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穴治疗情志病理论探究

2021-01-08 11:31方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期
关键词:督脉情志阳气

方舒

(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情志病,指喜、怒、悲、忧、思、恐、惊这本应正常的七情在诸多内外因的长期刺激下,发生了激烈的变化,超过了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干扰了人体正常的气血升降出入、阻碍了经络运行,导致整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功能失常,造成的如癫、狂、痫、郁、不寐、健忘一系列疾病,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早言:“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夫五脏六腑……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各随其本脏所生所伤而为病。”此类疾病的中医治疗中,针刺疗法多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时代潮流浩荡涌流,生活方式和节奏的改变让人群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其表现方式较之往日出现了很多变化,在关注当代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人群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故此,重视情志病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疗工作者们必不可少的功课。针刺治疗中,明确穴位功效能够事半功倍,故此,厘清单个穴位在情志病治疗当中起到的作用,当能为临床实践起到一定的帮助。

上星穴又名神堂穴、明堂穴、鬼堂穴,为督脉23 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 寸,主治病为头面五官病: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鼻渊,鼻痈,鼻出血;外感病:热病汗不出,疟疾;神志病:痫证,癫狂;其他病:呕吐,烦满[1]。临床中上星穴的主治多以风热上冲引起的头部疾患为主,如头痛、眩晕、鼻渊、鼻衄、目赤肿痛、小儿抽搐等[2],其作为十三鬼穴之一鬼堂穴,在情志病中的疗效常为临床医师所忽略,笔者接下来试从上星穴的三个方面:督脉要穴、十三鬼穴之一、脑部要穴来分别阐述其能够在情志病治疗中起作用的理论根据。

1 上星穴为督脉要穴能通调督脉来调整情志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滑寿在《十四经发挥》中说过:“阳脉之海者,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则为之都纲,故曰阳脉之海”,《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人的神明正常与否与阳气供养息息相关,而阳气由督脉总领,其正常运行又赖以督脉的统率与调节,故唯有督脉的功能正常,阳气得以正常的运行于周身,才能内化精微以养神明。若督脉为病,神无所统,则会导致神志相关病。神与情志的关系如此密切,在治疗情志病时调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3],正所谓“神明乃治”,神明清朗,则情志条畅,神明蒙昧,则情志昏聩。上星穴为督脉第二十三穴,高居全身阳气最充足的头顶,为督脉脉气所发之处,禀督脉最盛之阳,能够将其与神联通,其振奋阳气、通督调神之功不言而喻。

2 上星穴为十三鬼穴之一,配合其他鬼穴能治疗多种情志病

十三鬼穴为古代治疗精神异常的十三个经验穴。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扁鹊所创,变幻莫测者谓之神,阴险为害者谓之鬼,故命名为鬼穴。孙思邈曰:“凡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于是将此类穴正式记载于《千金翼方》中[4]。鬼穴历来多用于治疗癫、狂、痫证,发展至今其治疗范围已扩大许多,包括治疗郁证、中风、精神病、神经官能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证[5]。十三鬼穴在历史上有唐代孙思邈、宋代徐秋夫提出的两个不同版本,不管是哪一个版本,上星穴都在其中,与其他鬼穴相配合,在治疗多种情志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3 上星穴为脑部要穴

张锡纯所言“神明之体藏于脑”,又有“脑主神明”,“头为元神之府”,针刺头部穴位有助于收敛神气,使耗散之心气回归本位,位于头部的穴位以醒神开窍,是针对病因病位、标本同治的紧急救治方法。腧穴所在其治所在,上星作为脑部穴位,所在部位肌层浅薄、血管与神经末梢分布密集,针感强刺激量大,针刺效果明显。武连仲教授根据其独创的”神-脑-心-肾-督轴论”,创造了许多临床常用头部组穴,如上星、百会、印堂等,随机辩证使用,能够有效调节元神[6]。

4 上星穴治疗情志病的举例

张婧[7]将52 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进行扬刺上星穴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取穴治疗,治疗4 个疗程之后,再次进行了HAMD-17 评估,两组治疗前后HAMD 总分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92.3%,显效率上治疗组为72.0%亦高于对照组38.5%,因此得出结论扬刺上星穴较常规取穴法在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上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和脑功能阻滞上有更明显的疗效。盛国滨等[8]将60 例脑卒中后焦虑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扬刺上星穴为主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8 星期之后,再次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ADL 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 指数(BI)等进行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治愈率为46.7%,对照组则分别为80.0%、26.7%,结果显示两种针刺方法均可有效降低中风后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但扬刺上星穴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痴呆患者多由久病年高、七情内伤等因素,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表现为心神涣散、呆滞善忘、动作笨拙等。梁安等[9]在临床中使用上星透刺头维,配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一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连续治疗5 个疗程,治疗前后参照临床痴呆评定表(CDR),发现患者语言、认知、记忆等功能明显较前提高,症状缓解明显。

5 讨论

现代研究中,上星穴能够治疗多种情志病的机理尚不甚明确,只有黄文雅等[10]将60 只SD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穴位组、针刺非穴组、艾灸穴位组、艾灸非穴组,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法造模,针灸上星、大陵干预,监测其外侧缰核βCaMK Ⅱ蛋白及其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外侧缰核βCaMK Ⅱ蛋白及其mRNA 表达明显上升的模型组相比,针灸上星、大陵穴组别均可有效逆转抑郁大鼠行为学的改变,下调βCaMK Ⅱ蛋白及其mRNA 的过度表达,且针刺组效应更明显。因此,上星穴能够有效治疗抑郁,可能与其下调βCaMK Ⅱ蛋白及其mRNA 的表达有关。

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情志致病不仅困扰着痛苦的患者,也因其常出现一些疑难怪症而困扰着不少医者。尽管现代生物医学获得了许多进展,然对于这些稀奇古怪的情志病及其变证,还不能说有了突破性的成果,反映到临床治疗中不仅见效慢、易复发,还有诸多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的药物依赖,在这种情形下,回到祖国传统医学的宝库中,寻找更多、更有效、性价比更高的治疗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上星穴对于情志病的良好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诸多证明,应当值得更多的推广和使用,以期祖国传统针刺疗法在情志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督脉情志阳气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最方便的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