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运用研究

2021-01-15 15:58黄嘉诚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49期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

黄嘉诚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智能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快。在建筑业中,建筑智能化越来越受到青睐,智能建筑能给身在其中的人提供舒适、智能的建筑环境感受,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智能建筑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运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技术;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也不断进步,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大领域,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水平,营造了更多元、丰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追捧。智能化技术逐渐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当今社会也已步入智能化时代,人们对于生活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领域而言,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相关企业应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为终极目的。智能建筑技术在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为适应新时代建筑潮流和实现建筑设计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我国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1、智能建筑的概述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建筑是发展的必然产物,相较于传统建筑更具应用优势,体现出了当前科技与古老行业的结合。智能建筑具有建设规模庞大、建设要点多等特点,不仅代表了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要重视对智能建筑的研究,以此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现阶段,智能建筑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很多设计人员缺乏对智能建筑功能的了解,认为智能建筑是信息化产业下的衍生物,在实际设计中忽略了对智能建筑功能的研究,致使智能建筑的设计不够科学,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智能建筑的需求。由于智能建筑是新兴产业,不仅具有风险性高的特点,还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投入充足的资金作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达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的目的。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智能化建筑当作推销的方式,但实际没有按照建设标准来进行设计,致使智能建筑的功能和系统无法达到智能标准,严重影响了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后期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另外,智能建筑设计发展还受地区经济水平的影响,由于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够高,在智能建筑方面的研究尚不够全面,无法及时引入先进、科学的技术设备,致使建筑的智能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

2、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

智能建筑施工中,采购的建筑材料在施工前必须经过检验,建筑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检查,这样才能确保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正确无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全面把控施工进度,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也要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推进施工智能施工目标的完成。首先,在建筑物中安装智能设备时,智能设备应在完成建筑装修工程和合格检查后进行,在一些用于安装智能设备的某些部分,例如传感器,可以提前进行安装,在装修工作中,使其与机电设计相匹配,以便安装和定位。其次,智能建筑施工完成后将安装设备,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合同规定和相关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并完成相关检查程序。在施工单位完成设备安装后,应按照规定来检测项目,检查工程质量。最后,在进行测试智能建筑的监控系统时,必须测试监控系统的功能和安装质量。此外,智能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应加以检验和记录,这不仅能够保障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整个智能建筑项目的质量。

3、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建筑单位缺乏竞争意识

据相关统计,国内智能化建筑单位虽然很多。但是,由于通信平台和通信机制的局限性,每个单位只把自己的权益作为发展目标,难以实现“科学竞争”的行业格局。由于当前国内的智能化建筑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业绩掺杂的水分较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导致了智能化建筑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此外,由于施工单位缺乏实践经验,管理过程以及管理条例不明确,施工期间管理效率低下,造成管理偏差或失误频繁,不仅影响了智能建筑的质量,而且延误了工期。完工阶段将对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2技术与市场之间存在问题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果转化率并不高。随着对人工智能概念越来越了解,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更加旺盛,市场呈现非常繁荣的景象,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方面与市场存在一定的矛盾。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项高精尖的技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涉及众多内容,如果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会导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潜力降低,研发道路越走越窄;如果以科研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就会导致人工智能的市场效益与价值下降,难以继续研发。

4、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4.1智能建筑的系统化设计

自动化系统可运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以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等方面。目前,我国部分建筑已经融入自动化系统设计理念,最大限度提升了建筑自动化利用率。智能建筑系统化设计必须利用现代高新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损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的使用有效性。(1)通信技術的运用。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流通效率,降低沟通需要的时间成本,以此提高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和沟通工作效率,达到高效管理目的。(2)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其优点在于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收集并处理日常工作数据。通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能够将系统中的众多数据快速整合、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以此提升信息利用效率。(3)监控技术的运用。监控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建筑的潜在安全隐患,例如能够高效监督建筑的每一角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民众的日常行为安全,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此技术以处理视频为重点,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减轻保安系统压力,提升了相关人员的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4)系统集成技术的运用。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与之相关的各类工作进行整理,并构建相关共享系统,管理人员可通过此类系统控制整体,确保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在管理过程中,系统的集成技术运用对智能建筑至关重要,此类技术的运用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在建筑设计初期充分重视集成技术,确保后期施工人员能够高效准确完成实施工作。

