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溪河的吟唱

2021-01-08 02:17胡银芳
党建 2021年1期
关键词:第一村自然村总书记

胡银芳

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旁,有一条日夜奔腾不息的赤溪河。

谁也说不清这条河沿赤溪村流淌了多少年,但河水永远清澈碧绿,无论天气阴晴,都能见到它的粼粼波光,如同明亮的眼眸注视着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1

赤溪村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偏远畲族村落。村子有14个自然村,全都散落在太姥山西麓的大山里。

村中的下山溪自然村是闽东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河岸山峦上青青的翠竹告诉我们,这里的百姓曾经是怎样掩护苏区的革命者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这里永远不变的是红色基因。

在30多年前,赤溪村祖祖辈辈出村的道路,就是缠绕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人都很难进出,更别说做生意赚钱了。村民砍一根竹子到山外去卖,横竖都难扛出去,耗去一天时间才卖几毛钱。山高路险,鸟迹罕至,道路的不畅通,祖祖辈辈横在这些村民面前,跳出“贫困的陷阱”殊为不易。

下山溪自然村则更加贫困。全村18户、 81口人,分散居住在崇山峻岭中,崖下几百米处,是只闻其声难见其形的溪水;紧贴屋后,是七八米高垂直陡立的山崖。下山溪自然村就这样“挂”在半山腰上,山上的沟坎悬崖旁没有一丘水田,“斗笠式”“眉毛式”的贫瘠农地东一绺西一块,一丘农地只能种两三株或五六株番薯。对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举目见山,遍地石块,难以耕种,又何谈收获?

村民们在石头缝里求生存,年年看天吃饭。至20世纪80年代末,下山溪自然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整个赤溪村贫困率达90%以上。

2

岁月如梭,时代更替。喜事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1984年6月24日,世代封闭在大山里几乎被人遗忘的下山溪自然村,竟如“青蛙一跃过三丘”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

这一天,人民日报刊登了福建省福鼎县新闻记者王绍据的一封来信。信中反映: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闽东山区尚有一些村庄至今生活仍很艰苦。这些地方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前红军和游击队的根据地,特别是下山溪自然村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迫切希望干部到那里去走走。

这封来信和配发的评论员文章,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地的强烈反响。198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由此拉开序幕,下山溪这个极度贫困的畲族村落意外地站到了前沿。

为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党和政府的恩情,2008年1月15日清晨,赤溪村村民在鞭炮声中把镌刻着“全国扶贫第一村”的石碑竖立在村头。后来,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办公室将其改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3

30多年来,各级党组织对赤溪村的扶贫攻坚就像赤溪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向世人展现着“久久为功”的特质,展现着“滴水穿石”的精神风骨。

当时,扶贫方式主要是给村民提供各类生产生活救济物资和生产种苗,适合养猪就扶持养猪,适合养羊就扶持养羊,会管理林木就扶持植树、种茶。福鼎县党政主要领导,带着县直部门和镇里的扶贫工作队,及宁德地区民政部门和报社领导,多次翻山越岭进山送物资、送种苗,帮助村民发展多种方式的经营与生产。这个阶段的扶贫工作被称为“输血”式就地扶贫。

如同医学上的输血,这种扶贫方式很快出现了“免疫反应”。由于这里山峭地少,野猪、野猴破坏猖獗,多年来一系列的“输血”帮扶成效甚微。

“不能死盯着一处不放,特别是在没有出路的时候,要懂得变通。”最终,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决定:实施“换血”式搬迁扶贫。

今日赤溪村的主路——长800米、宽15米的长安新街,原是一大片竹林、菜园和杂地,属于村里以杜姓为主的几大宗族的族产。为了安置下山溪自然村的村民,1993年夏,村党支部书记黄国来代表村委会和族长们进行了多次谈判,他们最终答应以每亩2000元的价格出让。新村每户两层楼,沿着长安新街规划线两侧各11户。每户只需从山上带下来80根木头和盖房用的砂石、水泥、空心砖等建筑材料,其余所需资金全部由村里和镇里筹集。

