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舞蹈技术研究

2021-01-12 06:32穆潇雨
大观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原生态

穆潇雨

摘 要:中国民间舞蹈同全世界其他民族的民间舞蹈一样,是能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对于传播中国民间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较于文字,中国民间舞蹈的形式更为生动、立体和多元。随着人们对中国民间舞蹈的日益关注,民间舞蹈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受到许多专业舞蹈院校的重视。近年来,一些舞蹈院校多次举办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开设中国民间舞蹈技术课程,加强民间舞蹈技术教学。通过介绍中国民间舞蹈技术发展概况,分析中国民间舞蹈技术的特点,探讨民间舞蹈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以促进中国民间舞蹈技术的创新。

关键词:民间舞蹈;原生态;舞蹈技术

一、中国民间舞蹈技术发展概况

中国民间舞蹈诞生时并不是单纯的舞蹈形式,往往和人们的劳动、祭祀等活动联系紧密。在中国乡村,大部分民间舞蹈与戏曲紧密相连。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民间舞蹈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对戏曲中舞蹈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其他艺术不断融合。以沧州落子为例,沧州落子是河北省中部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冬季农闲时排练,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演出,以表达人们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落子有文武之分,以唱为主的称文落子,把武术与戏曲里的筋斗穿插在舞中,称为武落子。

20世纪以来,落子在不断发展中因地制宜,因时改进,适当吸收一些戏曲中的动作与技巧,对自身加以改变,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沧州落子中的道具相传是艺人早年卖艺时所用的打狗棍,经后期艺人的改造与美化形成现在的竹竿,竹竿长二尺,每节凿扁孔,孔坠铜钱三四枚,挥动竹竿时发出多种清脆的声音。

如今,民间舞蹈技术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进入课堂和舞台,成为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学院派民间舞蹈技术。呈现在课堂与舞台上的民间舞蹈技术大致有三类:跳跃技术、旋转技术与道具技术。在课堂训练中,学院派民间舞蹈技术不仅保留了大部分民间舞蹈技术的特点,同时将一些其他舞种的技术训练作为辅助,如芭蕾舞中的旋转与跳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民间舞蹈教学。将传统民间舞蹈技术提取出来与古典芭蕾舞的旋转与跳跃技巧相结合,就形成学院派民间舞蹈技术。

二、中国民间舞蹈技术的特点

中国民间舞蹈对其他艺术如戏曲、武术、杂技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借鉴,具有多样性的艺术特征,可以生动地反映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各地区人民的性格与爱好,是与民间文化不可分割的艺术。中国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很多舞蹈道具都与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密切相关。以热巴舞为例,此舞是一种由鼓钹(单钹)、锣伴奏的集体大型歌舞,技巧性较强,初时舞姿轻捷,高潮时感情奔放,动作粗犷有力。表演时,女子手持热巴鼓,男子手持热巴铃,根据铃与鼓的节奏点发出动作,女子手拿热巴鼓边奏边舞,其间还会出现一些旋转翻身的动作,技巧性较强。这些动作在借鉴了杂技表演技巧,如连续踏步翻身、跨腿转、躺身蹦子等。

虽然民间舞蹈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其他艺术,但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民间舞蹈风格,而并非一味模仿,它是在不脱离地区本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吸收、借鉴的。民间舞蹈技术也有不同于其他舞种技术的地方,它可以生动地表现出民间文化和精神,展现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的精神风貌,是每个地域特有的、个性的、不能被取代的文化根基。可见,中国民间舞蹈技术是一种用来展现区域历史文化、表达人民情感的重要手段。

三、民族民间舞蹈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民间舞蹈技术的传承

民间舞蹈中存在着一些高超的、超常规的技术。例如东北秧歌与东北二人转中的手绢花技艺,艺人在没有任何辅助支撑的情况下将手绢不停地旋转,在旋转手绢的过程中将手绢向远方抛出的同时采用旋转、跳跃、云里、蛮子等舞蹈技巧并在結束时将抛出去手绢再次接回手中。前面曾提到过民间舞蹈中的道具大多来源于生活,而东北秧歌中的手绢正是来源于生活。

