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视角将博物馆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研究

2021-01-15 01:06郝春东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馆校课程设计博物馆

罗 晶,郝春东

(黑龙江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STEAM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学科整合的方式认识世界,运用跨学科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我国正在向创新型现代化强国转变,STEAM教育是孕育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后备力量的坚实基础。应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鼓励小学在下午3点半课后时间开设校内博物馆系列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校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并通过博物馆课程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利用馆校合作资源探索STEAM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 STEAM教育视角下将博物馆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的必要性

1.1 博物馆的教育职能

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主要是用于收藏管品、保护文物的场所。2015年我国正式出台的《博物馆条例》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应具有服务教育、社会的功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应摆在首位[2]。国家越来越重视博物馆与学校的紧密联合,推动馆校合作打造一系列博物馆课程,旨在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但在实践中博物馆资源利用率低、博物馆课程形式单一多为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整馆。研究显示,学生对博物馆教育内容需求是多元的,不单是基础层面的获取知识而是更高层次的获得感受、体验[3]。这正贴合于STEAM教育基于具体情境,融合各科内容,相比收获结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的理念。

1.2 课后服务的呼吁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部分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仍以辅导作业和托管看护为主,呈现功能窄化的特点[4]。部分中小学教师将课后服务当成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国家大力给中小学生减负的状态下,课后服务在实际实施中却无形增添了学生的负担。其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校对政策解读不到位,对课后服务的价值定位不清晰。课后服务的价值在于为其受众家长和学生服务,家长的“三点半”难题解决了,学生的需要却并未满足。课后服务应着眼于学校教育的补充而非延续,其价值应聚焦于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促进教育公平。课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要贴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通过课后服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才是应有之义[5]。因此,课后服务呼吁博物馆课程资源的纳入,基于STEAM视角的博物馆教育更是课后服务的急迫之需。

2 STEAM教育视角下博物馆课程在课后服务中的实施

2.1 博物馆课程融合于课后服务的物质基础

2.1.1 馆校合作认知的准备

其一,博物馆应明确自身的教育功能,把教育放在服务的首位。但在实践中博物馆的教育价值转变不明显,体现在博物馆的考核标准仍然以进场人次为依据[6]。因此,博物馆要强化自身服务教育的意识。其二,由于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局限,学校难以将教育与博物馆资源相联系,教师对于将博物馆课程与教学联系的意识不够。因此,要积极推进学校教学与博物馆课程融合的进程,唤醒教师将二者联系的意识。博物馆和学校双方要建立合作、平等、共享的关系,双方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彼此的工作特点、形式、时间安排等。通过共同研发课程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入了解,在合作和实践中持续成长,形成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2.1.2 馆校双方教师动力的准备

双方教师充沛的动力是博物馆与学校开展良好合作的前提。在实践中双方教师存在明显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双方教师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博物馆方面,教师虽然精通文博知识,对馆内藏品博晓古今,却缺乏教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知如何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融入中小学教学。学校方面,教师虽具备相关的教育、管理学生的知识及自身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却缺乏文博知识,对博物馆资源不了解,难以将教学与博物馆教育课程相联系。另一方面,双方教师的时间、精力匮乏。博物馆方面,教师工作内容侧重于为入馆游客提供解说,由于自身能力的问题,对于不熟悉的业务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与学校合作开放课程的动力明显不足。学校方面,教师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繁重,课后服务本是额外增加的工作量,还要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进行课程设计,会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要克服这种现象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设置合理、明确、具体可行的合作目标。目标设置要有双方教师的参与,双方齐心协力共同讨论决定。第二,制定能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成立课程研发小组,小组成员应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能力进行选拔。第三,在精神激励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课后服务项目是额外的工作量,奖励应分为两个层次:对于愿意参加馆校合作课程设计的教师给予基础奖励,对于参加了课程设计且工作优秀的教师应给予高层次的奖励。第四,设置双向培训机制。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通过双向培训促进双方的深入了解及相互补充。

2.1.3 经费、安全方面的保障

博物馆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的实施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目前,只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支撑馆校联合资源开放的消耗需要是不可行的。课后服务和博物馆合作项目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7],其经费来源包括政府的财政支撑、对家长的合理收费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三方面。要确立馆校双方的安全责任主体,切实保障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并杜绝事故发生后的责任推诿等问题。

