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2021-01-13 15:29李光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相关者绩效评价利益

□文/ 李光浩

(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提要]公司为获取和运用生产要素就势必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所以价值管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公司价值管理在满足利益相关者权益需求方面进行考评,也是为了完善公司绩效评价的关键所在。为进一步实现公司经营价值最大化,本文首先介绍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公司绩效评价的功能与标准;其次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绩效评价的关系进行分析;再次探讨公司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公司绩效评价设计及改进措施。

一、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公司绩效评价的功能与标准

(一)公司绩效评价的主要功能。其一,公司绩效考核能够让工作压力更好地被分散,缓解内部管理可能激发的矛盾;其二,公司绩效评价能够获取到相关反馈建议,为完善公司内部相关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工作进步和改善;其三,公司绩效评价能够充分且完全地表现出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主要贡献,进而优化工资薪酬、工作激励以及岗位晋升等机制;其四,公司绩效评价能够了解到各级管理者的具体工作情况,以便于落实人力资源职责,培养并激励公司员工工作热情,督促其完成本职工作。

(二)公司绩效评价的相关标准。利益相关者主要涉及了公司中各种利益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将各利益者相关的要求和关系处理妥当。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有权逐渐被慢慢分散,公司经营被管理者所掌控,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内容,公司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的利益势必会遇到一定的影响,股东应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放在自我掌控之中,并以实现经营目标和价值最大化为根本。

目前,不同行业公司的绩效评价标准也各有不同,而针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标准为:一是公司绩效同社会绩效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的相同性,绩效评价好坏应当结合处理社会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两点来分析;二是公司绩效评价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应当结合不同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评价,其绩效评价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绩效评价关系

利益相关者主要指股东、债权人等可能对公司现金流量有要求权的,并同公司经营行为和后果具有利害关系的组织或个人。利益相关者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具有双向作用,这也就是说,利益相关者同公司之间是存在相辅相成且相互依靠的关系。然而,慢慢的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关系发生了转变,其由原来单方向索取关系变成了以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为基础的利润关系,比如以采购方为例,公司希望其能够忠诚,并购买更多数量的商品和能够保证及时付款等。

利益相关者的满意与贡献情况,对于确保公司实现长期稳定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缺少任何一个都会给公司经营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绩效评价应当结合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和其贡献情况。同时,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贡献情况还关系着公司经营战略实施和最终目标的实现,这也就是说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绩效评价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重新认识公司绩效评价应该首先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并将其同公司绩效评价相结合,利用绩效评价能够从经营管理中衍生和推导;其次公司利用平衡计分卡绩效方式的特点,始终把经营战略目标作为重点内容,并借助平衡计分卡方式对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考核,提高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获取;最后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能够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逐渐增多,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绩效评价之间关系也随着不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

三、公司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部分指标不可比。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司现行绩效评价不但包括资产营运指标、盈利指标以及发展能力指标,而且还包括了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各种非财务指标,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用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估的限制。由于不同公司的财务指标质量和标准各不相同,因此其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难以存在部分指标不可比的问题,比如财务指标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财务指标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能够得到充分表现,从而严重影响了公司绩效评价的效果。

(二)指标难以清楚反映出社会责任情况。任何公司都不能够单纯的用财务指标来衡量其绩效情况,并且还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主要是指公司在处理社会关系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虽然现行指标体系中所反映的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现在的指标体系仍然不够健全和完善,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对于一些公司而言,以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公司绩效评价,应当较高质量地完成相关经营指标,并借此来完成社会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司实现稳定长久的发展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会计核算资料依赖于现行绩效评价。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公司绩效评价,其评价结果应当是公正的、全面的,然而,由于其过于依赖会计资料核算,所以导致了公司绩效评价结果的依赖程度明显提升。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一旦存在偏差或错误现象,即使不是出于人为的客观因素所造成的,那么其绩效评价结果仍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害。与此同时,由于会计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现行的公司会计核算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所以公司绩效评价也难免不会受到影响,即使会计核算针对的对象是相同且其绩效评价的相关内容也相同,但只要绩效评价者不同,那么其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也就各有不同,所以不确定性也会由此所产生。

