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业技师学院:“六招”引得凤凰来”

2021-01-08 09:27
职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院技能培训

在河南省技工教育系统中,有一所学校被当地喻为技工院校中的“清华北大”,短短五年时间,学校全日制学生招生数量由最初的27人发展到目前的在校生规模突破17 000人,连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

人们好奇,这所技师学院到底用怎样的方式,实现从招生难、生存难到今天的成功转型、逆势崛起,创造招生奇迹的?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郑州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去看一下他们办学招生的实招。

招式一 :目标引领、文化铸魂

学院首先从建设健康向上、积极阳光的校园文化入手,践行“真誠做人,用心做事”的校训,认真践行“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院发展壮大,有利于团结和谐、鼓舞士气,有利于职工民生改善)的行为准则,确立了“团结、严谨、务实、进取”的校风和“以学生为中心、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办学思路以及“技工教育成就精彩人生”的共同愿景,经过几年来的认真实践和总结,初步形成了具有学院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完成了由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到做更好的自己的心路历程。学院通过讲形势、摆任务,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客观环境和自身实际,树立市场意识,实施“转型”发展,逐步形成了学院的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人心,营造了做好招生工作的良好氛围,提振了教职工的信心,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奠定了学院发展壮大的思想认识基础。

招式二 :全员招生、全年招生、立体招生,应招尽招

“生源,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引擎。没有生源就没有发展。”学院领导班子很快制订了招生工作计划的第二招:全员招生、全年招生、立体招生,应招尽招。

学院建立了招生工作新机制,选取地区招生代理人,充分调动全体职工招生的积极性;开展立体化、全方位招生宣传,充分发挥车贴广告、宣传单页、媒体合作、网站、微信等广告作用,广泛宣传学院好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招生力度,增强学院影响力;开启全方位招生模式,成立招生工作组,教师们分赴各地,深入学校、班级、学生家庭,招生老师甚至挨家挨户了解初高中毕业生的情况,耐心地介绍学院办学情况,引导家长从长远的角度、发展的眼光看技工院校的发展前景和育人优势,让学生和家长明白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认识到掌握技能的重要性;为每位入学的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以小带大、以点带面地开展招生,促进招生工作扎实进行;开展专项服务活动,组织免费参观学校等活动,派车接送学生及家长来校参观,专人接待,详细讲解,并提供食宿等服务,仅暑假期间就接待家长、学生2 000多人。

“全员行动,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生源!”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学院招生人数屡创新高:2016年秋季,学院全日制招生达到2 079人,是前三年招生总和的6倍;2017年、2018年招生总人数位列河南省同类院校第一名;2020年,学院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取得毕业证和技能等级证书的毕业生人数分别占全省的8.5%、5.6%、6.7%,这三项指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并保持稳定增长。

招式三 :“以生招生”,变招“生”为招“熟”

在年年圆满完成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学院注重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内强管理,外树形象,让“金杯银杯”成为学生和家长的口碑,也成为学院招生的“名片”。

打造“招生好”的名片

学院作为老牌煤炭技工院校,面对社会新形势、专业新需求,提出“一转变两提升”思路,既着重发展社会热门专业,又巩固升级传统煤炭专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实践:新设有汽车维修、电梯工程技术、家具设计与制作、家政服务、烹饪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消防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24个专业,专业范围涵盖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采矿业等重点产业;建立了省内数一数二的煤矿全景、汽车技术、电梯技术等多个实操基地,建成中德汽车技术培训中心、电梯技术实操基地、煤矿全景实操基地、烹饪实操基地等多个实操基地,建成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电工基本技能、无人机操控维修等多个现代化实训室,使学院人才培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打造“招生好”的名片奠定基础。

打造“教学好”的名片

学院坚持国际合作抓特色,深化与德国BBW教育集团合作,以德国双元制为基础,以中德实验班为范本,由德国专家、企业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组建团队,结合我国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对德国双元制再理解,深入开展双元制本土化改革,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通过成立中德汽车技术培训中心,按照德国标准,对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开发适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双元制,把发展双元制教育模式作为专业“品牌”,打造专业“精品”,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同时,学院注重师资培训,优化专业结构,注重骨干培养,每年外派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导师带徒”“听课评课”“观摩教学”等一系列活动,建立绩效考核办法和管理体系,实施好“传帮带”举措,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打造“就业好”的名片

