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汨罗方言的语气词“是”

2021-01-13 00:41刘恋
现代语文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感叹句汨罗句末

刘恋

摘  要:湖南汨羅方言的语气词“是”可以处于句中和句末,语用功能丰富,能用于陈述、祈使、疑问和感叹四类不同的句子。陈述句中的“是”,可以构成顺承、因果、假设三种关系的复句的形式标记。祈使句中的“是”,主要用于表达征询对方意见和传达命令。疑问句中的“是”,可以表示有疑而问、半信半疑和无疑而问(反问)三类不同语气。感叹句中的“是”,除了表示称赞、惊讶、悲哀、厌恶等感情之外,还有两种较为特殊的用法。

关键词:汨罗方言;语气词;“是”

汨罗简称“罗城”,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洞庭湖东畔、汨罗江下游,属岳阳市管辖。汨罗市东部、东南部分别与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接壤,西邻湘阴县和沅江市,北接岳阳县,东北与平江县交界。因境内有汨水、罗水会合,其下游名汨罗江,因以名市,总面积1562平方千米。汨罗市交通发达,京广铁路、京广高铁、107国道、京珠高速纵贯市境[1](P1)。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汨罗常住人口为632246人。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的划分,汨罗方言属于湘方言的长益片[2](P15)。

湖南汨罗方言中,“是”字常用作语气词,可以用于句中和句末,语用功能丰富,能用于陈述、祈使、疑问和感叹四类不同的句子。下面,就结合表达陈述、祈使、疑问、感叹四种语气的例句,分别描写和阐述其中的语气词“是”的运用情况,并探讨其功能特点。

一、用于陈述句中的“是”

在汨罗方言中,“是”作语气词只能用于陈述句的句中,“是”前的分句不能独立存在。虽然从结构上来看,它符合语法要求,但是其语义表达并不完整,句中的说话人只是陈述了目前出现的一种情况,至于这种情况出现后,对方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或者又出现了什么情况还不得而知。因此,“是”前的分句必须和后一个分句组合,才能构成语义清晰完整的复句。陈述句中的“是”,音长略有延长,与之相应,两个分句间也稍有语气的停顿。这种用法的“是”具有三种语用功能,分别出现在三种不同关系的复句中。

第一种表示顺承关系,前面的动作刚刚发生,紧接着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例如:

(1)大爹将进屋喊渠是,渠昂将就醒堪啲。

→大姨夫刚进屋准备喊他,他正好就醒来了。

(2)我还冇倚啲两下是,天就放肆落雨啲。

→我还没站得一会,天就下起了大雨。

第二种表示因果关系,例如:

(3)听到有酒吃是,怀仁马上就过来啲。

→听到有酒喝,怀仁马上就过来了。

(4)看到有车来接是,渠就肯夜啊子回去啲。

→看到有车来接,他就肯晚点回去了。

(5)告诉啲渠就把钱是,渠就同意啲。

→告诉了他马上就给钱,他就同意了。

除了表示说话口气的停顿以外,在这种语境中,说话人谈到的情况一般是正在发生或刚发生不久的。对于发出动作的主体来说,后一个分句提到的动作行为,因其性格、习惯等原因,都是平常较少出现的,前一个分句提到的情况能使主体受益,是促发这个动作行为的重要原因,前后两个分句构成因果关系。比如,例(3)中,“怀仁”一般很少接到通知后“马上就过来”,但因为“有酒吃”这个新情况能使他得到益处,所以就出现了“马上就过来啲”这样不同往常的行为。

第三种表示假设关系,这类用法的“是”,与普通话中“……的话”的含义大致相当[3](P342),它又可以细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中,前一个分句是假设的情况,后一个分句是在假设情况下会出现或者不会出现的结果。例如:

