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硅类货物水上运输火灾风险与防控

2021-01-12 22:39朱建华李学东侯志强
世界海运 2021年9期
关键词:货物危险火灾

朱建华 李学东 侯志强

一、典型案例

(1)2021年4月19日22:07,由威海市海大客运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亚洲载客量最大、额定乘客达2 262人(本航次实载乘客677人)的“中华富强”号客货滚装船,在由威海驶往大连途中车辆舱内货车冒烟,船舶紧急返航威海港,在随后的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发生爆燃,所幸船上人员疏散及时未造成伤亡。初步判定事故由船上货车所载硅泥自燃引起。

(2)2020年6月15日,一辆载有20多吨硅泥的货车在G2001济南绕城高速北线K113处发生自燃,用水和泡沫灭火效果均不明显,于是,救援人员先将靠近火源的中间货物吊出放置路边,以切断火势蔓延趋势,再将其他未燃烧货物逐一吊出,才阻止了火灾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2019年9月20日,一辆载有33 t硅泥的货车在351国道芦山县段上发生自燃。司机在停车加水时发现货箱里的货物冒起白烟,于是拿起水管去灭火,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火始终未被扑灭,只能报警求助。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在用水冷却降温的同时使用铁锹、装载机将燃烧的硅泥卸下,才将火势控制。

(4)2019年4月15日,某轮自京唐港驶往韩国仁川港途中,在威海成山头东北约28 n mile处,2号货舱着火并多次发生燃爆。事后,经鉴定确认起火集装箱内货物为硅渣球,成分不固定,具有高温下容易燃烧的危险特性。

(5)2017年11月,青岛港前湾集装箱堆场里某内贸集装箱出现冒烟的现象,青岛港及消防部门立即对险情进行处置。通过扒箱发现该集装箱内载运的货物为硅渣球,箱内货物持续阴燃、冒烟,放出热量。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才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

上述多起事故的发生,警醒我们应该高度关注涉硅类货物在运输环节存在的火灾风险及其对水路运输安全构成的威胁,强化防控涉硅类货物运输安全风险迫在眉睫。

二、涉硅类货物特性及运输风险

涉硅类货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既有危险货物,也有普通货物。船舶载运涉硅类危险货物,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采取安全运输保障措施。运输环节常见的硅渣、硅泥等涉硅类货物,虽然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但由于未被列入《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危险货物品名表》或在其中有特殊规定,因此按照普通货物进行运输。例如,属于4.1类的非晶形硅粉呈任何其他形状时,属于4.3类的硅铝粉在有涂层时,和属于4.3类的硅铁当含硅低于30%或不低于90%时,这些涉硅类货物均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

水路运输环节常见的涉硅类货物有硅渣、硅渣球、硅泥和硅碳球等几种形式。硅渣是冶炼硅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一定量的游离硅和碳化硅,可用作冶炼铸造生铁、硅锰合金的原料,也可代替硅粉作为炼钢的脱氧剂。硅渣球是硅渣加入少量玉米淀粉和水搅拌均匀后压制成的球,含硅量一般在20%~65%。硅泥是单晶硅或多晶硅棒采用金刚线切割工艺生产硅片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料,通常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一种灰黑色较脆的块状物或粉末,含水量40%~60%,主要成分为硅、二氧化硅、助滤剂、切削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有机酸等。硅碳球采用多种合金粉(硅粉、石墨粉等)与适量的活性剂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主要用于炼钢、铸造业。

涉硅类货物运输常用散装和包装两种形式。硅渣和硅泥一般为散装运输,硅渣球和硅碳球一般为袋装运输或集装箱运输。运输过程中,大量硅渣和硅泥集中堆积易导致内部气温升高,热量散发不出来易发生自燃,前述案例均与此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一些涉硅类货物(硅铝粉、硅铁)遇水或受潮会放出易燃气体(氢气等)和有毒气体,易燃气体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对于涉硅类货物火灾,如果使用了不相容、不适用的灭火介质或采取了错误的灭火方式,轻则延误灭火时机,重则导致事故后果变大。

