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广整装勘查区城口幅高植被区遥感数据蚀变信息提取与分析

2021-01-10 09:21林婷婷
西部资源 2021年6期

林婷婷

摘要:本文采用ETM遥感数据对粤北诸广整装勘查区城口幅进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通过对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分析,对城口幅内矿化异常蚀变进行解析,总结该地区遥感蚀变异常特征,为该地区铀多金属调查提供找矿依据。

关键词:粤北诸广整装勘查区;遥感解译;异常信息提取

1.引言

本文采用ETM数据提取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异常提取以主成份分析法为主,光谱角制图为辅。前者采用B(1,4,5,7)波段提取羟基为主的基团异常,用B(1,3,4,5)波段提取以铁染为主的变价元素异常;后者利用调查区已知矿床、矿(化)点统计光谱作为参考光谱,提取与之类似的异常,通过利用多种参考光谱逐次提取,以实现对调查区异常进行分类,为矿产勘查提供依据。

2.数据处理方法

诸广南部花岗岩型铀矿田区内与铀矿化相关的赤铁矿化、绿泥石化和水云母化蚀变发育,但区内植被覆盖度高,遥感图像提取铁染、羟基蚀变信息严重受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去除植被、水体、阴影和第四系的影响或使它们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分别采用ETM+4/3波段比值的高值掩模去除植被、7/1波段比值的低值掩模去除水体和阴影的干扰。对去除干扰后的图像,利用TM3/TM1比值法、ETM1、3、4、5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能否提取铁染信息;利用TM5/TM4比值法、ETM1、4、5、7波段主成分分析法尝试羟基信息提取。

遥感数据源使用LandsatETM+数据,行列号122-043,成像时间为2001年11月20日。选择这个时段的影像,是由于成像时间处于秋冬季节,为最有利的降低植被影响的时间段。整幅影像清晰,无云雾影响,质量良好且不存在损坏条带,经过辐射定标、大气校正、裁剪等一系列预处理后生成基础图像。

3.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效果分析

TM3/TM1在植被不发育地区能很好地反映三价铁的信息,但由于图幅地区植被发育,比值图像只反映裸露土壤的信息(图2),异常主要分布于沟谷、耕种土地区域;TM5/TM7在没有植被和阴影等因素的干扰下可反映粘土矿物蚀变信息,但由于图幅地区植被的影响,只反映植被发育信息。因此,比值法对本区蚀变信息提取无意义。采用Crosta法,以ETM1、3、4、5波段和1、4、5、7波段的组合形式,覆上前面生成的掩膜二值图像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分别置于图3和图4中。

ETM1、3、4、5波段主成分分析統计特征表明PC1和PC2所含信息量占据96.8%以上(表1)。通过观察ETM 1、3、4、5波段主成分特征向量(表2),PC1中主要TM5波段信息占优,主要反映了裸露图像,在PC2图像中TM4波段所占比重极高反映植被信息。PC3、PC4的高值区与燕山晚期岩体有一定的吻合性(图3)。

ETM1、4、5、7波段主成分分析统计特征表明PC1和PC2所含信息量占据98%以上(表3)通过观察ETM 1、4、5、7波段主成分特征向量(表4),PC1中主要TM5波段信息占优,主要反映了裸露图像,在PC2图像中TM4波段所占比重极高反映植被信息。PC3的高值区与燕山晚期岩体有一定的吻合性。PC4占比0.48%,分布无规律,无信蚀变息意义(图4)。

4.结论

4.1对于ETM数据采用比值法进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效果不明显;采用Crosta法运用ETM1、3、4、5波段和1、4、5、7波段的组合形式能增强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的效果。

4.2 ETM 1、3、4、5波段主成分分析中PC1中主要TM5波段信息占优,主要反映了裸露图像,在PC2图像中TM4波段所占比重极高反映植被信息。PC3、PC4的高值区与燕山晚期岩体有一定的吻合性;ETM 1、4、5、7波段主成分分析中PC1中主要TM5波段信息占优,主要反映了裸露图像,在PC2图像中TM4波段所占比重极高反映植被信息。PC3的高值区与燕山晚期岩体有一定的吻合性。

参考文献:

[1]庞雅庆,范洪海,高飞,吴建勇,谢小占,等;粤北诸广南部铀矿田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流体来源示踪[J].岩石学报, 2019, 35(09): 2765-2773.

[2]姚东红.塘湾枫树坳地区铀成矿远景[J].矿业工程, 2019, 17(04): 12-14.

[3]张俊涛.粤北白石坳地区印支期过铝质花岗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广东化工, 2019, 46(12): 42-45.

[4]陆玉德,陈金声,张敏,余俊峰,等;韶关乳源刁子塘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预测[J].西部资源, 2019(04):26-27.

[5]姚东红.百顺矿田牛澜断裂铀矿找矿方向[J].西部资源,2019(04):53+56.

[6]张俊涛.粤北白石坳地区印支期过铝质花岗岩岩相学、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J].广东化工, 2019, 46(11):80-84+57.

[7]崔永春.斜州地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 2019(03):177-178.

[8]刘佳林,秦明宽,蔡煜琦,徐浩,张闯,庞雅庆,田建吉,等;粤北诸广山岩体南部长排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J].地质通报, 2019, 38(Z1):388-396.

[9]赵佳楠,于玉帅,等;粤北诸广整装勘查区城口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J].地质学刊, 2018, 42(02):283-290.

[10]刘光辉.高植被区多源遥感数据蚀变信息提取与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 2017.

[11]陈一江,祝民强,等;诸广岩体南部高植被覆盖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J].铀矿地质, 2015, 31(03):395-400.

[12]何雅枫,何政伟,赵银兵,高海洋,等;地质构造与遥感蚀变的相关性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 2015, 13(02):91-93+13.

[13]庞雅庆,高飞,夏宗强,徐文雄,许攸,林坤,赵琳,等;诸广山岩体南部区域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C].《铀矿地质》2015增刊1.:中国核学会, 2015:198-205.

[14]张玉.诸广山岩体南部铀矿床成矿深度和剥蚀深度研究[J].四川建材, 2012, 38(06):239-240.

[15]梁文轩,胡守玉,等;聚类分析在研究诸广山岩体南部铀成矿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 2012, 38(03):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