終于,下山溪自然村的“弱鸟”挪开了穷窝,飞到了山下平展展的土地上,开始了蜕变的新生活。

“造血”式旅游+产业扶贫,是赤溪村脱贫攻坚的又一个闪光点。

“叶子变票子,村民鼓了钱袋子。”在闽东险峻的大山里,最神奇壮观的就是呈梯田状的茶园。赤溪村大力发展白茶产业,绵延滴翠的茶园是村民最直接的经济收入来源。清明节前,一畦一畦的茶树静静地沐浴在阳光下,碧绿碧绿的茶园里生机盎然。这时采制的茶叶,受虫害的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的佳品,十分畅销。

村里还与六妙茶叶公司合作,创立了本土“畲村白茶”品牌,并在长安新街上开了一家装修精美的茶叶展示店,集宣传、品尝、销售于一体,热情接待四方游客和参观者,其中印着“摆脱贫困”的白茶饼非常热销。去年,“畲村白茶”的销售额高达300多万元。

依托环村逶迤而过的九鲤溪沿岸风光,赤溪村还大力开发生态旅游。走进集休闲、科普教育、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蝴蝶生态观光园,可见园内铺着沙石,种着花树,各种蝴蝶在温室大棚内时而停靠在花骨朵上,时而翩翩起舞与游人嬉戏逗趣;来到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民居杜家堡,可见闽东北滨海山区气势恢宏的古木构建风格与源远流长的乡村历史;乘坐竹筏在溪中漂流,山歌曲曲在耳边回荡,卵石游鱼在水底历历可数;徜徉在村中白墙黛瓦的街上,缭绕的水雾把山乡涂抹成似新非新、似旧非旧的水墨画,百十米远的稻田里是人赶耕牛的光影,木楼后边绵延的山峦上翠竹耸立,烂漫的山花似繁星点缀……

啊,这里的一条溪流、一条街巷、一片新居、一片茶园、一座青山……都能让您看到赤溪村30多年来的变迁,看到一个浓缩了的历史真切印记。

4

“畲山升起新太阳,春笋上联竹叶香。东风吹倒黄连树,幸福花开万年长。”畲族人悠长的歌声唱不尽今天的好光景。

2016年2月19日,细雨蒙蒙,寒气袭人。赤溪村扶贫展示厅内却暖意融融,26位村民代表和村干部们打扮一新,早早聚集在大厅凝视着电视屏幕,等待着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人民网直播间,通过视频连线直播的方式,同千里之外的赤溪村乡亲们面对面交流。

9时37分,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演播室,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接过话筒,激动地向总书记汇报。

总书记始终面带微笑,不住地点头,听完汇报,带头鼓起掌来。他说,看到宁德的乡亲们,我感到很高兴,很亲切,我也在想念着你们。总书记还说,“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评价是很高的……赤溪村的历程是全国扶贫的历程,我们要很好地总结,要不断地向全面建成小康继续努力。

和总书记的这次视频连线,让赤溪村再次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极大地鼓舞了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豪情壮志!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持之以恒、前赴后继,赤溪村在偏僻的大山里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脱贫之路。2018年,村财政收入达到80多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05元,是30多年前的80多倍;住房由原来的茅草房变为人均拥有48平方米的小洋楼……这些为立在村头的那块“中国扶贫第一村”石碑,镀上了锃亮的金光!

“中国扶贫第一村”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如今,已成为全面小康示范村的赤溪村,正昂首阔步奔向“自强第一村”的新征程。

您听,赤溪河水欢快的流淌声与赤溪村幸福的歌声融为一体,融成了一首不老的歌谣,让后人世代吟唱……●

(作者系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秘书长)(责任编辑:王锦慧)

猜你喜欢
第一村自然村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时局图
华东鲜切花第一村
精准扶贫中的又一利器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大陸扶貧第一村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河南年底实现所有贫困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
村委会下沉自然村的实践、成效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