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究

2021-01-15 19:41熊恬韶关市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纪录片传统媒体受众

熊恬 韶关市广播电视台

近些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各个领域的工作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而融媒体就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兴产业。融媒体是在媒介载体的帮助下,从多种传统媒体中学习到一些优势,同时将其和现代社会的新媒体进行融合,确保创作的媒体内容能够在更多的平台上进行传播。在融媒体时代,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要对传统媒体以及各种内容的传播媒介、技术等进行学习,把其中包含的各种优势结合到一起,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以及利益互融的目的,同时也要相互分享创作内容。以融媒体为发展背景的现代化微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相较于普通纪录片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视频形态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每一个受众所具有的接受心理都存在很大差异,融媒体时代促进了微纪录片的诞生和发展,同时对于微纪录片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一、融媒体概述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兴媒体逐渐出现在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许多人都青睐于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当今社会是大众传播的时代,各种媒体都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努力占据属于自己的传媒市场,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传媒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对于传媒领域的企业来说同样是非常大的发展机会。不管是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视频平台等各种新媒体,他们在竞争的过程中都在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在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吸收与传统媒体竞争过程中所学到的各种优点,实现对自身的有效完善,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发展。在传统的媒体中,每一种媒体都是孤军奋战,让自己的内容尽可能广泛地传播,而且每一种媒体所重视的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由于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新闻的传播时由于资源不足,受众范围较小等问题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影响时,必须要有一种新的融媒体打开这一局面,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为我国大众传播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在融媒体时代,媒体行业的发展需要多种媒体相互融合,并且要把媒体行业的所有资源都整合到一起,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从而促进媒体传播范围的增加。准确来说,融媒体在媒体行业中被当作是运作模式的一类,把传统媒体和当代社会较为火热的一些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结合到一起。融媒体的发展意味着传播理念进行了创新,这一新型媒体的发展让媒介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改变传统媒介在受众心目中的真正概念,同时也会促进我国大众传播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该行业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融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代表了传统理念的改革创新,同时也意味着传播模式的改变,在向大众进行新闻传播时不仅仅要考虑如何获得更多受众,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多且更好的服务,改变大众传媒的运营模式。在融媒体时代,创新是非常突出的特征之一,必须要保持创新的积极性,从而确保该行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对该行业发展潜力的激发,保证用户不会对这种传播模式厌烦,要时刻保持他们的新鲜感。创新就是创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强的多样化以及差异化特征。在进行融媒体的发展时,必须要考虑自己的服务质量,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吸引更多的观众。

二、微纪录片概述

微纪录片是在新的融媒体时代,传播环境持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的新产物。微纪录片的诞生和发展都是以传统纪录片为基础进行的。为了适应当代社会一些新的传播方式和受众需求等,传统纪录片必须要进行改革,确保可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现状,满足人们快节奏生活,因此微纪录片应运而生。微纪录片的时间比较多,大多不超过25 分钟,微纪录片的传播大多都是通过手机和网络这两种载体进行的。微纪录片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具有传统纪录片的一些特征,而且传播性和纪录性都非常强。微纪录片的素材大多是选自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叙事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人真事记录下来,然后经过艺术加工,拍摄成微电影的形式向人们进行展现,这样的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产生思考。因此,微纪录片必须要保证其故事的真实性。

三、融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

(一)微纪录片应确立碎片化的叙事策略

为了让微纪录片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所有故事内容的整体呈现,可以让观众通过观看影片产生对故事的感悟,必须要采用更快的叙事节奏,确保所有信息量都可以在微纪录片中得到呈体现。因此,相较于微纪录片,传统的纪录片并不能取得这种效果,传统纪录片更加适用于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来进行影片的拍摄。在进行微纪录片拍摄时,导演应该选择使用碎片化叙事结构,使用跳跃性叙事思维把完整的故事切割成几个部分,把所有的片段都连接起来,同时要确保各个片段之间不仅跳跃,而且连贯,要确保在进行故事的讲述时围绕一条叙事主线进行,拥有统一的叙事主题。由于每一集微纪录片的时间都很短,如果无法在一集的时间内完成对所有故事的叙述,那么可以将一个故事分成多集进行叙述,从而制作出系列性的微纪录片合集。比如《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分成了很多集,每一集的时长也只有几分钟,每一集分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这百年时间内的发展历程,通过一个个的故事让人们了解了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能够从中感受到国家的一点点进步,可能每个故事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将这些故事连接起来就是回首国家百年发展历史,让我们能够沿着这一轨迹了解国家百年的发展,一直在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叙述,从中可以观察到微纪录片碎片化的特征。

