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天然气重卡冷却系统的匹配研究

2021-01-13 12:17梁福贵
装备制造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冷器空空冷却系统

梁福贵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玉林545007)

2019年7月1 日起天然气商用车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新老排放车辆的迭代必然会导致天然气重卡市场暴涨。天然气发动机升级国六后,燃烧方式从稀薄燃烧更改为当量燃烧,同排量机型相比,发动机散热量增加60%~80%,整车冷却系统的匹配面临极大的挑战,此前行业内均无成熟的配套解决方案可借鉴,对公司而言,联合战略整车厂率先推出解决方案,未雨绸缪抢占市场先机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因此,同时准备了空空中冷独立EGR、空空中冷串联EGR、水空中冷三套方案进行对比验证。

1 某天然气重卡冷却系统方案设计

天然气重卡需要散热冷却的零部件较多,包括发动机本体、EGR系统、机油冷却器、空气压缩机、空调冷凝器、中冷器、汽化器、液力缓速器等,对热管理系统的要求较高,一套好的热管理系统不仅能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行,还能调节发动机在最佳水温下运行,实现节能降耗。为确保整车热平衡的难题得到及时解决,准备了三套冷却系统方案进行应对。

1.1 空空中冷独立EGR方案

空空中冷独立EGR燃气机商用车冷却系统是设计较为新颖,是国内首次采用的设计方案,采用独立的EGR散热器、两级EGR冷却器、独立的水泵对EGR系统进行冷却,避免与发动机冷却系统共用,EGR冷却系统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温都可以独立调节,降低两套系统的相互影响,其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空空中冷独立EGR冷却系统原理图

1.2 空空中冷串联EGR方案

空空中冷串联EGR燃气机商用车冷却系统与以往传统的方案较为相似,EGR系统散热与发动机散热共用一个水箱、一个中冷器,并且只采用单级EGR冷却器,其系统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空空中冷串联EGR冷却系统原理图

1.3 水空中冷方案

水空中冷燃气机商用车冷却系统设计较为新颖,也是国内首次采用的设计方案,与传统的冷却系统相比,增加了低温水箱和低温EGR冷却器,空空中冷器改为水空中冷器,低温水箱为水空中冷器及低温EGR冷却器提供较低温度的冷却液,显然水空中冷器的冷却效率比空空中冷要高很多,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中冷后进气温升,其系统原理图如图3所示[1]。

图3 水空中冷冷却系统原理图

2 方案验证

针对空空中冷独立EGR、空空中冷串联EGR、水空中冷这三种冷却系统方案,分别开展了模拟仿真分析和整车试验验证。

根据现行重型载货车整车热平衡试验标准,冷却系统许用环境温度42℃评价。燃气机最高许用工作水温按105℃设计,允许冷却系统长时间在该温度下工作;最高许用极限水温按108℃设计,允许冷却系统短时间在该温度下工作,但全年累计工作时间不超过50 h。因此,冷却系统用冷却常数进行评价,冷却常数(K值)要求为:在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时不大于63℃,在短时间工作时不大于66℃[1]。

2.1 天然气重卡冷却系统基本信息

整车信息见表1,发动机参数信息见表2,冷却系统配置信息见表3。

表1 整车配置信息

表2 发动机参数

表3 冷却系统配置信息

2.2 仿真分析

采用先进的CAE分析flowmaster软件,对上述三种冷却系统方案分别进行仿真分析,评价见表4。

表4 不同冷却系统方案效果的仿真分析评价

由上表可知,从性能来看,在一定冷却系统配置条件下,水空中冷方案的性能最好,其极限使用环境温度最高,中冷后温升也最低,空空中冷独立EGR方案的性能次之,空空中冷串联EGR方案性能较差,但是只是中冷后温升没有满足要求。

2.3 实车验证

2.3.1 实验条件(1)试验一般条件的控制燃料:0#柴油

机油:YC-800 CH-4/SL 15W-40环境温度:>20℃

(2)试验设备及仪表

试验在试验室整车热平衡试验台进行,设备及仪表经过校验,均在有效使用期内。设备精度要求见表5。

表5 整车热平衡台架试验设备精度

(3)试验方法

按《Q/YC 3078-2012整车热平衡试验规范》和《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3095沸腾试验规范20131121》进行试验。