民间舞蹈技术一般是有传承的,在没有出现职业民间舞之前,民间舞蹈技术一般以家传或师传的形式得以传承的。无论是家传或拜师传艺都需要舞者在日常生活中刻苦地训练积累,这样民间舞蹈技术才能得以传承与发展。如今,人们逐渐重视民间艺术,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民间舞蹈技术的活动,例如非遗认证、民间舞蹈进课堂等活动,以促进民间舞蹈技术的传承。人们应当高度重视民间舞蹈技术,因为民间舞蹈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是人人都可以完成的,一些民间舞蹈技术面临失传的困境。在传承民间舞蹈技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有天赋的学生进行培养,学生要刻苦训练自身舞蹈技术,以促进民间舞蹈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民间舞蹈技术的专业化发展

如今,民间舞蹈技术逐渐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一些民间舞蹈艺人的身体是没有经过特定训练的,在展示舞蹈技术时,他们的动作是没有修饰的。职业的民间舞者需要在这种原生态民间舞蹈技术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加工,使得民间舞蹈的身体语言看起来更加丰富。

在民间舞蹈技术训练前期,需要进行古典舞、现代舞基础训练,吸收这些舞种的有益成分,使其转化成服务于民间舞蹈的技术。古典舞、现代舞基础训练是专业舞蹈院校解放学生身体的有效的训练方式。其特点是动作的规范性、系统性和有序性,对于身体控制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训练价值。

其次,在训练过程中,首先在芭蕾舞训练的基础上加入民间舞蹈动作,将其变形,使其具有中国民间舞蹈风格。以傣族舞蹈中的旋转技巧为例,这种旋转技巧是在身体呈现拧倾舞姿造型的基础上进行旋转。在身体“倾”的状态下旋转在傣族舞中较为常见,旋转的身体部位是腰,用腰发力带动旋转。同时身体向旁挑腰、侧倾,并保持这一造型进行旋转。这一旋转动作是以芭蕾舞中的直立转为基础再加上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动作形成的民间舞姿,使得傣族舞蹈“三道弯”的风格特点更加突出。想要舞者完美展现这一舞姿,平时的芭蕾舞蹈技术训练与民间舞蹈技术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民间舞蹈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在不丢失原始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秀技术的提取,并与其他舞种技术相融合,从而得到长远、持续的发展。

在民间舞蹈作品中,技术技巧的运用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塑造人物形象、宣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等方面,舞蹈技术和道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蒙古族作品《赞歌》中出现的萨满鼓就是民间舞蹈道具,用来表现一群蒙古族小伙子祭天祭祖、欢庆丰收的情景。作品《赞歌》在运用了蒙古族所传承下来的萨满鼓和民间舞蹈技术的同时将这些元素进行加工重组,将原本没有身体修饰的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动作变得更加有张力,增强了舞蹈的视觉表现力,从而使舞台上的舞蹈作品在不丢失民间文化的基础上更加具有艺术性,并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舞蹈作品中的民间文化和蕴含的丰富情感。

四、结语

民间舞蹈技术就好比舞蹈中的调味剂,是民间舞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民间舞蹈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位置。民间舞蹈技术不仅仅展现了舞蹈技术的高超,还是提升民间舞蹈艺术性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民间舞蹈展现民风民俗、人民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民间舞蹈技术与杂技、武术不同,它是可以反映民间生活的技术,是民间祭祀活动中具有功能性的存在,也是反映民间文化的一种舞蹈技术,大大提高了整个舞蹈的艺术性。在传承与发展原生态民间舞蹈技术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提炼和加工,从而达到在不丧失原始民间舞蹈风格的同时又可以提升它的观赏性与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李北达.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马云霞,杨敏,潘薇佳.民族民间舞蹈技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4]刘恩伯.中国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1.

[5]孙红侠.民间戏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6]刘建,赵铁春.身份、模态与话语:当代中国民间舞反思[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7]杨敏.论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课程在教学与创作中的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3):86-88.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原生态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探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净化心灵,回归本真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