态度,但在而后的学习中,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结合生活实例,同学们从中感受到物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开始转变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物理化学知识,使得班级物理化学整体提高,学习观念和态度从根本上发生转变。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培养了学生利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将物理化学知识点运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如利用物理化学能源理论知识与当下热门的汽车新能源的研发,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15—17级应化专业学生在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实习为例,部分学生因为理论知识与技能过硬,实习结束后留在该公司工作。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物理化学课程思政通过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穿插爱国主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家国天下的情怀,积极向上、努力奋斗、报效祖国的优秀品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每年都会有同学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挥洒自己的热血青春。

4 结束语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意义出发,思考并深度挖掘物理化学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合理运用于物理化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贯穿于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的提高,优秀品质的形成,引导学生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使物理化学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一)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二)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