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021-01-11 15:59谢贤灏
散装水泥 2021年6期
关键词:沟渠排水管道施工单位

谢贤灏

(福建省城乡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规模和结构复杂程度全面提高,其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安装也面临许多挑战,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若施工过程中不做好质量控制,不仅影响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还可能引发渗漏问题,加重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压力。因此,应从实际出发,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1 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简析

1.1 施工前准备

(1)应结合建筑整体设计图,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并联合有关设计单位做好给排水系统设计图的改进与优化。

(2)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计划,明确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的进场时间,并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相应的工期和施工程序,如敷设某些隐蔽管道时,施工单位需根据图纸在相应的位置预留孔洞,安装预埋件。

(3)进场施工前,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勘察,明确建筑结构和各位置环境是否满足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要求。

(4)检查所有给排水管道材料、零部件质量资料和供应计划,确保在正式施工后材料不会出现差错。

(5)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方式、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并结合实际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达到施工工艺要求。

1.2 施工流程

(1)对地沟、支架等进行复测,确定其位置、标高、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根据管道安装和后续给排水运行时的需要,评估各个位置预留件配置的合理性。

(2)从整个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引入管位置开始,安装干管和立管,确保相关管道的安装位置、水平度、垂直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结合施工图纸,从干管、立管的各个接口出发,安装相应的支管、室内用水管道等。这类管道安装会涉及大量的跨区域、穿墙安装,安装时要先检查预埋件、预设孔洞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清理工作。

(4)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质量检查,然后,进行闭水试验,确保管道封闭性、抗压强度达标后,完善防护装置。

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基本安装流程有严格的规定,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更改安装方式或遗漏必要步骤。

2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施工非常重要,它是建筑工程中的一种水循环系统,结合建筑物内水的实际使用情况,存在技术或规模上的差异。对任何建筑工程来说,内部给排水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给排水施工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整体性

在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是相对完整的系统,负责建筑内部的水循环。给排水系统各部分之间互相连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当排水系统某一环节或某一部位出现问题时,整个系统的整体使用效果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的整体性是最突出的特点。

2.2 隐蔽性

给排水系统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是隐蔽性,这也是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引起质量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给排水系统相对隐蔽,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控制它的质量,一旦给排水系统的某个部位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将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效果。而且,给排水系统由于内嵌在建筑内部,管道本身需要承受环境的影响和压力,若质量不合格,很有可能在短时间使用后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影响使用效果。

2.3 持续性

在给排水系统投入使用后,必然会出现整改或维修等情况,此时,该系统的持续性将对整改或维修工作产生影响,给排水系统决定了该工作的进行时长或是阶段性。而且,由于大部分建筑内部的管道将伴随建筑终生,因此,在建设给排水系统时,更需要引起工程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加强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3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问题

3.1 管线老化

建筑给排水系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需要长期保持正常运行。但在实际施工中,管线老化问题较为普遍,极大地影响了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严重时还会引起渗漏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管线老化通常是由于管道材料不达标、安装方式不合理以及后期使用维护不规范所致,其中,材料和安装方面的原因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例如,有些施工人员在进行管道转角位置安装时,没有选择合适的弯头,或者在接口时没有做好清理工作,造成管道、弯头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长时间在高压水环境中,就容易出现管道、弯头老化的情况,进而造成渗漏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考虑到美观度的问题,许多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属于隐蔽工程,甚至有的管道还直接埋设在墙体、混凝土中,如果没有做好材料质量检查和工艺质量控制,一旦发生老化、开裂、渗漏等问题,不仅查找渗漏源和维修困难,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3.2 管道渗漏

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和后期使用过程中,渗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管道因开裂、脱节而发生水渗漏。造成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很多,从施工角度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给排水管道需要长时间在高压水环境中保持稳定,如果材料的厚度、稳定性和抗压不够,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老化开裂的情况。

(2)管材选择不当。各种建筑环境和应用标准下所用到的给排水管道材料型号也不同,尤其是一些高层建筑,由于涉及二次加压的需要,对管材的厚度和抗压强度要求较高,如果选择的材料达不到应用标准,势必导致其在后续使用中出现老化过快的情况,从而引发渗漏问题。

(3)施工质量不达标。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方法不合理、规范不足,都有可能造成管材损坏。

(4)管道衔接不到位、内部清理不彻底、闭水试验不规范等也会导致管道破损、开裂,进而引发渗漏问题。

管道一旦发生渗漏,可能直接导致房间漏水,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还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某些隐蔽性的漏水问题很难发现,甚至由于长期侵蚀建筑,造成许多继发性问题。

4 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某建筑工程项目位于福州市,是商品房住宅小区,共有6栋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5.3万㎡。建筑地上32层为住宅、地下3层为停车场。在该项目施工中,施工单位高度重视给排水系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4.1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材料附件,对涉及管道材料和各种零部件进行系统管理,要求所有进场材料必须具有合格证。组织有关人员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全面质量检查,结合科学的现场分区管理和防护,确保给排水管道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在施工前,对将要使用的管材进行质量检查和清理,任何有破损的材料都不能应用于实际施工中,而是按照规范流程统一堆放和报备处理。

4.2 合理设计施工线路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给排水系统设计图纸,确定施工质量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一套合理的施工计划。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对给排水管道中的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等敷设路线进行规划,并在现场各个位置划定标高,明确位置。合理的路线规划是保证后续施工规范性和合理性的基本前提,有利于提高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效率,因此,在设计给排水系统线路时,要考虑给排水的通畅性和后期检修维护的方便性,另外,还应考虑现代建筑污水处理系统的实际布局。

4.3 严格监督施工过程

(1)对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明确其中存在的质量风险,从材料控制、工艺控制等角度建立科学的质量风险规避机制。

(2)结合严谨的组织架构,将质量控制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参与施工和管理的人员身上,确保他们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做到严谨、规范、负责。

(3)结合完善的施工质量验收机制,对不合格的施工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科学的处理措施,严格追责。

4.4 控制沟渠挖掘质量

建筑给排水管道敷设时,经常涉及沟渠的挖掘,沟渠挖掘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该项目施工中,地面部分需对市政引水管道和排水系统挖掘沟渠,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做好给水系统与排水沟渠的分隔,避免在特殊情况下发生水污染。同时,针对沟渠系统施工,严格检查井下中心桩,在管道敷设完成后,调节直线管口。对沟渠进行必要的防水处理,以避免生活污水、雨水等产生渗漏及污染。另外,结合现场地质结构、建筑布局等,做好线路规划,避免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地层整体性。沟渠挖掘完毕后,做好上部的封口,并预留足够的排气孔和检修口。

4.5 加强质量验收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管网施工涉及较复杂的施工程序,需要在各施工环节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加强质量验收。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做好技术交底,明确各环节的施工方法、质量标准,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基于此,在每一个施工环节和分项工程结束时,组织质量控制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和监理进行质量检查,分析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并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通过建立多程序验收机制,保证各环节施工质量达到要求。另外,还将给排水施工质量与绩效考核机制挂钩,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

5 结语

目前,我国针对建筑工程的给排水施工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工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施工单位在施工方法上的合理性和施工管理的严谨性也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在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针对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各质量标准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质量,为人们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沟渠排水管道施工单位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析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技术及受到破坏后的治理方法
探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控制
探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加强措施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类型自然沟渠植被分布特征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