2.3.2 实验结果

在热平衡测试台架上,对上述三种冷却系统方案分别进行了实车验证,结果见表6。

表6 整车热平衡台架试验结果

工况 指标 目标值 空空中冷独立EGR评价空空中冷串联EGR评价水空中冷评价散热器进出水温差/℃ 3~10 7.3 ■ 7.2 ■ 7.7 ■1400r/min(扭矩点)冷却常数/℃ ≤63 52.1 ■ 54.5 ■ 51.6 ■极限使用环境温度/℃ ≥42 52.6 ■ 50.1 ■ 53.8 ■中冷后进气温升/℃ ≤25 16.6 ■ 24.5 ■ 14.5 ■散热器进出水温差/℃ 3~10 7.1 ■ 6.2 ■ 7.5 ■1000r/min(扭矩点)冷却常数/℃ ≤63 55.7 ■ 57.1 ■ 54.6 ■极限使用环境温度/℃ ≥42 51.3 ■ 49.4 ■ 52.7 ■中冷后进气温升/℃ ≤25 13.8 ■ 24.9 ■ 13.7 ■

由上表可知,实车验证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因为理论分析的条件与实车存在一定偏差,针对空空中冷串联EGR方案在理论分析时存在中冷后温升的问题,在实车验证时加大了中冷器,并调整了中冷器前面冷凝器的安置位置,同时采用减少热风回流的措施,最终使得空空中冷串联EGR方案也能顺利通过验证。

3 方案选择

根据不同冷却系统方案的仿真分析、试验结果、专业用件数量、成本、适配性因素,综合考虑选取最佳应用方案——空空中冷串联EGR方案,如表7所示。

表7 最佳冷却系统方案选取

4 方案固化应用

根据通过热平衡试验的具体条件和试验结果,编写了《燃气发动机冷却系统配套设计指南及规范》,能用于指导后续天然气商用车冷却系统配套开发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4.1 冷却系统的安装要求

4.1.1 散热器

连接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管路应尽量短而直,减少弯曲;总布置需要拐弯时,管子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50 mm,并尽可能大,以减少管道阻力,且管路的弯角处或截面变化处必须圆滑过渡,不能出现截面突变现象;对后置发动机,散热器侧置,管路较长的布置,则管路应沿水流方向适当上翘,避免采用水平布置和拱形布置的管路,以利于冷却系中空气和蒸汽的排出,应尽量避免前低后高的管路布置[2-4]。

所有管路要有一定的柔性,以适应发动机和散热器之间的相对运动,防止散热器的管口振裂。散热器出水管即水泵进水管应有一定的刚性,以免发动机工作时被吸扁。

中冷器与散热器的迎风面积不是完全覆盖,为了冷却水得到有效的冷却,中冷器芯子安装高度应尽量与散热器芯子的高度一样;安装中冷器芯子与散热器芯子应尽量靠近,并对周边进行密封,否则该区域会产生空气的横向流动,会使中冷器前后压差减小,进而造成中冷器的冷却空气流量降低,导致中冷器冷却性能恶化,同时经过散热器的热风进入该区域,造成散热器空气侧温度升高,散热效率降低。

4.1.2 膨胀水箱

布置膨胀水箱时,其底平面至少应高出发动机进水总管顶部或散热器上水室顶部150 mm。膨胀水箱至发动机补水管路的进水口应该布置在膨胀水箱下端面,补水管的出口(即整车冷却液的补水口)应该布置在水泵入水线,且尽量靠近水泵,补水管内径不应小于25 mm,管路从膨胀水箱出来后应持续下行且按尽量短原则布置,不应该绕远道,避免增加补水阻力。发动机及散热器的除气管应连续上行至膨胀水箱接口处,不能下垂和有下弯段,不能出现U型走向,不允许与其它水管T形连接,否则会对加注时间及发动机运行中的除气产生影响。膨胀水箱容积应不小于冷却系统容积17%,带暖风系统时应不小于26%;膨胀水箱膨胀空间应不小于膨胀水箱容积的6%。

