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环保税实施问题思考

2021-01-13 15:29万会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物污染

□文/ 王 添 万会军

(1.春雪会计服务公司;2.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提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我国于2018 年1 月起正式开征环境保护税。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势必影响企业行为选择。企业为了增加环保设施,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行业发展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从而导致行业的优胜劣汰;然而,在环保税征收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领域立法工作,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30 多部相关法律。这些法律的实施,为保护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 年9 月22 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以前粗犷的发展方式使得蓝天不再蓝,绿水不再绿。“还我蓝天白云”是当下极其严峻的任务。

尽管政府已经征收了资源税、排污费等税费,但仍未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迫于这样的形势下,2018 年1 月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较排污费而言,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更加严谨且规范化。

一、开征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的影响

(一)企业成本的增加。由于部分污染物税额增高,企业排污需要更多成本投入,从而环境保护税的推行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将“费”改为“税”,收取的“税率”比过去的“费率”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比如说,《环境保护税法》规定所有大气污染物的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12 元。水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4~14 元,固体废物按照不同种类,税额按照每吨5~1,000 元,噪声按照超标分贝数,税额为每月350~11,200 元,同时鼓励地方上调收取标准,各省(市)的环保税税率规定征收标准必须在原收费标准之上。这相较于排污费征收标准有一定提高。

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供、产、销各个环节都有环境成本,税率上限上调,带来的后果是随着采购成本和环保设备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处理废气废物的成本增加,使得企业的环境成本增加。因此,企业要想降低成本,就要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淘汰落后设备,增加环保设施。在环境保护税实施之后,企业单位因产生环境污染而上缴的经济成本增加了,高排放、高污染企事业单位面临着更高的税费,甚至是罚金。所以,为了长期的发展,企业应进行技术革新,将一部分资金投入新技术和设备中,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比如,某煤化工企业为了减少污染排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产生的废气做到达标排放,废水做到近“零”排放,废渣也进行综合利用及妥善处理,噪声经治理后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从环保角度来看,减少了废气的排放,保护了环境;从企业自身来讲,虽然增加了环保投资,但是大大降低了环保税费。该企业环保措施如下:

1、废气排放治理措施。该企业废气排放主要是加热炉烟气和罐区的无组织排放气。原加热炉烟气中SO2、NOx 和颗粒物浓度分别为70ppm、150ppm 和35ppm。为了降低加热炉烟气中SO2、NOx 和颗粒物排放浓度,该企业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控制。经过技改,烟气中SO2、NOx 和颗粒物浓度分别为10ppm,90ppm、18ppm。各污染物排放指标远低于《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中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指标。

罐区的无组织排放气治理方面,该企业新增加了一套油气回收装置,采用活性炭吸附+冷凝复合处理工艺,实现油气与空气的分离,从而达到回收罐顶油气和汽车装车过程中挥发的油的目的。

2、废水排放治理措施。该企业扩建了污水处理场,将含油污水进行预处理→生物脱氮除COD→高级氧化→清水池→废水及回用等一系列措施后,减少了污水的排放,从而提高污水利用率。经过处理后,该厂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要求。

3、噪声排放治理措施。为了降低噪声污染,该企业主要治理措施如下:淘汰了一些落后的高噪声、高能耗设备,新选用了一些低噪声设备。对于一些高噪声设备,该厂采用隔声、减震、消声等降噪措施;对大功率机泵、空冷器等加设隔声间、隔声罩,作隔音处理。风机采用风管软联接方式,现场蒸汽放空等采用必要的消声器。各装置加热炉采用低噪声火嘴以控制噪声。设计过程中,合理控制管道流速、分配适当的压差,减少振动和噪声。经过一系列的技改措施后,该厂有效声级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三类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该企业加大了一般废物和危废处理的投资,一般废物和危废分别设置了渣库、危险废物临时贮库和中间临时渣场等临时贮存设施。这些固体废物临时贮存设施均按要求采取渗漏液收集、防渗、粉尘污染处理、环境监测等措施,符合相应的《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 修订)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 修订)要求,避免了厂内临时贮存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三)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开征环保税对于违规生产、乱排乱放的企业而言,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开征环保税后,将进一步促使该行业发展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倒逼纳税主体选择相对环保的替代品并进行技术革新,一旦这种行为使少量企业得到利好结果,将会带动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

总之,征收环保税对企业是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既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损害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有效地开采利用资源、安全生产,以协调企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环保税制度的完善