(二)要保证微纪录片叙事的平民化视角

微纪录片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在我国新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传播媒介开始发展,并且逐渐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小视频以及微纪录片出现在了各个网络平台上,这些作品的拍摄者有专业的,同时也有非专业的,他们在进行录制时只是使用手机或摄像机就完成了对作品的创作,微纪录片平民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微纪录片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无论是设备还是专业性都没有高要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作品的编导、演员,也可以是观众,由于现如今的微博、抖音、微信等都具有大量用户,因此微纪录片可以有很多的传播平台和受众,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由于微纪录片有着很多的受众,而且受众面十分广,因此微纪录片的主流叙事视角也有着很强的平民化特点,在进行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作者必须要把受众的需求考虑在内,从而确保微纪录片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叙事时微纪录片要尽量确保将平民化视角贯彻到底,将人们的真实生活元素与作品本身故事相结合,改变传统纪录片的叙事角度,让人们在观看的时候感受到微纪录片显著的接地气特征。比如,前些年受到了许多人关注的《中国梦365 个故事》微纪录片,真实记录了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在追梦道路上不断努力的过程,在对每个人的经历进行讲述的过程中都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让许多普通人深受感动。通过平民化视角的作品能够让更多的受众感同身受,迎合他们的需求,吸引更多普通观众,让人们产生共鸣。

(三)选材以小见大,多元化

现如今的创作者在进行为微纪录片的创作时,要改变选题理念,将普通人作为微纪录片的第一视角,以小见大,选择一些能够让更多普通人引发共鸣的题材。如果创作者在进行微纪录片拍摄时采用传统纪录片的制作方法,那么纪录片宏大的叙事和微纪录片短时长、微视角、微传播等理念不符,同时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中人们碎片化的收视习惯。在多年前央视曾制作过一部有关中国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当时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甚至吸引了一大批海外观众到中国寻找纪录片中的美食。这一系列纪录片的成功主要是因为正确的选题,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对中国传统美食进行介绍和宣传,在这部纪录片中所使用的介绍语言并不华丽,只是使用最淳朴的语言和人们进行美食的分享,在进行美食介绍时会融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和情感。现如今的社会正处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受众来自于各个领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家庭条件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的都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受众喜欢的纪录片是不一样的,但他们都是通过微纪录片满足自己的一些情感需求,因此微纪录片在进行选题时有着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用于微纪录片拍摄的设备也变得更加先进,不仅功能更强,而且携带十分方便。微纪录片的创作不仅只有专业的团队可以进行,个人也同样能够成为记录者。专业的团队可以拍摄更加专业化的场景和内容,而个人也可以成为分享自己生活的记录者。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身携带的记录设备,对生活,工作等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记录。由于微纪录片在现代社会的受众非常多,受众面也十分广泛,因此为了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创作者的多元化,在进行微纪录片选题时题材也有着非常强的多元化特征。在现代社会中微纪录片不仅仅只能是历史人文类,同时,也可以是社会现实类和自然风光类的题材,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素材较多,受众较多的题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通过微纪录片创造利润的创作者,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提高点击率,可能会选择拍摄一些十分荒诞且怪异的题材,吸引受众的观看兴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许多创作者都被淘汰,而留下来的大多是有着新颖体裁或者重要意义的多元化题材微纪录片创作者,这种纪录片会受到许多人的欢迎。

(四)要保证微纪录片叙事题材的真实性

在进行微纪录片的创作时,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叙事题材的真实性。微纪录片的创作十分重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微纪录片所传播的内容或讲述的故事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因为微纪录片的受众大多是普通群众,如果缺少真实性,可能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微纪录片在当今社会传播平台非常多,传播范围也十分广泛,为了确保能够获取积极的社会效益,创作者必须要保证题材内容的真实性,不可以和实际脱轨。除此之外,由于微纪录片受众广泛普通群众非常多,因此创作者在进行微纪录片的创作和拍摄时,必须将受众群体的需求和纪录片内容相结合,选择一些和现实生活相符的叙事题材进行创作。这样的题材能够让观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确保受众具有一定的黏性。

四、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虽然是以传统纪录片为背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传播形式,但无论是创作环境还是发展背景都与之存在较大差别。近些年来,我国微纪录片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团队和个人开始进行微纪录片的创作和拍摄,但由于微纪录片发展存在很强的局限性,因此个人化趋势变得更加明显,对于微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微纪录片在进行创作时要时刻重视自身的真实性特征,促进微纪录片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纪录片传统媒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