(四)绩效评价中固定权重方法比较传统。公司不同利益相关者所选择相关指标,虽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其还是存在轻重缓急之分,这些相关指标的重要程度也各有不同,所以公司在进行指标权重设计时会充分结合和考虑公司绩效评价主体的具体要求,选择并采用固定权重方法根本难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实际需要。除此之外,公司在设计固定权重时,也未能够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考虑,虽然不同行业公司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采用的绩效评价不同,但在不同行业中,各公司组织特征也各有不同,所以公司绩效评价的需求也明显存在差异。

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公司绩效评价改进措施

(一)建立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密切关系。公司在经营运作过程中,一直以实现经营者利益最大化、债权人利益最大化以及股东利益最大化等为战略目标,从而保证公司持续经营与长期发展。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希望能够在公司中获得优先考虑的机会,特别是在明确重大经营决策的时候,当这些主体存在较大决定差异时,其时常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摩擦与矛盾。建立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关系,提升公司绩效,一方面应让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到公司经营运作之中,增强彼此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公司还应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让各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取更大、更多的回报,同时公司还应不断优化其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扩大同行业市场占有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完善且对外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公司在完善和披露其社会责任信息和环境信息时,不但要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为出发点来考虑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同时还要以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其一,在满足公司各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条件下,及时披露利益相关者所需用的社会责任信息,有利于顺应时代发展和实现公司可持续经营;其二,公司积极履行的承担社会责任,能够给各利益相关者传递更为有利的信息,并且也会使得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经营充满信心,有利于增强公司财务治理目标的实现;其三,在持续经营与发展理念前提下,公司应当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条件,在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积极履行和承担自身社会责任,全面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四,在利益相关者视角条件下,公司也可以借鉴国内外绩效评价经验,向社会和各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社会责任信息,促进公司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

(三)控制负债比率并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公司绩效评价以其财务指标或非财务指标为主,则会严重影响其评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为确保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应增加和管理其资金的运用,减少负债比例,有效控制自身负债比率。从理论程度而言,公司可以借助最佳资本结构理论来进行确定,即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满足其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筹资额,并且适度的选择和采用同公司情况相适应的方法,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与此同时,对经营好且资金周转快的公司,其负债比率可以适当提高,而对于经营不好且资金周转缓慢的公司,其负债比率应当适当降低,并结合利益相关者需求来调整公司经营方向和资金链结构,确保公司良性发展。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司绩效管理体系。首先,完善和优化绩效问题与不足。各个行业的公司绩效管理都是在总结之前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和完善公司经营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对公司绩效管理实现全面发展。其次,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公司绩效应包含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员工等,并且使其能够正确意识到自身在公司绩效中的重要作用,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公司与个人的共同发展。最后,全面实行目标导向原则。在公司绩效过程中其绩效指标、绩效目标等涉及到公司的各个环节,适时选择和采用相应的绩效方法,能够让绩效评价取得更好的成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做出绩效评价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并且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公司经营情况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公司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多考虑。与此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公司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向,公司所采取的最为完善的绩效评价方法随之出现,并在新绩效评价体系中结合诸多不同客观因素,比如公司经营生命周期、市场环境、客户消费心理等,以利益相关者视角来对适度调整公司绩效评价,并在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中如实反映出公司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还为公司经营管理目标实现指明方向,有利于公司实现经营战略目标和价值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余名敏.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实践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33).

[2]严淑军.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食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青岛大学,2020.

[3]马莎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江淮汽车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06).

[4]王婷婷.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上汽集团绩效评价[J].中国市场,2018(10).

[5]贾艳琴.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商业,2019(08).

猜你喜欢
相关者绩效评价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利益链与新垄断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