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退役难题如何解?

2021-01-08 07:31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20年12期
关键词:梯次动力电池网点

文 本刊记者 陈向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发展迅速。不久前,我国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由培育阶段走向快速发展阶段。工信部节约与综合利用司罗晓丽处长在参加一次公开活动时说,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保有量占全球市场一半以上。国外,很多政府都在推动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几乎所有传统车企都在向新能源车领域发力。以德国为例,据最近外媒报道,英国将宣布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退役利用、处理的难题已经浮出水面。

10月29日,绿色和平、中华环保联合会共同发布《为资源续航: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指出,2030年全球乘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将面临总电量463GWh的大规模退役,如果对退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几乎可以覆盖全球储能的用电需求,总价值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大约是2019年的25倍。紧接着,绿色和平、中华环保联合会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又召开了题为“破解动力电池退役难题:助力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研讨会,为破解动力电池退役难题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动力电池退役要梯次利用走绿色、集约之路

工信部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房增强博士在直播演讲中表示,2018年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并呈现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累计将超过20万吨(24.6GWh)。如果这些退役动力电池利用不善,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电池产业应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绿色供应商管理、绿色采购等工作,持续推动链上企业提升环境绩效,以更好地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处理。

“全球范围内,2021~2030年,相比于制造等量的新电池,梯次利用可以减少超过6334万吨碳排放,等于1/3中国总森林面积树木的碳汇量。2025年中国梯次电池电量可覆盖全国5G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需求;2030年全球乘用车梯次电池电量可覆盖全球储能需求。”绿色和平污染与防治项目主任郑名扬说,巨大的绿色环保和经济收益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得到了相关部门重视。绿色和平建议主管部门强化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企业加入生产者责任组织(PRO)并实现100%电池溯源,以收集率达到40%为年度指标,最终实现100%收集退役电池,电池生产企业的再生原料使用比例达到20%。

工信部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相关政策的发布,标志着国内回收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电池专委会副秘书长杨清雨表示,政策鼓励及行业发展需求下,截至2020年3月份共计有130家企业申报了11229个回收服务网点。经整理后,共计有7634个回收服务网点,平均下来每家车企申报了86个回收网点。相比2019年9月份数据,申报企业数量增长了96%,回收服务网点增长了164%,平均每家企业申报网点数量增长了36%。

“发展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配合光伏储能,同时做好退役动力蓄电池的环保处理,充分挖掘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打造全产业链的环保工业,有利于电池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当1公斤的三元材料里有30%是再生材料,就能减少20%的碳排放。”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战略部部长陈雄辉如是说。

退役潮来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难点亟待解决

随着动力电池批量退役潮来临,更多的车企和专业回收企业参与其中。热起来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难点。线上研讨会对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分析。

提问:退役动力电池产业看起来体量很大,也有很大的资源价值,未来的市场需求也不错。但为什么没有行业龙头出现?也没有特别激烈的竞争?

杨清雨:从现在的产业构成看,新能源车企本身都在发展电池拆解和梯次利用业务;很多其他行业的外来者,也在对电池预处理产业进行投资;电池材料企业也在参与其中。之所以没有形成激烈竞争,是因为现在已退役的动力电池体量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从政策上来讲,动力电池低于80%的电量便要退役。但很多车主和使用者,会出于经济因素或者使用需求考虑,没有及时的退役。目前的溯源系统做的还不好,很多动力电池车主就随意放置,而专业回收机构找不到电池所在。再有,很多不规范和不专业的拆解,没有做到动力电池的有效回收利用。这些问题,是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雄辉:现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是过热的,众多资本都在追逐这个行业。从现状来讲,纯粹做动力电池回收目前是不赚钱的。2019年5月份之前,相关统计显示,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总规模就达到了100万吨。但2020年~2022年的退役动力电池才20万~30万吨,到2025年才70万吨。大家都想进入到行业内,但有没有一个好的模式。把逆向回收体系建好,确保电池有效回收,项目可以盈利,这些都很关键。

提问:退役电池回收流程的难点在哪里?从回收电池到进入梯次利用,目前有哪些环节是缺失的?是资金,还是政策?

杨清雨:一个行业要发展,一定要有利可图。目前发展的难点,还是成本问题。如何规模化的测定动力电池的寿命,降低测定成本是一个问题,还有就是自动化拆解问题。电池包要满足不同电动汽车的需求,甚至同一型号的车就有来自于不同厂家的电池包。这些电池包的设计、模块、信息数据都不一样。如何快速拆解这些电池包,达到企业所需求的统一模组,进行统一使用,也是难点。

除去技术上的问题,回收模式的探索也特别重要。例如,国外的回收模式,无论是租金、押金模式,还是企业付费模式,最终核心原则是谁使用谁承担最后的回收责任。在国内,虽然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但目前的补贴以及积分政策等都是为了减轻新能源汽车使用者的成本。从回收角度说,这是矛盾的。例如,磷酸铁锂电池,本身剩余寿命和衰减曲线,比较适合回收梯次利用。但铁锂电池的材料价格相对较低,直接去冶炼、处理等,无法收回回收的成本,到最后仍需要再生利用。如何促进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在内的动力电池的回收,让企业愿意去回收,政策上需要考虑。

猜你喜欢
梯次动力电池网点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一种航空装备使用最优梯次间隔时间计算方法
聚焦“能打胜仗”全面提升网点竞争力
工信部:编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
老年大学施行梯次教学的思考
浅论动力电池在通信基站的梯次使用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基于EVA-BSC的农村银行网点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作回收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