(6)嗯早点来是,就会到他的咯。

→你要早点过来的话,就碰到他了。

(7)我上昼同恩一路去是,就不会上伊个当啲。

→我上午和你一起去的话,就不会上这个当了。

(8)我有钱是,就会借把恩咯。

→我有钱的话,就会借给你的。

(9)伊个事恩不晓得做是,他人冇谁会做。

→这件事你不知道做的话,其他人就都不会做了。

(10)他再不把钱还把我是,我就日日到他屋里去闹。

→他不把钱还给我的话,我就天天到他家去闹。

(11)明日不落雨是,我俚就出去耍。

→明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就出去玩。

例(6)和例(7)、例(8)和例(9)、例(10)和例(11)分别是对发生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情况的假设。其中,例(6)和例(7)这一类假设过去的情况,相对应的实际情况大多属于不好的一面,与假设的情况完全相反。

第二类的形式比较特殊,前一个分句中,“是”直接接在人称代词或称呼词后面,形成“要把啲……是”的结构。例如:

(12)要把啲恩是,肯定就会去打破。

→如果是你的话,肯定就会从中作梗。

(13)要把啲我是,就要喊渠赔。

→如果是我的话,就要他赔偿。

(14)要把啲张平是,就跟恩把事办得熨贴。

→如果是张平的话,就能帮你把事办得很好。

(15)要把啲渠是,伊件事绝对搞不成器。

→如果是他的话,这件事绝对办不成。

例(12)中,表示对同样的事情,如果换成新的主体就会有新的反应。例(13)和例(14)中,表示的假设意味是,此前对方或者其他人因为能力、性格等各种原因,所完成的行为并没有达到说话人预期的效果,或者最大程度上满足相关人的利益,说话人假设如果换成新的主体来施行行为,就能够实现结果的转变。例(15)表示的假设意味和例(13)、例(14)正好相反,此前的主体行为已经实现了积极意义上的结果,如果更换主体,就会出现消极意义上的结果。

二、用于祈使句中的“是”

祈使句的主要作用是要求、請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某件事。在汨罗方言中,“是”用于祈使句时只能出现于句末,可以表达两种不同的语气。

第一种含有请求或征询对方意见的意思,说话人的语气缓和,表达得较为委婉。实际上,不加“是”也能构成祈使句,只不过在这类祈使句中,说话人的语气是不容置疑、非常确定的。语用者选用哪一种表达方式,和对话双方辈分、职位或地位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这里,不妨将有“是”和无“是”的句子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种句子的语气截然不同。例如:

(16)a.事有蛮多,还喊几个人去是。

→有很多事情要做,再多叫几个人去吧。

b.事有蛮多,还喊几个人去。

→有很多事情要做,再多叫几个人去。

(17)a.这好咯菜,我俚吃杯酒是。

→这么好的菜,我们喝杯酒吧。

b.这好咯菜,我俚吃杯酒。

→这么好的菜,我们喝杯酒。

(18)a.夜坎里吃饭没菜,恩到市场去买啊子菜是。

→晚上吃饭没有菜,你到市场去买点菜吧。

b.夜坎里吃饭没菜,恩到市场去买啊子菜。

→晚上吃饭没有菜,你到市场去买点菜。

(19)a.恩帮我带个东西把二舅是。

→你帮我带个东西给二舅吧。

b.恩帮我带个东西把二舅。

→你帮我带个东西给二舅。

第二种表示命令或警告,语气更为强烈。它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句子的语音强度要比陈述句更重一些,说话的语速明显加快;二是从句意上分析,这类句子往往表示说话人对对方责备和催促的意味:对方早就应该去完成说话人要求做的事情或执行的动作行为,而不是等着说话人来催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表达这种语气,必须和否定句式配合使用;如果使用的是肯定句式,虽然从语法上来说也是成立的,但是在语用上表达的仍是上述第一种委婉的语气,而起不到想要达到的效果。试比较以下例句:

(20)a.这夜来啲,恩还不徒急去困觉是!

→这么晚了,你还不赶紧去睡觉!

b.这夜来啲,恩徒急去困觉是。

→这么晚了,你赶紧去睡觉吧。

(21)a.恩还不去赚钱是,屋里就快冇得钱用啲!

