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的光伏产业谁能笑到最后?

2021-01-11 01:32孙栋
英才 2021年1期
关键词:隆基硅料通威

孙栋

2020下半年,我国的光伏行业迎来了一波涨价潮。

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等主材,到光伏玻璃、EVA胶膜等辅材,材料端的价格上涨,使得产业链中、上游企业的原材料价格飙升,这直接体现在他们的财务数据中。在刚刚披露的光伏行业三季报里,大部分光伏企业都有着较为不错的成长表现。

原材料的上涨带给上游利润的同时,也会给下游的组件厂商、电站投资商带来成本压力,进而影响到光伏项目的落地。2020年又是光伏产业补贴的最后一年,面临材料成本飙涨和补贴退坡,光伏产业又会迎来哪些危机与机遇?本文将探寻光伏产业链上哪些生产企业会成为持续创造价值的明星?

组件产能过剩光伏白刃战

过去十年间,中国的光伏产业有着飞速的发展。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高达205.49GW,占同期世界光伏累计装机量的35.04%。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光伏大国,但2017年以来新增装机量却不断下滑,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约18.70GW,而2019全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约为30.46GW。

随着中国新增装机量的下滑,是否中国的光伏能源市场已经饱和?光伏发电对中国电力能源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呢?这个问题我们从能源发电量占比可窥一斑。

截至2020年9月,全国累计发电量54086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量1070.6亿千瓦时,占比1.98%。对比近三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发电量,其中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0%-80%,且比例是在不断下降,这表明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在不断提升。而非化石能源中,光伏发电量的比例则稳定在1%-3%之间,处于所有能源发电占比之末。

即使经历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的扩张大潮,光伏发电的比例目前也只有2%,再结合国内光伏的补贴退坡等政策影响,国内对光伏需求的想象空间或许仅限于此,那国际上的光伏需求又当如何呢?

根据Choice数据,除中国外市场光伏新增装机量节节攀升,截至2019年末,非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68.13GW,同比增加32.68%。从此数据来看,国际市场对光伏的需求还是蛮强劲的。

全球近三年来,每年有近100GW的装机新增需求,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供给端厂商积极扩产的行为了。可目前生产厂商的产能到底如何?

光伏组件是作为组成发电系统的最后一个产品环节,2019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98.6GW,而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98.59GW,大抵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但中国一向是光伏产能大国,截至2019年底,我国光伏组件产能高达155.77GW,而我国的光伏组件产能占据了全球产能近八成,换算下来全球组件产能约为195GW。目前,光伏组件产能是处于过剩状态,产能利用率并不高。

随着光伏产业的产能不断扩充,低效产能难逃被出清的命运,或将被大企业收购整改,或将走向灭亡。对于光伏生产企业来说,在一片红海中厮杀,要么依靠技术先进性取胜,要么依靠材料稀缺性取胜。为此,记者选取了7家A股市场光伏头部企业,来探寻其在未来光伏市场的投资价值。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千亿市值俱乐部合作才能共赢

A股光伏第一股,当属隆基股份(601012.SH),不仅因为其近3000亿的市值,还因其在单晶硅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不断扩充的组件产能。多晶硅组件多年来一直是行业主流,盖因其成本较低,而单晶硅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优异,经多年技术发展,隆基股份将单晶硅转换效率提升到足以在其价格成本上秒杀多晶硅组件,单晶产品市占率也突破65%。

截至2020年6月底,隆基股份单晶硅片年产能约为55GW,单晶组件年产能约为25GW。与此同时其产能还在扩张,隆基股份预计2020年底单晶硅片年产能达75GW以上,单晶组件产能达30GW以上,未来持续扩产,硅片产能将突破100GW。

单晶产品的发电效率以及隆基股份规模化生产的价格优势,奠定了其单晶龙头的地位。隆基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8.32亿元,同比增长49.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63.57亿元,同比增长82.44%。

相较于隆基股份在單晶硅组件方面的优势,通威股份(600438.SH)则更深耕于硅料这个行业最上游的部分。水产行业起家的通威股份现已成为硅料和电池片的头部企业,市值突破1300亿。

2020上半年,通威股份发布称,到2023年通威高纯晶硅的年产能将达到29万吨;同时,旗下太阳能电池业务将实现100GW的产能。

2020下半年以来,新疆地区硅料企业事故和永祥乐山的洪水自然灾害导致硅料供给降低,催化其价格持续上涨。受益于此,通威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6.78亿元,同比增长13.04%;净利润33.33亿元,同比增长48.57%。

经历了硅料的大幅上涨,2020年9月,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多晶硅料供需关系。两者的合作深度捆绑把守整条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事实上这也是为了避免因为断货而导致失去竞争优势。