学院注重平台搭建,坚持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基本办学模式,开展冠名班、委培班、订单班以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人才培养,建立28个校外实训基地,5个校内实训基地,与神火集团、卫华集团、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漯河双汇、日本京瓷、杭州传祺汽车等多家企业合作,实现学生高端就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提高,进一步为学生把好就业关,实现学生高端就业,用实力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招式四:从“招生数量”到“招生质量”

随着学院转型的成功,招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学院学生承载量已达到了饱和,甚至学生宿舍和教室都不够用了,现有快速的招生模式已经不适应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所以,学院决定提高“门槛”,开始从 “招生数量”向“招生质量”转变。

一是锁定生源目标,强化优中选优

学院将生源目标逐步锁定在真正想学、爱学、能学,且思想品德端正,坚信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学生,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数量,而是强调学生素质。学院增设了考核环节,学生入学前对其进行素质考核,依据考核择优录取,为真正想学、爱学且思想品德端正的学生提供平台,让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学院学习。

二是推行“管理好”新模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

学院不局限于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还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提升训练,推行“学长制”管理模式,学生教官参与学生日常管理,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思想品德素质、劳动技能、行为养成教育也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宿舍、教室一尘不染,井井有条,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同时,学院多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综合人才。

招式五 :招生、培训两手硬

学院作为技工院校,要紧贴社会需要办学,在做好全日制招生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两手抓,两手硬”。这是学院根据形势变化,采取的又一个改进措施。

用足用活学院实训资源,发展职业培训,全力打造“培训好”的名片

学院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实操基地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职业培训,为全省乃至全国培養培训更多的社会和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解决就业难、技工荒的问题积极努力,主动作为。一是开展安全资格培训,常年开展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培训以及非煤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职业健康培训等,年均培训5 000人次以上。二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退役军人创业培训,年均培训300人次以上,有力促进了当地就业创业。三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2020年完成技能提升培训4 155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500人次。四是开展援疆培训,学院是河南省援疆培训承接单位,年均培训新疆企业职工和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200人左右,得到河南省援疆办和新疆送培单位高度评价,新疆卫视、河南电视台以及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分别报道宣传,学院培训与招生并驾齐驱,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形成了外树形象的新品牌。

招式六 :跳出招生抓招生

“不能就招生抓招生,要跳出招生抓招生!”创设校园环境、提升技能竞赛水平、细化内部管理等方式,是学院招生工作的又一招式。

提升服务育“潮”品

学院以有文化、有品质、有魅力的“三有”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为抓手,大力实施环境育人。

针对校舍老旧、设施陈旧的情况,学院决定对学生学习、生活、实训条件进行升级改造,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每个宿舍空调、暖气一应俱全,教室安装了触摸式黑板,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高科技教学的魅力;图书楼内配置了电子图书阅览室、现代化录播教室、多功能舞蹈房、电钢教室以及藏书10万余册的图书馆,完善了硬件基础设施。同时,积极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大力开展教职工和学生广泛参与的文明创建活动,用优秀的校园环境吸引学生和家长,以良好的服务增强学院招生工作的自信心。

技能竞赛育“精”品

对标世界技能大赛,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学院坚持把技能竞赛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将竞赛成果、竞赛标准融入专业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组建了“雏鹰班”,为竞赛培养梯队选手。仅2020年,学院就参加了13类省市级技能竞赛赛事和24个赛项,共获得一等奖9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8个、优胜奖2个、团体一等奖1个、团体三等奖1个,木工、精细木工、家具制作、汽车维修、汽车喷涂五个赛项参赛选手全部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集训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学院选手李蒙取得了一枚银牌,王银取得了优胜奖;在全国无人机技能大赛中,学院教师罗自航、王啸荣获二等奖;在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汽车行业技能大赛中,“雏鹰班”学生康志岩获得冠军,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成为学院招生工作的“强心剂”。

细化管理育“优”品

学院在外树形象的同时,细化内部管理。为适应万人学校的管理要求,学院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学院共制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46项,党政事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类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学过程监控制度、领导值班和听课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主要管理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对教学、培训等各项工作逐步细化深化,有力地推动了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

项目建设育“珍”品

争项目,持续提升办学实力。近年来,学院职工积极争取各类项目,促进了学院建设的快速发展,相继实施国家“产教融合”“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完成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项目、河南省特色校建设项目、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双项提升工程“信息化校园”项目、郑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等多项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学院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办学实力,增强招生工作的自信心,成了学院招生的又一面旗帜。

(来源:郑州工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学院技能培训
初等教育学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学院掠影
画唇技能轻松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