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新闻媒体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浅析

2021-01-15 19:41成立新疆日报社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工作

成立 新疆日报社

当前,“走出去”建设的新形势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总体布局下逐渐高涨。因此,如何做好地区正向、远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宣传工作,是地方新闻媒体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地方新闻媒体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对外宣传工作是引领对外开放,架起人文交流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要认真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突出内外灵活的新概念、新品类、新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这向我们提出了用基本遵循来改进对外宣传的工作的要求。党的报刊是舆论引导工作的首要基础,搞好党的报刊舆论工作,事关党的旗帜和方式,事关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事关党和全国事业的顺利推进,以及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事关党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地方新闻媒体所主导的报纸、互联网信息舆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但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新闻媒体要明确政治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尊重新闻传播节奏,真诚创新,不断改革,切实提高舆论传播能力,公信力和影响。地方新闻媒体的工作是一份荣誉,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们,要求地方新闻媒体要坚持“每篇报纸文章都有导向:报道什么,谁来报道,怎么报道,都应当体现出立场和视角”。牢牢坚持团结、稳定、宣传的基本方针,做好各项工作,有利于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进改革发展,有利于全国上下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新形势下地方新闻媒体对外宣传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地方新闻舆论阵地建设,坚定外宣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报刊舆论版图建设,主持召开政治局集体学习报刊舆论工作圆桌讨论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过直接到报社调研走访等方式对新时期报社舆论工作进行了有力指导。加强和改进党对报纸舆论事业的领导,是报纸舆论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承担自己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干部要提高与媒体的互动能力,搞好媒体,宣讲政策主张,宣传社会情绪。要了解、发现矛盾、引导社会情绪;要发动群众,推进工作”。与此同时,地方新闻媒体还要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这些措施使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党政媒体必须始终保持高水平党性。对于地区的地方新闻媒体工作者而言,从政治上,每一位工作者都必须擅长在工作中看到问题,引导政治,反映社会各群体的政治诉求。新疆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少数民族聚集、地域广阔且与中亚国家相邻等特征。在这种基础上,地区的主流媒体更要扬起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把握以及引导民意,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加强新闻舆论阵地建设,用人民的力量坚定外宣立场。地方的中央报刊媒体也应坚持改革创新,走在时代前沿。电视台以及主流网络媒体要积极打造具有强大领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竭尽全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推动地方融媒体发展体系建设,丰富外宣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以互联网提升互联网管理水平,让互联网最大的变量成为业务发展的最大增量。”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掌握了网络传播的重要性。媒体融合发展的目的是增加主流舆论。地方融媒体发展要以网下形成同心圆为目标,全体人民以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念牢固团结,夯实各方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为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群众支持。各大媒体要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坚持以灵魂为导向、以流动为导向、以内容为导向、以创新为导向,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构建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构建,打造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地方融媒体还需适应新兴技术发展趋势,搭建移动平台,利用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借用主流媒体的移动传播,引领舆论,引领思想,牢牢占据传播高点为人民服务。

(三)讲好中国故事,丰满外宣羽翼

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努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国际语言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我们现在有了把中国故事讲好的精神,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声音决定主动性。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因此,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从高层次强调对外宣传工作来塑造民族形象十分必要。

首先,不仅中央同志要发言,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也要发言;不仅是广告部,还有媒体等每条战线都应该发言。因此,地方新闻媒体要通过优化战略布局,打造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加快海外侨民本地化战略落地,强化海外传播功能,成为国际传播的承载者。另外,地方新闻媒体还要针对不同观众的特点,用东西方的概念、范围和表达方式,讲事实说服人,讲形象打动人,讲情感感染人,讲道理影响人。要注意偶发效应,对内报道要有外在意识,要考虑国际影响。对外报道要有内在意识,要与国内观众的感性平衡。

其次,加强对网络宣传和网络舆论的引导,是对外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我们要加强主动,抢占先机,打好头仗,推动互联网,引导网络和社会形势。第一是在网上增加正面宣传活动。积极统筹重点新闻网站,重点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成果和工作亮点。加强对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和知名商业网站的支持和引导,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文化平台。第二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加强对网络有害信息和网络恶作剧的打击,规范网络传播秩序。邀请网民理性参与互联网内容建设,构建理性、客观、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将传统媒体宣传与网络媒体宣传有机结合,展示了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联动的优势,形成了强大的网络舆论宣传阵地。搭建互联网用户与政府部门直接对话的互联网平台,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互联网政治意识。政府部门将开放微博,管理好微博,积极推动政治信息及时传播。第三是加快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积极利用城乡终端文化设施,加快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基地建设,建设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互联网文化站点,为广大群众搭建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快传统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文化产业融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传播。

三、构建地方“外宣记者小组”,提高地方新闻外宣灵活性

地方新闻媒体的记者以及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改革,将党的领导和依法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地区广大群众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和集体力量的外宣群体。一般来说,为了维护政治团结,广大记者既要听取党的意见,引导他们跟党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也要深入开展加强“四强”教育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报业观贯彻到报业实践的各个过程和阶段,培养大批人才,促进精品生产。新闻工作者更要建设队伍新特点,创新行业管理和服务理念,利用新业态、新媒体开展“三学教育”活动,利用新方法、新机制开展工作。另外,记者协会和媒体工作者要加强知名度,促进联系服务,秉承记者内部进出的传统,走进众多新闻媒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完善创新对外交流服务机制,用好民间交流渠道,让媒体更好地传递中国故事,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形象。

因此,地区的新闻媒体单位以及个体工作者,都必须加强沟通与合作,努力构建规模化的组合。一是健全对外公关活动机制,整合各单位能力,掌握新闻对外公关活动。健全对外宣传工作指导小组联席会议等制度,健全对外宣传评价激励机制等奖惩机制,增强报纸对外宣传活力。二是整合媒体力量,增强报纸舆论引导力。定期召开报社联席会议,及时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积极策划举办大型非主题性公关活动,呼吁新闻媒体关注专题报道活动。三是要完善互联网推广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治、公众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格局。深入开展互联网协会的运作,推动加强互联网行业的行业自主权。细化并完善互联网地方立法,依法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四是加强网络人力资源团队建设,提高员工对外公关工作水平。针对互联网从业人员,对其进行互联网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网站从业人员的政治背景和法律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新闻媒体所主导的报纸、互联网信息舆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但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新闻媒体要明确政治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尊重新闻传播节奏,真诚创新,大胆改革,切实提高舆论传播能力、诱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引导公众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舆论工作
雪中放牧新风景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工作,爽飞了?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选工作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