4.1.3 风扇

风扇安装示意图:见图4。

图4 风扇安装示意图

百叶窗、空调冷凝器、中冷器、水箱构成风扇的风阻,后面的发动机构成背压,通过一系列试验,寻求到A、B、C、D最佳安装尺寸推荐,供参考

A:水箱与风扇距离

按照理论上说是吸风越平均即风速越平均阻力越小,即A越大越好,但是考虑到汽车的安装位置不可能很大,试验证明:从50 mm~150 mm风量将增加10%左右,大于150 mm,其气动性能基本上不变。小于50 mm影响较大,考虑到装硅油风扇离合器,推荐:(120 ~ 150)mm。

B:风扇与护风罩单边间隙

径向间隙与风扇直径之比每增加1%,风扇流量下降2.5%~4%,效率下降2%~3%,风扇设计比值≤1%。

单边间隙推荐(10~15)mm,同时尽量要求风扇与护风罩同心和减少风扇不平衡量。

推荐采用柔性护风圈,确保风扇至护风圈的间隙受控。

C:风扇护风圈的尺寸

实验证明,进护风罩深一些(3/3)可以获得大风量;进护风罩浅一些(1/3状态)可以获得高静压,一般推荐风扇1/3~2/3进护风罩(吸风选2/3,吹风选1/3)。

D:后间隙

风量不但跟前风阻有关,同时也跟背压有关,最小的背压是良好冷却的关键。后间隙是影响空气出来是否流畅,一般推荐大于100 mm。

其它注意事项:

风扇与护风罩的径向间隙,不应大于风扇直径的2.5%,否则因风扇顶端空气回流过大使风扇性能恶化。

风扇的噪声是风扇叶尖线速度的函数,应控制风扇转速使其叶尖速度限制在下列范围内:发动机标定转速时,风扇叶尖线速度前置车不大于91 m/s,后置客车不大于100 m/s。

4.2 冷却系统的匹配要求

冷却系统各部件的匹配,要满足以下条件:冷却风扇产生的风压与冷却系统空气流动阻力相平衡,如图5所示。

图5 冷却系统风侧匹配图

风扇与散热器相对位置,且风扇尽量靠近散热器的对中稍偏上上部,即靠近散热器热端。

为减小机舱背压,尽量保持机舱通风,龙门架处,避免在龙门架处安装挡板,挡板会妨碍机舱通风,造成机舱背压增大,冷却效果降低。

5 结论

综上所述,从CAE仿真分析及实车验证的结果来看,本文提出的三种冷却系统方案均能满足整车热平衡的要求,但各有优缺点,综合技术复杂度、成本、适配性等因素来看,国六燃气机商用车的最佳冷却系统方案为空空中冷串联EGR方案,该方案与传统的冷却系统非常相似,专用件数量少、成本地、通用性好。该方案已经在玉柴全系列国六燃气机中批量应用。另外两种方案,由于冷却效率较高,适用环境温度高,可以作为极端高温环境下的备用方案。

6 结束语

受国家清洁能源政策推动,天然气重卡市场需求持续升温,市场年销量突破多年保持的上限,并逐年上升,更在2019年达到近10万辆,但天然气重卡在重卡市场容量的占比仅达约8%,离发达国家现状和国家未来15年的规划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未来天然气重卡市场充沛,整车和发动机市场竞争激烈,联合整车厂持续做好燃气机商用车高效冷却系统的技术储备,未雨绸缪抢占市场先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冷器空空冷却系统
1600t风电安装船海水冷却系统坐底改造设计
齐鲁石化氯碱厂采用干冰新技术清理空冷器
复合混流式中冷器性能研究
孙空空 捏面人
脑袋空空
厨师也不错
复制人
铝合金空-空中冷器符合翘片管材料选择与结构匹配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科学养护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技术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