总体上看,硅渣、硅泥等作为普通货物运输的涉硅类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燃和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等火灾危险特性,且着火后应急处置要求高、难度大。因此,从近些年运输环节涉硅类货物事故多发情况看,我们在关注涉硅类危险货物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运输过程中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涉硅类普通货物的风险防控。

三、防控对策建议

一是深入研究硅泥等运输安全风险突出的普通货物的理化特性和火灾发生、演变的机理,提高涉硅类货物火灾风险防范能力。涉硅类货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要以案示警,全面梳理按普通货物运输但具有易燃易爆等火灾危险特性的货物类型。要以案为戒,研究当前涉硅类普通货物的组分、形态、理化、有害特性和火灾发生、演变的机理,为硅泥、硅渣等货物是否被作为危险货物运输对待,是否被纳入危险货物目录及纳入条件提供技术支撑。以研究为依托,建议在相关规定中对涉硅类货物的危险特性(尤其是作出特殊规定按照普通货物运输的货种)给出更清晰的描述和定义。要举一反三,针对硅泥、鱼粉、煤粉、松香等运输过程中火灾风险较高的货种,研究采取特别措施(隔离、包装、温度、通风等)降低滚装运输中的危险性。进一步研究不同货物混装、集中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耦合反应、连锁反应的危险性,有效杜绝普通货物混装导致的火灾风险。

二是加强运载工具的主动防火能力建设,提升涉硅类货物火灾应急处置水平。涉硅类货物火灾应急处置措施迥异,要针对每种处置的特殊要求为运载工具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介质,研究提出有效的灭火方法和注意事项。深入开展滚装客船等运载工具重大火灾险情应急能力水平的评估,重点开展船舶、车辆等灭火装备、介质与所载货物在火灾种类、灭火能力等方面的适用性和兼容性评估。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典型的海上突发车辆舱着火为场景,加强对滚装客船车辆舱等火情多发场所有效灭火系统的配备。以涉客类运载工具在复杂条件下大规模人员疏散撤离为场景,加强相关逃生、疏散装备的配备。加强港口开展滚装客船灭火和大规模人员疏散撤离等应急演练和适用装备配备,切实提升港口应对重大火灾险情、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对托运货物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和全链条高效精准管理。积极建设完善滚装车辆、货物线上申报系统,推动相关物流公司、承运人等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对托运货物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强化托运货物申报管理,充分利用货物申报管理系统,排查涉硅类货物运输情况。指导托运人及滚装车司机对货物及车辆正确申报,加强货物的源头管理和全链条管理。加大船上智能巡舱、探火报警、CCTV等消防设施的配备,健全船上预警、报警等监测手段。建立包括托运人、司机、滚装车辆及所载货物等信息库,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甄选技术加大对可疑人员、车辆和货物的查处力度。结合托运货物申报系统完善托运货物智能化信息处理功能,不断提高系统对运输车辆及所载货物种类、数量及理化性质的智能化判定水平,严防理化性质、灭火方法相抵触的货物(禁忌物)混装风险。

四是加强安全监管,全力防范化解涉硅类货物水路运输安全风险。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摸底排查,摸清我国船舶载运涉硅类货物运输的状况,找准重点,精准治理。针对涉硅类性质不明货物要严把审核关,依法要求托运人提交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鉴定材料,明确货物的分组、分类、危险性和船舶适运、车辆适装的条件和要求。加大船载涉硅类货物谎报瞒报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谎报、瞒报、非法夹带和高危低报等违法行为。举一反三,除了涉硅类货物外,还要针对鱼粉、煤炭、牛皮纸等集中堆存运输过程中的易发生火灾的货物采取特别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和检查力度。

猜你喜欢
货物危险火灾
逛超市
喝水也会有危险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
路遥知马力
离奇的火灾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