尽管环境保护税实施3 年来表现平稳,但是环境保护税法毕竟刚刚起步,与社会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当前,环境保护税在税制要素设计和征管方式转变上都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加强环保税的信息共享。目前,我国环保税征管采用“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的征管模式。涉税信息共享是协作征管模式中的核心内容。由于税务部门不能持续监测污染物的排放,监测频次较少;环保部门获取监测数据不准确,协助积极性不高都极大地降低了排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首先,需要从法律层面做出明确,加大制约力。尽快出台系统化的配套制度,细化两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流程和具体工作要求,进一步促进协同共治。其次,建议全面升级并推广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推进监测设备的后台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互联,以便于税务部门实时获取排污数据,更好地推进环保税征管。最后,完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善用“互联网+”大数据,从生产销售数据,到排污数据、环保设备运行情况等,争取形成海量、完整、真实的环保税纳税人信息库,以支撑后续采取大数据技术分析和识别的活动。完善对信息平台的维护,制定平台管理制度、明确参与各方的法律责任,以保证信息共享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二)扩大征税范围。考虑到企业费改税初期环保纳税人的接受度,国家在费改税过渡的时候只对四类污染物进行了征税。即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比如,大气污染、固体污染和水污染,也不是对所有的组分进行征税。随着坚持打赢蓝天包围行动计划的开展,VOCs 控制已经列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务,但是VOS 的种类较为繁杂,排放源众多,监测困难,计量极其复杂,如何将VOCs 排放纳入征收范围中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在国家大力倡导碳中和的形势背景下,可以逐步把二氧化碳污染排放因子纳入到环保税的征收范围中来。在实现费改税的平稳过渡之后,国家应该分次分批,逐步地扩大征收范围,将土壤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纳入到环保税的征收范围里面来。

另外,从环境保护税法条文出发,环保税的纳税人是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即“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但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争议的是税收缴纳主体应该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按照法律条文来讲,应该是施工单位来缴纳。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是明确的,但不同的施工区域往往有多个施工单位,且施工单位很多都是非固定业户,流性较强,税务部门对其行为很难监控,因此处于降低征管成本的考虑,往往很多地区都是要求建设单位来缴纳施工扬尘税。

(三)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我国应该着力加大环境保护税优惠政策,通过政府发布采购政策及价格政策的宣传,让企业充分了解各项政策,并加以利用。引导企业选择生产政府采购目录里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及销售利润。

另外,国家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税的调控力度,加大税收激励作用,进一步细化关于污染物排放浓度值的减征档次,设置多个减征级别,形成低于排放标准越多、优惠税率幅度越大的机制,起到真正激励企业治理污染和改变“宁愿缴费或缴税也不愿意治污”状况的作用。例如,如果应税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浓度的低于70%的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环境保护税将减少20%,如果浓度低于90%,排放税将减少10%。这样不仅可以使更多的纳税人享受减税优惠,还充分发挥了税收激励和监管作用,并鼓励企业去探索自己的潜能,采取低碳和环保生产模式进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四)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政府应该积极给企业充电,让企业积极参加税务及环保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树立企业的环保意识。改变企业的发展模式,将用于治污减排的资金投入研发新技术和设备中,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

(五)建立专税专用制度。环境保护要取得成效,必须依赖法律制度的制约,严格规定征得的环保税的用途,对环保企业的奖励补贴、更新与环保有关的机器设备、对先进仪器设备研发的投入等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地方,应加大监督机制,将费用透明化、公开化。

三、结语

总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环保税的征收使得企业纷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发展机会。企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综合开采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在环保税征收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加强环保税的信息共享,扩大征税范围,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以及建立专税专用制度不失为解决这些困难的有效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胡井军,刘熙宇,沈晓梅.环境保护税征收对企业的影响及其筹划策略[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01).

[2]王佳雯.关于环保税征收管理的探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

[3]刘昆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对环境会计推行的影响[J].山西农经,2020(23).

[4]李静怡,吴晓宇.完善环境保护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研究[J].税务前沿,2020(27).

[5]孙乐.环保税会计处理及征收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0).

[6]陈永霞.环境保护税征管问题浅析[J].内蒙古经济与科技,2018(05).

[7]Yi Yongxi.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emissions tax and green innovation subsidies for polluting oligopolies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1(284).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污染物污染
环境保护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