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

2021-01-15 15:11刘亮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49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刘亮

摘要: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并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某城市的道路工程中对于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从道路施工的搅拌、运输、摊铺、压实等几个环节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只有采取适合的施工技术并进行合理化施工,才能够为道路工程最终的质量提供保障,但是能够在施工环节对于市政道路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这也就需要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该项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并严谨遵循各项施工原则和施工标准来完成施工工作,保证每个工作环节的正确、严谨,从而为道路施工的最终质量提供保障。

一、工程概况

某城市的项目施工全段长2.6千米,该路段为双向四车道公路,限速为每小时60千米,整体式路基的宽度是25.5米,隔离式路基的宽度为12.75千米。该路段的主线路以及匝道都采用了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二、施工技术

(一)沥青混合料的搅拌

1.在对于沥青混合料每天的搅拌工作开展之前,应当对于该项工作中应用到的搅拌设备以及相关配套设备进行严格的严查,保障各个设备的仪表显示都能满足搅拌工作的需要。

2.因为市政道路施工中所运用的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的处理环节其状态也是不同的,而在加热、出厂、运输至施工现场以及进行碾压处理时,不同状态的混合料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要保障混合料的温度超过沥青温度的10摄氏度~15摄氏度之间,如果需要储存这一混合料,这种温度上的变化也至多能减少10摄氏度。除此之外,在混合料出厂运输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不同时间段的混合料温度进行详细记录,并要具备一式三份的混合料运输单。

3.搅拌控制室要将沥青以及所用矿料的数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打印出来,并根据记录的数据来进行核查。为搅拌时间的正确性来提供相关技术经验的保障。

4.在对于搅拌温度、时间以及所使用的工艺等方面的确定上,必须根据相关规范以及前期的设计要求来正确开展。在搅拌时间的确定上,需要严格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情况,并检查沥青是否已经均匀地附着在了每一个沥青颗粒上。在完成上述检查工作后,开始沥青混合料的试搅拌工作,投掷材料的先后也要根据“矿料-抗车辙剂-沥青-矿粉”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每盘沥青混合料的制作时间都应当控制在45秒以上,并且这些材料的干拌时间也应当控制在5至10秒之间。

5.在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随之观察混合料的搅拌情况,检查混合料搅拌中是否出现了花白料、冒青烟、粗料与细料之间出现离析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在混合料搅拌的期间内确实发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就要將这一批沥青混合料作废处理,并即刻做出相应的修正工作,切不严禁使用废料回收的粉末。为了保障所得到的混合料能够其中的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凝土的物理性能能够符合相应的要求,工作人员就需要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一次马歇尔试验和抽提实验。

(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在运输车装料的过程中,需要基于装车位置进行前后移动,并运用材料装车的五步法来尽可能降低粗料与细料之间出现离析的问题。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材料上方必须覆盖篷布,这是为了保障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雨水、污尘等多方因素的干扰,同时还具备一定的保温性能。而运输车的车厢内壁还应当涂上薄层隔离剂,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剩余液体排出。汽车对于这些材料的运输能力必须要时刻高于设备的搅拌能力以及摊铺能力,因此需要在此工作进程中保障运输搅拌材料的待卸车始终保持着3到5辆之间,保障机器能够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工作。

2.运输车将这些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运料单完成接收工作,并要及时性对于材料的温度进行检查,如果材料温度不能满足相应的使用标准,就直接性的作废处理。在检测材料的温度时,需要在运输车的侧面,距离车厢底部0.3米的位置开一个检测口,然后将温度计插入进材料深0.15米的位置。因为沥青混合料必须要保持平整,所以材料的运输车要停在摊铺机前方,并保持0.1-0.3米的距离,并随着摊铺机的工作来完成缓慢的加料工作。

(三)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测定放样

将两侧的高程控制钢钎布置完成,将直线段的间距控制在10m,弯道的上间距明确控制为5m,每个直线段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00至200米之间,钢钎的直径控制在0.003米,拉力必须在800N以上,并且还要在横杆上做好基准钢钎的标高固定工作,最后,安排专门的检查与看管人员。

2.摊铺准备

为了保障摊铺机的熨平板能够在持续维持在100摄氏度以上,这一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就应当进行提前预热,预热所需时间大约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摊铺工作中对于松铺厚度的确定这一方面,要根据对于试验路段的松铺系数来进行准确地制定。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调节感应器以及机制军钢丝的高度,就要在基准钢丝上安装电子感应器。要合理确定夯实参数和布料参数,在混合料装满送料器2/3的空间时才能开始摊铺。