→你还不去赚钱,家里就快没有钱用了!

b.恩去赚钱是,屋里就冇得钱用啲。

→你去赚钱吧,家里就快没有钱用了。

(22)a.恩冇过来是,快啊子!

→你赶快给我过来!

b.恩过来是,快啊子。

→你快一点过来吧。

三、用于疑问句中的“是”

根据其结构特点和所表达的疑问语气,疑问句可以分为四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4](P39)。汨罗方言中,“是”只能用于是非问句的句末,可以表示有疑而问、半信半疑和无疑而问(反问)三类不同语气。

第一类,有疑而问,提问者确实有疑问,并期待对方回答,以获得新的信息。例如:

(23)恩明日到岳阳去是?

→你明天到岳阳去吗?

(24)今夜里回来吃饭是?

→今天晚上回来吃饭吗?

(25)他一早就去找恩去啲,恩冇看到他是?

→他一早就去找你去了,你没有看到他吗?

(26)湛师傅下昼有泥工过来是?

→湛师傅下午有时间过来吗?

第二类,半信半疑,提问者对提出的问题有个大概的推测,这个推测基于此前已经出现过的某种情况而得出,但又不能完全确定,期望对方能够回答证实。这类问句往往提问不是主要目的而侧重于推测,有时推测语气也很微弱,基本就是肯定了,只是在表达上显得较为委婉。例如:

(27)他将同恩打招呼,恩同他蛮熟是?

→他刚才和你打招呼,你和他很熟是吧?

例(27)中,说话人基于“他”刚才和“你”打过招呼这一情况,推测“你”和“他”熟悉,但希望得到“你”的回答才能证实。类似的例子还有:

(28)伊个题目恩半个小时还冇做出来,有蛮难是?

→这个题目你半个小时还没有做出来,很难是吧?

(29)买这多菜,恩屋里要办客是?

→买这么多菜,你家里要请客是吧?

(30)他俚两公婆一路上不搭白,相反啲是?

→他们两口子一路上不讲话,吵架了是吧?

第三类,无疑而问(反问),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说话人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确定的判断,不需要对方作出回答,并且往往带有抱怨、责备和不予配合等意味。例如:

(31)只有恩晓得搞,你蛮聪明是?

→只有你知道搞,你很聪明吗?

(32)他平常小气死啲,恩还又把烟,又煎茶,要搞起这客气是?

→他平常很小气,你还又递烟,又泡茶,有必要搞得这么客气吗?

(33)听恩个是?我是不会去啲。

→难道听你的吗?我是不会去的。

(34)疯啲是?几块钱还把起来把起去。

→有点傻吗?几块钱还推来推去。

需要指出的是,“是”不能用于疑问句的其他三种类型中,因此,下面的句子在语用上是不能成立的。

特指问句:

(35)*哦俚恩俚班的班费冇收齐是?

→*为什么你们班的班费没有收齐?

(36)*李大平的外婆是恁个乡咯是?

→*李大平的外婆是哪个乡的?

选择问句:

(37)*恩好好想下看,恩的钢笔是借把同学了还是自己弄折啲是?

→*你好好想想,你的钢笔是借给同学了还是自己弄丢了?

(38)*黄老师是明年退休还是今年退休是?

正反问句:

(39)*今年春节恩去不去恩家娘屋里过年是?

→*今年春节你去不去你婆婆家过年?

(40)*满爷明日来不来我俚屋里耍是?

→*姑姑明天来不来我们家玩?

四、用于感叹句中的“是”

汨罗方言语气词“是”用于感叹句中,可以分布在句中和句末,表示三种不同的语气。

第一种一般表示称赞、惊讶、悲哀、厌恶等浓厚的感情。汨罗方言中,这类感叹句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句子往往采用“这+形容词+是”或者“这+形容词+短语+是”的语法结构;二是说话的内容都是对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行为、状态或其他物体、事件作出评价,因此,“是”所在分句的主语就不能由第一人称充当。例如:

(41)又是好酒又是好菜,搞起这客气是!

→又是好酒又是好菜,搞得这么客气啊!

