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助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2021-01-10 08:26张梦宇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旅党史红色

公共文化事业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手段。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各地得到全面开展,激励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以各种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形式,将教育宣传带入乡村、街道和社区,以春风化雨、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的纵深推进,也为今后以公共文化服务党的主题教育探索了方法与路径。

一、以突出核心为纲,准确把握目标要求

紧盯党史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是配合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保证。习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开展党史教育具有“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中,各级公共文化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习总书记指示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春风化雨,讲好中国故事;按照党史教育工作部署和阶段目标开展文化活动,把党史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融入其中,不断促进党史教育覆盖更广更全、铺开有力有效。

例如,为了培育青少年的革命历史文化责任感,继承和弘扬优秀革命传统,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就通过联合各省级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积极推进社会化合作,以主题共建的形式建设“革命历史动漫”,先后建成“党史”“抗战”“英烈”“长征”“精神”等五个系列、共百余部作品,在尊重史实、提振精神的前提下,采用当代青少年更易于接受的动漫形式,向广大年轻受众传递优秀思想价值理念,让红色基因代代薪火相传。

二、以优化内容为基,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以公共文化服务党史教育,核心要把公共文化产品纳入教育内容体系。习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根据指示精神,各地公共文化部门遴选红色文化经典题材,创作新时代文优秀艺作品,让党员干部在文化生活中自觉接收洗礼、对照自检,积极主动整改落实。

这在做精做细红色旅游,发挥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相互促进与带动作用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2004年起,党中央、国务院重点部署发展红色旅游,并在每个五年规划中发布《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随着我国文旅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寓教于乐的红色旅行产品日趋成熟。在“文化+旅游”关键词整体向上的热度趋势中,红色主题旅游的受关注程度随之水涨船高。根据马蜂窝旅游与人民文旅联合发布的《诗和远方:文旅融合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以“红色旅游”作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伟人故里和革命圣地的旅游线路,在201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获得了极高人气。其中,韶山打造了《梦回韶山》大型多媒体情景剧,把历史故事在红色景点的逼真场景中进行场景式演绎,给予游客以全新体验。群众文化活动与红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也将成为文旅融合践行主题教育的全新增长点;公共文化服务进驻红色旅游景点,也为疫情后红色旅游目的地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托与保障。

三、以受众群体为本,扩展主题教育影响

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其“惠民”的核心特质,可以将党史教育的阵线继续前移。在本次教育活动中,公共文化部门利用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开展了小至展板宣讲、大至读书朗诵会的诸多活动,使党史教育不仅在各级党员干部中开展,更使其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由表及里、直击民心。

在传统阵地上,通过“文化进万家”等各类文化宣传活动,使面向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辅导深入基层,让广大群众重温党和国家的光辉历程、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理论,在文化熏陶和技能培塑中有所思、有所得,政治素养也得到了提升。例如,各地文化(群艺)馆将主题党日活动与文化采风活动相结合,既有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文化馆深入全区13个镇街所辖的居民小组、举办“党史流动展”的“送出去”,也有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北馆)联合海淀创业服务中心联合工会举办“建党百年”红色主题演出的“请进来”。以传统阵地为圆心、以属地社区为半径开展工作,也是目前基层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

四、以创新模式为要,提升宣教活动体验

丰富宣传教育手段,是发挥公共文化在党史宣传教育作用的重要保证。在此次党史教育活动中,各级公共文化部门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和本地公共文化云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的手段优势,将文化宣传展示覆盖到PC端应用、大屏一體机等渠道,特别加强了手机APP和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央视频等新媒体矩阵的投放,优质文化资源访问量达到千万次量级;依托“百姓大舞台”“乡村村晚”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颂扬华夏精神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精神氛围营造、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发力,利用文娱活动传播初心使命“正能量”,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方式配合党史学习教育有层次地开展,提升渗透性和感染力。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活动在各地得到积极响应,各地文旅部门纷纷以合唱节、广场舞展演、交响音乐会等形式,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系列活动,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向全国范围推送直录播节目。截至2021年8月,全国共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相关直录播活动126场。其中党史教育专题文艺演出3场,获得40.6万次点击播放。由此可见,利用新媒体,特别是视频平台配合社交媒体,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能够将线下活动的预热和余热带到线上,传播力、影响力得到迅速扩大。

五、结语

习总书记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因此,随着各类教育活动的接续开展,公共文化行业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增强公共文化在主题教育过程当中的普惠力、吸引力、感染力。为此,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实践过程中,也要注意几方面问题:

一是抓好自身思想教育。打铁还需自身硬,配合主题教育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公共文化工作者必须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这就决定了公共文化工作者必须以深厚的理论底蕴做支撑,第一时间学懂弄通党的先进理论并应用于工作实践,在公共文化的组织指导和示范带头中增强政治自觉、理论自觉。

二是深挖历史搞好创作。要利用好公共文化历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深厚积累,一方面进一步发掘锤炼历史中的红色基因,一方面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萃取新的结晶,进一步让公共文化服务跟上党的理论创新脚步。

三是持续扩大受众范围。将公共文化云做广、做细、做便捷,扩展公共文化大数据资源规模,提高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知晓度,提升公共文化海外影响力。不断创新文化新生活,通过短视频平台的参与形式,增强互动性,统筹规划“乡村网红”“乡村村晚”等地区性公共文化品牌,让不同年龄段、社会阶层的群众都能参与其中,从而在活动中凝聚“听党话、跟党走”的内在动力。

作者简介:张梦宇(1986.8- ),女,籍贯山东省青岛市,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文旅党史红色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文旅地产 破局模式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