3.摊铺速度

路面的摊铺速度最合理的摊铺进度就是控制在每分钟摊铺2米到3米之间,在摊铺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始终遵循缓慢、匀速、连续的摊铺工作开展原则。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送料车的指挥工作,保障上一车材料卸下后能够有下一车材料及时送上,避免在摊铺的过程中因为送料不及时而出现被迫待机的问题。如果摊铺路面的坡度相对较大时,材料的运输车可以保持低速行驶,与摊铺机保持一致的位置。要对于摊铺层可能会出现的离析情况进行适时性的检查,如发现这一问题的确出现,就要针对性地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将摊铺层上的散料进行合理的处理。

4.摊铺施工温度

在运输、摊铺、碾压的过程中,沥青的混合料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在铺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根据相关规定中所指出的频率来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以及铺筑的厚度进行检查与确认。如在检查中发现局部区域出现离析或者拖痕的问题,要及时性进行解决。

5.后期看护

对于尚未压实的混合料严禁进行踩踏工作。如果出现离析或者油点的问题,现场及时完成找补和修整工作。一旦在压实前出现下雨、大风或者扬沙的天气现象,就要即刻对未成型的混合料进行压实处理,然后停止后续的施工工作。如果雨水已经将沥青混合料浇湿,就要将这一批混合料做报废处理。下图1为摊铺施工现场照片。

(四)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混料摊铺后压实

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工作完成后应当即可开展压实工作,压实工作开展应当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静振组合、揉压为主”的原则,但是该压实方式的应用还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

2.碾压段

碾压工作的开展应当分为三个碾压阶段,第一次碾压(初压)和最后一次碾压(终压)都应当在碾压操作中和采用钢轮完成,第二次碾压(复压)则运用胶轮压路机来完成。

3.碾压速度

在各阶段的碾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都应当根据下表中的数据来控制碾压速度。下表1为压路机碾压速度表

4.滚筒配套

为了保障碾压工作的质量,滚筒的配套就必须要达到合理且充足这两个条件。并且还要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负责碾压现场的指挥工作。第一次碾压时,沥青的温度应当保持在140摄氏度以上,而最后一次碾压工作进行时,沥青的温度也不能低于75摄氏度。为了避免在摊铺过程中推移摊铺层,从而保障碾压的平整性,压路机在折返的过程中要保持起步和行驶的缓慢性,并且不能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急刹车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压路机从两端折返时,要以阶梯式进行碾压工作。

5.碾压应注意的事项

在碾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在碾压轮上涂少量的隔离剂或者是防粘剂,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碾压工作的洁净和平整度,要对于黏连在滚轮上的混合料进行及时性的清理。为了尽可能降低因为沥青混合料降温速度过快而对于碾压造成负面影響的因素,在压实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洒水频率或者不洒水,如需必要的情况下,在进行洒水时要呈现出雾状形态,并且要严格控制洒水量,避免出现漫流的问题。如果这一路段的施工阶段所呈现的还是未成型的状态,那么在碾压工作中就要禁止压路机在这一区域内进行调头、转弯或者停留的动作。当天成型的路面上禁止出现任何东西。

(五)接缝的处理

对于横向施工缝的情况,所采用的最为适合的接缝处理方式就是平接。在施工期间每天的工作完成后,要在摊铺层的末尾处垫上土工布,在碾压工作结束后还要对于其平整度进行检查,如果超过了3mm的标准,就要动用人工来完成对于超出部分的刨除工作。在下一次的摊铺工作开展前,要保障接缝位置已经完全干燥,并在洁净的前提下刷上粘层油,并在松铺厚度再一次加过后才能开始接下来的摊铺工作。

为了保障新施工的路面能够与旧施工路面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新路面施工时就可以将沥青混合料摊铺在新旧路面的接缝处的20-30厘米的位置,保障旧路面也能够在沥青的影响下保持一定温度。在要是工作开展时,要尽可能采用双钢轮压路机以横向的角度进行压实工作。详细上来说,压实工作的开展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流程:第一,以横向摆放的方式将压路机放在原有的旧路上。第二,操作压路机以缓慢的速度慢慢行驶进新施工路面。第三,待压路机行驶到新路面的一半位置时,以纵向的方式开始压实工作。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我国道路建设工程当中,沥青混凝土的道路铺设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而该项技术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必然能够为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最终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还能够推动该项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进而促进我国道路建设事业的稳步发展。本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沥青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旨在为该项工程的建设以及该项技术的优化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蔡志宽,牛向刚.探讨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施工技术要点[J].2019.

[2]赵美玲.浅谈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31):1370—1370.

[3]王增先.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16):2.

[4]丁峰.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决策探索(中),2020,No.651(05):56-56.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与探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