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播音主持艺术
——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

2021-01-15 19:41赵静安徽省淮南市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格化亲和力主持人

赵静 安徽省淮南市广播电视台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媒数量持续增加,而传统工具也得到了升级,在这种情况下播音主持只有迎合观众的消费口味,才能受到观众的独特喜爱,而这对节目的影响力提升与自身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故此,播音主持人需要清楚自己工作不是简单播送新闻,更重要的是在播送新闻的过程中,可以展现出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获得观众的喜爱。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认真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主持更具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

一、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

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是否具有个性化是与其他主持人区分的关键,也更容易让观众记住自己,受到观众的喜爱。所以,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化,这样才可以被大众所识别、所喜爱,而如何才能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对“模式化播音主持”已经见的很多了,所以很多人会对此比较排斥,究其原因是这些主持人缺乏创新精神,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对自己的主持风格进行调整,使得观众会产生在观看节目的时候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因此,播音主持人理应懂得创新,并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部分播音主持人正是由于缺乏创新能力,一味模仿其他主持人的风格,照搬照旧,导致自己没有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更别说让观众可以记住自己。所以,对于新时代的播音主持人来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并可以在创新中积极学习与借鉴他人的优点,以形成更具艺术魅力的语言主持风格,使自己的播音主持可以更具个性化[1]。

第二,贴近实际,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大多数主持人都会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手稿,并会按照手稿上的内容进行主持,可是部分手稿结构化、模式化较为严重,主持人并未在播音之前,对相关的事件进行深入了解,从而造成播音的时候让观众觉得与主持人之间存在距离,无法产生共鸣。对此,主持人需要结合现实,最好可以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或体验进行播音,这样才会提升语言的感染力,也可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例如,主持人柴静与其他主持人相比,她就有着丰富的棚外经历,对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情也比较了解,所以在进行播音的时候,也会从实际生活入手,报道与百姓有关的内容,从而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第三,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对播音主持人而言,口语是进行自我展示与表达的重要手段,如果一个播音主持人没有良好的语感,那么也就无法让观众记住自己。例如,主持人撒贝宁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时不时的会穿插一些冷笑话,即便是一些严肃、庄严的话题,也能在他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下让观众获得良好体验,而这就是源于他具有的良好语感。必须指出的是,语感的形成不只要多练,还要多看、多想、多实践,也就是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例如,主持人白岩松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他一般不会说“废话”,语言比较简洁,并且经常会说一些“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话进行表达,从而获得了观众的喜爱。与之相反的是,主持人崔永元,他就是一个比较喜欢说“废话”的主持人,但是观众同样也喜爱他,这就是源于个人的语言个性魅力。在提升自身口语化能力的过程中,其中比较关键的环节就是如何将书面词汇使用“口语化”的词汇进行表达,也就是将“主持稿”变为“文字稿”,比如新闻编辑中常见的“由于”“因而”,主持人一般不太会过多使用,而会将其改为“因为”“所以”,使观众不会觉得主持人在读稿,语言通俗、易懂[2]。

二、让播音主持更具人格化

播音主持是一门集声音、语言、画面传递为一体的艺术,而播音主持的过程中,播音主持人的人格化就显得十分重要,能为节目赋予生命,获得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第一,需要时刻保持理性,以提高节目播出的质量。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随时都可能面临一些突发事件,尤其是在棚外的报道中,主持人所处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国外的一位主持人与同事连线的时候,同事受到洪水的冲击突然发生意外死亡,此时,这位主持人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在悲痛当中完成了这则新闻的报道。假如这个主持人当场情绪失控或无法将节目继续下去,必然会造成严重的播音事故,使得观众的观看体验大打折扣,更无法让观众准确了解新闻事实,而这位主持人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在报道中控制住了个人兴趣,保持了理性,为观众完整的报道了新闻,确保了这则新闻的时效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秀主持人应有的人格魅力。

