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和雕刻在我国古建筑中的应用

2021-01-08 14:40孙韡
天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石雕木雕古建筑

文 孙韡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雕刻和绘画在我国古代的建筑史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赋予了我国古代建筑华丽的面貌以及艺术化的表现,在进一步提升古代建筑观赏性和艺术性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了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这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古代建筑中绘画和雕刻艺术的应用进行深刻的分析,对于我国现代建筑艺术体系的拓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古建筑中绘画艺术的应用

(一)古建筑中的绘画色彩应用

在世界建筑历史上,我国的古代建筑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一现象,是因为我国古代建筑有着较为丰富的寓意以及色彩体系,使得整个建筑从构图上呈现出庄重典雅的特征。古代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个性化以及艺术化的重要表现因素,就是色彩的有效运用,中国古代的色彩运用会因为阶级等级的差异出现高低贵贱之分。在我国古代社会中,青、赤、黄、白、黑是正色,所以在传统的古代建筑中应用十分普及[1]。

在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建造的过程中,会因为等级尊卑观念的存在,而使色彩的应用影响着整个建筑的风格和装饰效果。例如,我国古代的皇家建筑通常都使用最为尊贵的黄色琉璃瓦的屋顶,这是帝王及其特别恩准的建筑专用的颜色。除此之外,古代宫殿群中的其他建筑,除了具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之外,一律使用黄色的琉璃瓦。而包含塔庙、王府等在内的建筑,均会按照其等级划分使用黄绿混合、绿色和绿灰混合等颜色。同时我国古代建筑在色彩方面的应用,也会因为地域层面的差异而呈现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例如,我国北方的皇家宫殿十分善于使用各类鲜明色彩对比和搭配,对于那些阳光可以照射到的房屋主体,一般使用的都是赤红色之类的暖色系,而对于那些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经常使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调,这样能更好地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突显出来。而对于四季常青、山清水秀的南方地区来说,建筑的色彩除了需要将建筑的等级划分考虑在其中,为了确保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和谐一体化发展,通常会使用较为淡雅的白色、灰色等颜色。

(二)古建筑中的绘画意象应用

古代建筑使用的绘画艺术通常是使用各类绘画颜料和油漆在室内外的斗拱、传子等构件上绘制对应的图案。我国古代建筑所用的绘画艺术,也随着建筑技术发展而进步,之所以要在建筑物上进行绘画,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木质结构的表面免受各类自然因素的侵害,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掩饰木材结构表面存在的纹理等自然缺陷。因为我国建筑材料的广泛性以及地域之间的差异性,使古代建筑中所运用的绘画内容以及题材变得十分广泛,且带有较为鲜明的地域以及民族风格[2]。

从主题层面上来看,建筑物所用的绘画图案基本以表达吉祥、和谐寓意的居多。例如,建筑中常用的喜从天降就是一种由喜鹊和蜘蛛两种动物组成的带有吉祥寓意的建筑绘画作品。除此之外,各类洞窟建筑作为我国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绘画艺术的应用上也有一定的特点,比如敦煌壁画中内容、造型最具想象力的当数其中的天龙八部,从传统的佛教艺术形象出发,根据实际的绘画需要将之描绘成不同的形态。简单而言,就是针对各类事物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使其具备独特的美学意义和艺术魅力。除此之外,敦煌壁画中所运用的线条较为灵动,给人带来了一种良好丰满的视觉效果,并赋予绘画中的人物以生命灵动的韵味,且通过画面之间的彼此连接为观众呈现了连绵的视觉美感。

二、古建筑中雕刻艺术的应用

(一)木雕艺术的应用

由于我国古代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尤其是江南地区建筑基本以木质结构为主,使木雕成为古代建筑应用较为广泛的雕刻艺术之一。我国古代建筑木雕艺术在材料选择上不拘一格,能够针对不同材质的木材选择合适的雕刻艺术,极大地强化了古建筑的艺术表现及感染力。我国的古建筑从外观看,较为简洁,但其内部的雕刻装饰却是随处可见,从这类建筑的天井向上望,木雕艺术基本随处可见。