福莱特、福斯特 辅材供不应求产能扩张需要周期

福莱特(601865.SH)在光伏玻璃市场中,无论从收入或毛利率的角度,距离龙头老大信义光能(03868.HK)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若能保持目前超高的收入利润增长率,其在光伏玻璃市场的头部地位还是非常稳固的。

福莱特的热度,跟涨价也离不了关系,光伏玻璃的价格上涨为产能置换导致的供需失衡所致。11月3日,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等6家组件厂商发布联合倡议书,呼吁有关部门解决光伏玻璃短缺问题,直指光伏玻璃产能扩张限制等核心问题。

“2021年预计光伏玻璃还会有15%左右的缺口”,福莱特在近期的公开路演中表示,如果“政策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光伏玻璃至少2022年才能缓解、达到供需平衡”。截至2019年,福莱特的光伏玻璃日均产能为5400吨,信义光能的日均产能达到7000吨。而未来三年,福莱特将新增日均6800吨的产能,信义光能则新增日均6000吨的产能。虽然投产后两家巨头的产能相较目前翻了一倍,但实际产能落地到完全投入使用,還会有一定时间。

由此来看,光伏玻璃的价格仍将维持在高位一段时间。根据福莱特三季报,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18.81%;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增长59.94%。

对于胶膜供应商福斯特(603806.SH)来说,受光伏产业链上各环节产品普涨的影响,致其业绩有所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54.69亿元,同比增长19.14%;净利润约8.71亿元,同比增长47.06%。

EVA胶膜是填充光伏玻璃和电池片之间的物质,随着福斯特胶膜产能不断扩充,在收入规模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不过其产品毛利率演化趋势上却不如同行。而其背板业务主要为传统背板,在双面双玻组件应用率提升的当下,传统背板逐渐被光伏玻璃代替,其需求也将逐渐降低,如转型生产透明背板,则还有很长的一段研发之路要走。

阳光电源华为之后再无敌手海外epc或可一战

在硅主材和玻璃、胶膜等辅材之后,光伏电站建设的最后一个核心部件就是逆变器。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电站中的核心设备,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情况直接关系到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发电量。近十年间,逆变器领域一直是阳光电源(300274.SZ)和华为的天下,国际上也只有SMA能与之共列前三。

自2020年以来,由于华为受到国际事件影响,阳光电源在逆变器的市场中大展拳脚。前三季度逆变器出货预计约21GW,其中海外出货约15GW。其中组串式逆变器出货占比已超过总出货量的50%,这原本是华为最擅长的市场。截至三季报,阳光电源实现营收119.09亿元,同比增长65.77%,归母净利润11.95亿元,同比增长115.61%。而随着阳光电源国内外的产能陆续落地,有分析师预计2021年产能有望达到40-50GW。

在逆变器之外,阳光电源还有光伏电站系统建设这一业务。根据HISMAEKET发布的全球光伏EPC排行榜显示,阳光电源仅次于中国电建成为全球第二大光伏EPC和集成商,海外需求的不断扩张,采用自生产的逆变器所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在单项毛利率的提升上或有优势可言。

估值还需和成长性匹配

除了上述企业外,还有诸如中环股份(002129.SZ)、晶澳科技(002459.SZ)等分布在光伏产业中、上游的企业,他们或精于硅片生产,或更注重全产业链协同。

从市值角度来看,这几家企业合计超7000亿,在行业内属于绝对的头部企业,但市盈率却相差甚远。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两家携手在37倍的赛道上奔跑,晶澳科技市盈率以35倍略低。但中环股份在硅主材中市盈率着实不低,结合其硅片为主的业务范畴,要维持其700亿级的市值,还需要修炼内功。

从成长性角度来看,几家公司除通威股份外,2020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都保持了增长,其中阳光电源、隆基股份涨幅居前。而通威股份虽然前三季度以-8.3%收场,但第三季度单期同比36.20%的增幅也一扫上半年的颓势。而晶澳科技的高成长性是建立在2019年借壳上市的基础上。

硅主材厂商中隆基股份的龙头地位当之无愧,福斯特和福莱特在辅材中也各有所长,阳光电源受益“华为事件”带来的市占率上升。

“马太效应”的启示是强者恒强,在充分竞争的过程中,一场刺刀见红的兼并白刃战在所难免。

猜你喜欢
隆基硅料通威
镇江父子豪赌
风向标!通威独创“一年两季鱼”新模式,如何为养殖户鼓起“钱袋子”?
光伏产业隆基股份1年9破世界纪录
光伏硅料报价已破20万元/t半年暴涨120%
硅料破碎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行业大佬通威正在做哪些准备?
连续三年保持50%增长,入驻通威、新希望养殖基地,这家渔机企业将打造未来无人渔场
原生硅料对半导体器件品质的影响研究
通威股份并购诡象
抚顺隆基荣获 “中国驰名商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