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风景写生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1-01-12 11:16江慧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5期

江慧

摘要:风景写生是绘画与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一种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的艺术实践活动。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随着新时期美术学科的不断发展,各大美术院校都将风景写生纳入美术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由此再次定义了风景写生。本文就艺术高中生在实际风景写生过程中如何提升景物选取能力、景物构图能力以及内在人文情感表现能力阐发了几点个人思考,希望能给当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带来一点启发。

关键词:风景写生  景物选取  景物构图  人文情感

风景写生,作为美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近年来受到我国各大艺术类院校的高度重视。2015年安徽省美术专业联考正式将风景写生纳入考试大纲,这一变革既是对风景写生在美术专业领域重要性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风景写生作为一门美术专业学科,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发展层级。对比传统的课堂教学,风景写生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是传统室内教学所没有的别样感受,它具有新鲜的属性,以培养学生在自然界中学会观察与表现物象特征为目的,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的重要教学途径。与日常美术课堂教学相比,风景写生强调学生对外在环境的概括、抽象与描绘能力。因此作为一门课程,风景写生在提升学生对外部环境的塑造与凝练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们该如何定义风景写生呢?风景写生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写生实践活动,从创作对象角度分析,是以描绘自然风景来进行创作的。风景写生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存在,也可以成为其他绘画形式搜集创作素材进行进一步加工创作的前期准备。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发现,风景写生不同于其他美术实践活动,它有其特定的描绘目标与对象。开展扎实有效的风景写生教学,是时代对当前美术教学提出的新课题。作为省内唯一的一所公办艺术专业高级中学,近些年,学校都会定期组织美术专业的学生前往一些优秀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胜地开展户外风景写生活动。作为专业美术指导教师,深感风景写生对提高高中生美术专业基本功以及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也由此引发了自身对风景写生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一、风景写生能涤荡心灵,感悟自然与人文之美

写生地点的选择是风景写生的重要前提。风景写生的地点大多是一些景色秀丽且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与风土人情之地。置身于这样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并存的环境中,作者内心的创作欲望最容易被激发,创作灵感也最容易被激起。风景写生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更应该是对自然景观所蕴含的特定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与表现。江西婺源是很多专业美术院校的写生基地,它拥有“中国最美的乡村”的称号,秀美的自然风光是它迷人的外衣,但婺源的精髓还在于它拥有浓郁的徽文化特色。整个村落依山而建,丘陵地貌使得这里没有宽广的生产生活空间,但自然条件的局限并未限制先民们的想象力,反而激起了他们无穷的创造力。村民因地制宜地将房屋建造得呈阶梯状扇形分布,徽派古建筑的粉墙黛瓦,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绘就出这里独一无二的美。为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风景写生的作用,帮助学生体会风景写生的重要性,在此次外出写生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了解婺源的一些相关历史背景与人文风俗。在对其自然与人文风情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赴实地写生。从写生效果看,学生们的作品突破了以往只是单纯描绘风景物体的局限,不再是对外界自然景物的简单堆砌,画中充满着对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最具个性与灵动的理解,一幅幅作品颇具艺术感染力。

二、风景写生能提升整体感知力,提高景象选择能力

19世纪法国著名的风景画家柯罗有一个被世人熟知的成功秘诀,那就是“面对自然,对景写生”。对于刚刚学习接触风景写生的高中生而言,想要达到这种境界,那是相当困难的。较为明显的是,学生在进行风景写生时,往往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在面对着宽广博大的大自然时,在注视着眼前繁芜丛杂的自然景物时,不知道该留下什么,舍弃什么,他们的内心充满着矛盾。正是这样的矛盾,使得大多数学生对于景物选取缺乏较为专业的观察与思考。一幅风景作品能否成功,绘画技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景物的选取角度与选择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幅好的风景写生作品是“三分画,七分选”。因此,选景、取景成为风景写生的关键。选景不在于景物本身如何宏大,所构成的内容多么复杂。相反,一些常见之景在视点、角度、光线等变化的情况下,加之恰当的取舍调整,也会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形成极具创作者个性特征的、有着丰富内涵的、能与观者形成共鸣的作品。

画面构成的目的是选择情节、挖掘主题、完善视觉形象、推敲画面形象的典型意义,既是对艺术直觉的提炼,又是对艺术直觉的允诺。因此,在开展风景写生教学时,第一步就是指导学生提升观察能力,正确选择风景主、客体,合理运用表现技法等。教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主体及周边配景的组合关系,对配景中的元素进行取舍力,体会建筑主体的明暗关系以及主次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景物的整体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景象选择能力。

三、风景写生能锻炼取舍力,提升构图塑造能力

在风景写生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美术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往往会把焦点集中在对主体物的塑造上,过分注重塑造主体物,而大大忽略了配景与客体物在画面中的作用。这就是学生作品中物象构图出现问题的原因。构图的重要准则之一是要具有形式美,它的最终呈现方式是整体与局部之间、主体物与客体物之间、表现内容与表达方式之间需要具有完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创作一幅好的艺术作品,构图是需要被放在第一位的。构图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为此,在风景写生时,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在观察中深化对物体形象的美术认知,在观察中抽象对自然物体的艺术想象加工。这种能触摸到真实景物的感受是临摹所不能给予的,而对真实景物的直接感受是画好配景的有效途径。红花还要绿叶配,恰当的画面配景能有效地丰富风景写生的内容,对主体物和配景进行适当的组织和安排,能使画面既有重点又有变化,让作品充满生气。例如在李坑古镇写生时,除了指导学生描绘颇具当地特色的古民居,我还教学生将与当地风土人情紧密相关的生活用具、自然景物等纳入到画面中去。这样的作品不仅画面生动、丰富,内容安排得恰到好处,而且充满浓烈的人文特色和生活气息。

四、风景写生能内生情感,注重内在气韵意境表达

风景写生,作为绘画艺术族群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景合一”的艺术境界。因此,在风景写生过程中,不能过分地注重物象的“形似”,而忽略作者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内在情感的抒发,也即是缺少了这份珍贵的“神似”。“形似”再好也称不上艺术上品。作品最能打动人的不是作品的外在构图、色调、光线处理等一些技法性的东西,而是作品的深层内容。这种深层内容是作者对作品的个人情感流露和气韵表达。透过作品看人品,这才是欣赏的最高境界。一幅好的风景写生作品应该既具备丰富、多变的表现手法,又要具备作者对自然景象的那份独特的内在情感体验。正是這份与众不同的情感才催生了画者对自然景象的高度凝练与气韵意境的抒发。久而久之,景中有人、人融于景,最终画者与这自然景象和谐地融为一体,内生情感与外在物象合二为一。

面对新时期美术教学改革的时代呼唤,美术教师首先要摈弃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在与自然景观的接触过程中切实感受景观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历史,提高学生对风景写生的感知、取景、构图能力以及内在情感的抒发能力,不断创新思维、积极尝试,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陶圣苏.专业技术训练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风景写生课教改的必然取向[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23(3).

[2]邓美林.风景写生课程中的要素解析-构成与色彩[J].湘南学院学报,2016,37(4):73-75.

[3]胡宁.浅谈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的基本原则[J].美术教育研究,2011(7):37-37.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