木雕艺术通常情况下都被用在月梁、平盘斗、钩挂、格扇窗、莲花门、窗格构件或家具上,为人们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由于木雕与古建筑的木质结构紧密结合,故此,建筑构件自身的大小尺寸、位置、材料等方面直接决定了木雕艺术的手法及其构图[3]。简单而言,从古建筑构件的位置及功能出发,选择并全面发挥不同材料的特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倒挂狮,这一雕刻艺术成品,是工匠从古建筑的三角形木质构件形制出发,套用猛虎下山的姿态,最终确保虎型的斜拉身躯能够与古建筑的柱子组成三角形,发挥其稳固支撑的作用。

除此之外,古建筑中所用的木雕艺术,无论是在单个建筑还是在构件的组合设计上,都带有显著的设计和谐美感。例如,古建筑中最为常用的隔扇,其作用就是为了将建筑空间进行隔断,其一般形式都是莲花门和挂落,上半部分出于建筑采光的考虑,一般都会使用镂空花格,且大部分都是以民间民俗故事、戏曲故事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图案为主。此外,一些古代的民居窗格也都会采用镂空花雕,在窗格的下半部分基本使用较为细腻的雕刻,并且在窗户的三分之一的下部分也会配置窗栏板。

(二)石雕艺术的应用

我国古代建筑中所运用的石雕艺术,通常都是应用在牌楼和牌坊上,虽然这些石雕建筑会随着建造年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但基本上都反映了封建王朝对于封建正统礼教的虔诚膜拜。建筑牌坊所运用的石雕艺术整体造型比例和谐,为人们带去一种美的享受,且通常会使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对抽象的雕塑语言进行表达。那些使用在古代民居建筑上的石雕艺术,基本都应用在建筑物的基座、栏板、门框等构件上,并且其用料基本都取材于当地的花岗石等石材类型,但由于受到雕刻材料本身因素的限制,和木雕、砖雕相比,石雕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以动植物的形象、书法等内容作为基础[4]。而从雕刻风格上来看,石雕基本都以浅层透雕和平面雕为主。同时也因为古代建筑的民居主人直接参与到整个石雕的制作过程中,导致作品带有显著的个性化色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石雕漏窗。这类石雕漏窗能够在有效突破空间限制的前提下兼具通风采光的效果,并能够进一步拓展民居内部的空间。

(三)砖雕艺术的应用

在我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的运用过程中,砖雕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在古代民居的门口、门楼等地方。古代民居的门楼通常都是由“楼”和“罩”两部分组成。

门罩位于大门的上方,同时也是当时一所民居房子的重要门面,因其属于近距离观赏物,再加之属于建筑入口的标志,在雕刻上较为精美。从形式方面来看,门罩的形式较为多元化,相对较为精准考究的门罩上会使用青瓦双鱼翘檐和斗拱,主题可以分为琴棋书画、渔樵耕读等。而部分的古代民居门罩追求繁复的艺术效果,故此会将门罩制作成垂花门式,在左右两边各放置一垂莲柱。由于砖雕所运用的材料是一些特制的水墨轻细砖,在进行雕刻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放样、开料等诸多工序。和石雕、木雕艺术相比,由于砖雕所运用的材料自身质地较为松脆,无法做到像木雕作品一样,做出具备韧性且较为精细的雕刻,所以一般采用的都是高浮雕以及镂空雕方法。

三、总结

我国古代建筑中所运用的绘画和雕刻艺术在增强建筑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同时,也为建筑赋予了艺术性以及灵性。同时在古代建筑中所运用的木雕、砖雕以及石雕等雕刻艺术,即便是在当下的建筑艺术体系中仍旧具备着较为强烈的借鉴作用。相关的技术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有效借鉴我国古代的绘画和雕刻艺术,进一步推动国内建筑艺术的发展。

猜你喜欢
石雕木雕古建筑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建筑
木雕鱼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木雕创作随想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