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军:脱贫攻坚路上的答卷人

2021-01-11 08:33
人民与权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党总支人大代表西瓜

在淮安市苏嘴镇,沙吉村的“袖珍西瓜”远近闻名,前不久还在第二届江苏“好(甜)西瓜”品鉴推介会上夺得了“瓜王”称号。每年一到西瓜上市的季节,慕名前来采购沙吉村“袖珍西瓜”的货车便络绎不绝,一辆接着一辆。而每每此时,都能看到镇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于洪军忙碌的身影。

与沙吉村“袖珍西瓜”的名气相比,于洪军的知名度并不逊色。今年53 岁的于洪军,自10 年前走上村党总支书记岗位至今,不仅先后带出了3个“明星村”,还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被授予全区“脱贫奔小康”先进个人、江苏省“千名领先”村书记等荣誉称号,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明星支书”。

已经连续多届当选镇人大代表的他常常跟人说,相比于“明星书记”这些头衔,他更喜欢人大代表的身份,因为这是人民对他的信任,也是人民对他的期盼。他坦言,面对这份信任和期盼,比自豪更多的是压力,“人大代表每五年换届一次,而我已经连续多届当选,每次当选后,我都倍感压力,因为我要用五年高分完成选民给我的试卷。”

这一届人大代表的考卷在2016 年底放在了于洪军的面前,作为沙吉村党总支书记的他,在沙吉选区当选为镇人大代表,此时距他履新沙吉村才过去半年,彼时的沙吉村,刚刚被定为省定经济薄弱村,同时还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一穷二白。可以说,当选人大代表时,于洪军拿到了两张考卷,一张考卷要求他稳住这个村,另一张考卷要求这个村和老百姓一起富起来。两张考卷都要答完,同时还要答好,而两张考卷上的题目都很难,但是在于洪军看来,不怕试卷难,就怕勇气减,他欣然接过这两张考卷。

答好这两张考卷不容易,智者善于识时,贵于乘势。于洪军紧紧抓住省、市、区对省定经济薄弱村实施的帮扶政策,借力发力,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人脉资源,当“跑腿”,磨“嘴皮”,搞“化缘”,做“帮办”,引项目。2017年,由于洪军“扛旗”、村“两委”共同立下“军令状”实施的投资650 万元“党建引领、一点五试”项目,通过引进“苏创”“苏梦”系列西瓜品种、南粳505和南粳2728水稻新品种,西瓜种苗、栽培技术、产品销售统统由村集体负责免费保障,引导村民种西瓜、刨穷根,全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村民全部实现脱贫,户均增收超过3万元。去年,沙吉村集体经济也迎来了大丰收,净赚了67万元,其因地制宜实施精准脱贫的经验做法,被“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报道推广。

沙吉人民给他的两张考卷,他都答好了,但是他知道,脱贫只是起点,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绝不仅仅是“两不愁三保障”、人均收入超6000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人民群众新的期盼,也是于洪军手里新的试卷,作为时代的答卷人,他依然不怕试卷难,更不会勇气减。而今迈步从头越,他走上了又一次答卷旅程。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于洪军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当选人大代表时的承诺。今天的沙吉村,各项事业正渐入佳境,自己作为全村百姓的“排头兵”,唯有放出“好样子”、拿出“新招子”,才能带领大家健步快走,过上“好日子”。

猜你喜欢
党总支人大代表西瓜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大小西瓜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