第二,保持谦逊的态度。播音主持人需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人格对节目传播效果的影响,所以在荧幕前务必要呈现一个正面形象。由于播音主持人属于公众人物,在荧幕前的形象势必会影响到观众,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明显,所以,主持人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并能在与人交流时保持谦逊、平和友善的态度,以此展示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让观众可以欣赏节目的同时,向他们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语言艺术的传承[3]。

第三,塑造意境,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节目的内涵。节目开播的主旨在于向受众传播相应的价值观,而主持人作为传播过程中的核心人物,也是最为重要的中介,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向观众进行说明。为更好地让观众了解节目的价值观念,获得独特的视听体验,主持人需要在进行报道之前,对主要内涵进行提前了解,并结合观众的消费口味,使用合适的语言与肢体动作塑造意境,促使观众的思绪能够融入节目。播音主持艺术本质上是听觉与想象艺术的结合,当主持人能有效调动观众想象力的时候,才能让观众更好地感知,踏进一个崭新的艺术幻境。这种能力并不是短期可以形成的,需要不断进行磨练。

三、让播音主持更具亲和力

对于每一位播音主持的从业者而言,都梦想成为具有艺术魅力的主持人,而这不仅取决于自身是否具有个性化、人格化,还与是否具有亲和力有关。说到亲和力,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具有亲和力的时候,就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彼此之间的相处就不会存在陌生感、距离感,相处过程也十分和谐。而对于荧幕前的主持人来说,过去人们只是将其看作一个人物形象,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缺少互动、交流,使得观众感受不到主持人的亲和力,从而会影响到观众对主持人的认识、对节目内容的了解。由此可见,播音主持人有必要培养自身的亲和力。例如,柴静、倪萍、敬一丹等女性主持人,她们之所以可以被观众记住,受到观众的喜爱,其主要原因是她们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让观众可以感受到真诚、质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为更好地提升自身亲和力播音主持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从语言方面着手。播音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比较严肃、正经的内容,所以许多主持人在播音的时候,只是进行事件本身的报道,使得语言缺少亲和力,无法引起观众的注意与兴趣,对此,播音主持人需要结合观众的消费口味,使用简洁、亲和的语言进行主持,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对节目内容产生兴趣,还可以保证节目的收视率。

第二,从态度方面着手。作为荧幕前的公众人物,播音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态度,主持人若是可以保持谦逊、亲和的态度,那么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反之傲慢、不屑的态度,会被观众反感。例如,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一些观众会在主持人的微博、抖音等社交账号上留言,想要与主持人进行一些有价值的交流,此时如果主持人可以知无不言,遇到不懂的也会虚心请教,这样必然会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不会有陌生感、距离感[4]。

第三,从观察方面着手。对广大观众而言,希望看到的内容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件,尤其是与自己的生活要是有关,那么必然会受到观众的追捧与喜爱。相反,要是报道的事件不切实际、过于浮夸,将会造成观众流失。所以,对于一个具有亲和力的主持人而言,需要善于观察实际生活,并能找到一些符合观众口味的事件,以获得观众的喜爱。这就要求主持人可以立足节目,深入民情,能够主动地与观众进行互动,同时能用心观察、感悟生活。

第四,从自身专业素质方面着手。对于处于节目最前沿的播音主持人,要想塑造可亲、可信的形象,向观众传递节目信息,就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这些不仅源于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求他们在生活、书本中的不断学习,并且能在平时加强专业技能的练习,以给观众亲切之感,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受到感染。

四、结语

在节目的传播过程中,播音主持人作为节目传播中的核心人物,其艺术魅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节目传播的效果,所以为提高节目传播与扩大节目影响力,播音主持人必须要重视自身艺术魅力的塑造与提高,其中主要涉及人格化、个性化与亲和力三个方面,只有对此予以准确把握,为之不懈努力,才能给节目以灵魂,为节目奉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人格化亲和力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论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