(42)我告诉啲他,他还是搞错,哦这信是!

→我告诉了他,他还是搞错,怎么这么傻啊!

(43)伊个细伢子三岁就这发思是!

→这个小男孩三岁就这么聪明啊!

(44)恩屋里这夜还冇呷饭是!

→你们家这么晚还没有吃饭啊!

(45)他这塞人是!恩不讲我还不晓得。

→他这么可怜啊!你不说我还不知道。

(46)伊个拖把这方便是!我也买个来试下看。

→这个拖把用起来这么方便啊!我也买个来试一下看看。

(47)外头有这大的雨是!我看下来。

→外面有这么大的雨啊!我去看一下。

从作出评价内容的主体来看,上述例句可以分为两类:例(41)~例(44)是直接由“我”对对方或他人行为作出评价;例(45)~例(47)是别人先作出了评价,“我”事先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在转述别人的评价内容时便意味着获取了新的信息,有时也会为了证实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自己亲自去观察或体验。与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相比,感叹句中“是”的用法的最大不同是在于,它必须与代词“这”搭配使用,否则,句子便无法成立。代词“这”不仅是完成感叹句句型结构的关键一环,同时还起到加强感叹语气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感叹句中“是”的组句搭配的灵活性要相对弱一些。

第二种出现在转折复句中的后一个分句的句末,与“要恩”构成“要恩……是”的结构,以肯定的句式表达与实际相反的情况,“是”起到增强感叹语气的作用。“恩”的词义本来是第二人称代词“你”,但在这里指的却是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例如:

(48)衣下是好看咯衣,要恩穿嘚进是!

→衣服都是好看的衣服,但也要我穿得进啊!

(49)嗲嗲就是喜攘,要恩走嘚动是!

→爷爷就是喜欢到外面去走,但也要他走得动啊!

例(48)中,“要恩穿嘚进”的表面意思是肯定,实际上是指可能由于身材等原因,衣服不能穿。例(49)中,“要恩走嘚动是”的表面意思是能走动,实际上是指老人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

此外,感叹句中的“是”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就是直接用在“脔心”和表称谓的词语“崽”的后面,表示长辈对幼儿或晚辈(不分男女性别)的亲昵怜爱的感情。这一类词语数量非常有限,根据当地人的说法,只有上述几个词语能够进入到这种语用结构,并且只能用于面称,不能用于背称。例如:

(50)我脔心是!恩哦瘦堪这多。

→我的心肝宝贝啊!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51)崽是!绊到哦地哒。

→宝贝啊!摔到哪里了。

综上所述,汨罗方言语气词“是”的分布位置灵活,既可以用在句子的中间,又可以处于句子的末尾;既能出现在单句中,又可以出现在复句的分句间。其语用功能不仅非常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陈述、祈使、感叹和疑问四类语气,与普通话中的“吧、吗、啊”等多个语气词相对应。总之,汨罗方言中的语气词“是”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汨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汨罗市志(1978—2008)[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汉语方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黃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The Modal Particle “Shi(是)” in Miluo Dialect of Hunan Province

Liu Li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Culture, Hu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Changsha 410001, China)

Abstract:The modal particle “shi(是)” in Miluo dialect of Hunan Province can be at the middle and end of a sentence. It has rich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can be used in four different sentences: statement, imperative, question and exclamation. “Shi(是)” in declarative sentences can constitute the formal mark of complex sentences with three relationships: inheritance, causality and hypothesis. “Shi(是)” in imperative sentences is used to ask for the other party's opinions and convey orders. “Shi(是)” in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can express three different moods: questioning with doubt, skepticism and questioning without doubt (rhetorical question). In addition to expressing strong feelings such as praise, surprise, sadness and disgust, there are two special usages of “shi(是)” in exclamatory sentences.

Key words:Miluo dialect;modal particle;“shi(是)”

猜你喜欢
感叹句汨罗句末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我有话要说
吊屈原
释疑
感叹句
词汇辨析aloud/loud /loudly
名师教你一招鲜(16)
人生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