2.2 基于STEAM教育视角的课程设计

从STEAM教育的内涵来看,其具有整合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其跨学科的整合性能够帮助学生完整和统一地认识世界,STEAM教育是基于问题或某个项目的教学方式,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下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升其创新精神。STEAM教育也是依托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的教育,它需要各科教师、学生以及具有教育服务职能的各种对象的参与[8],这正是在设计博物馆与课后服务融合课程时需要遵循的理念。按照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开展博物馆与课后服务融合课程的设计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2.2.1 做好课程准备

课程设计之初博物馆要重新认识自身课程资源的价值,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成为学生主动认识和探索的场所而不是科学知识垃圾场[9]。学校要明晰课后服务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非延续,课程设计要从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出发。其一,考虑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博物馆,比如要考虑其地理位置、资源类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课程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学段有所区别,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因材施教,课程类型要多元化以供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选择。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类型的课程获得提升,这也是学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体现。其二,在课程开展之前,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成立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小组的划分依据“组内异质”的原则,基于STEAM教育组内成员通过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提高[10]。在组员自身兴趣的基础上根据成员的能力差异、性别、性格特点、人际关系等进行组类划分。其三,要考量课后服务中博物馆课程教材及教具的设计。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现代化教材和教具。例如,开发数字博物馆,利用官方公众号,以二维码的形式收录各种文化产品的介绍,还可以利用3D虚拟打印机展示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展示的藏品,此外VR技术也是一种呈现文物真实情境的有效形式。其四,学生在学习博物馆课程前应做好知识和经验上的准备。基于STEAM视角,在博物馆课程学习前学生应制订相关学习计划,做好知识和经验的储备,以此加深对博物馆课程知识的理解,形成良性循环。

2.2.2 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内容

基于STEAM教育视角,馆校合作设计的课程主题要体现学科融合性。研究显示,学生对馆校合作课程的需求侧重于知识、实验和感受[3]。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获得文博方面的相关知识,能以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就文博知识进行交流,并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主题选择要调查学生的兴趣意向,各科任教师及场馆教师应结合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包含的科技、语言、数学、艺术等方面内容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使课程内容丰富、有趣,使学生完整、全面地认识事物而非片面地从单一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和事物。

2.2.3 采用多元化的课程形式

课后服务时间具有特殊性,应根据学校具体工作灵活转变课程形式,使课程形式多样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实地参观教学,通过参观实物馆藏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对于条件有限、难以经常性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实地参观的学校,博物馆可安排教师带着教具来学校进行教学。搭乘现代信息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快车抢占信息教育高地,通过开发文博类型应用软件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11]。

2.3 博物馆课程融合于课后服务项目的评价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博部门应设置具体的评价机制,避免使馆校合作教学流于形式。评价主体由文博部门和教育部门协作组成的评价委员会构成,对博物馆课程融合于课后服务的课程计划及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博物馆行政管理人员要对场馆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学校管理人员要对学校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后服务中的博物馆课程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秉持发展性原则,强调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非甄别学生的等次。基于STEAM教育视角,课后服务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为目标,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课后服务中博物馆课程的定位是基于问题或者项目的学习,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合作者,当学生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时,教师可利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咨询和解答服务。针对部分耗时较长、难度较大的课程内容,教师无法持续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因此需要馆校双方的共同参与,以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准确。教师的评价重点应放在学习计划上,从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研究方向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基于STEAM教育的博物馆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学生通过学习发生的某些内隐性的变化如想象力、自信心等特质方面的变化,可通过学生自评进行了解,但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对自身的评价会存在一定偏颇。因此,小组评价应成为对学生评价的重要补充部分,小组成员在合作研究过程中比较熟悉和了解,更容易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

3 结语

STEAM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所需的优质课程资源还比较匮乏,将博物馆教育纳入课后服务有利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符合STEAM教育的发展需求。要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服务教育和社会,以更加丰富多元的课后服务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馆校课程设计博物馆
“双减”视域下馆校合作的实质与出路
馆校合作可持续性发展的探讨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实践
——以广州市从化区馆校合作为例
公共图书馆馆校合作推广实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博物馆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