4.2智能建筑中的温度、照明系统

智能建筑中,配备大量的电气系统,比如说温度系统和照明系统,这些系统关系到用户体验和建筑能耗,可借助于智能技术实现科学控制,兼顾满足用户需求、降低能耗两个目标。一年四季,外界温度不一,所以在建筑供暖上,也存在不同的需求,智能技术融入电气系统中,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外界温度等,自动调节热水供应温度、暖通系统运行参数等,降低能耗。而在照明系统中,建筑中涉及工作灯、环境灯、周边灯等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不同设备面临着不同的照明需求,应用控制系统,能够综合采集、处理各个照明设备的信息,进行自动化控制,降低照明系统能耗。

4.3智能建筑的监控管理系统

在智能建筑中,设置了监控管理系统,用以监控建筑供电、配电情况,系统设计中,应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优化智能设备配置,实现对建筑所有电气设备配电情况的全天候监控,根据用电需求调整设备参数,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用电量。除此之外,智能建筑中的监控管理系统,还发挥着用电故障排查的功能,采集电气设备运行参数,与系统预设参数进行比对。如有异常发出警报,由物业中心派遣维修人员前往检查,消除隐患,系统发生故障,即刻排查故障位置,进行检修,最大限度缩短电气系统故障时间,保障建筑的正常供电配电,减小电力故障对于用户造成的困扰。

4.4屋顶太阳能系统

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系统组成。太阳能集热器是系统中的集热设备,其作用与电热水器的电加热管相同。太阳能集热器使用太阳热能,因此只有白天才能有效工作,还需要配备锅炉、电加热等辅助设备。保温水箱。保温水箱是用于储存热水的设备。太阳能热水器夜间不工作,但人们夜间使用热水频率较高,因此需要采用保温水箱有效储存热水。本系统采用力诺瑞特搪瓷内胆承压保温水箱,具有保温性能好、耐腐蚀性能耗、水质干净,经久耐用等多种优点。连接管路。连接管路主要是将热水传输到保温水箱,再将冷水传输到集热器中,最终形成完整的循环系统。设计科学的循环管路能够使太阳能系统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热水管道还需要实施必要的保温处理,管道质量必须达到使用要求,有效寿命应在20年以上。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常规太阳能热水器的差异所在,能够有效监控、调整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中心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微电脑控制模块、变电箱、循环泵。从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构特征角度分析,自然循环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借助集热器和储水箱中的温差,组成一个完整的热虹吸压头,使得内部水能够不断循环,并将集热器中的热能收集起来,在热水器中不断循环。在正常运作状态下,集热器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逐渐提升,密度减小,集热器中的水不断上升,从上部循环管流入储水箱的内部,下层冷水会通过下循环管传输到集热器地层。储水箱中的水逐渐出现温度分层现象,上层水会快速达到最适合人们使用的温度,最终水箱中所有水都达到最适合人们使用的温度。使用热水时,取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有补水箱,通过补水箱向储水箱下层输送温度较低的水,利用压力将上层热水排出来使用,水位高低可通过浮球阀调节,也称为顶水法;另一种是无补水箱,热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储水箱底部流出来供人们使用,这种方法称为落水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日常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在大力倡导构建智能化建筑,要求建筑设计人员能够充分利用相关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使建筑在具备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拥有绿色环保、节约能源、智能化、自动化等全新特点,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智能建筑设计朝着规范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智能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对于建筑行业,智能建筑拓展了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和设备,促使智能建筑设计能够得到高效发展,解决设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确保智能建筑的后续施工质量,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阚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设计和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19):252.

[2]李建明.智能建筑電气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9):42,46.

[3]薛军.建筑工程中智能建筑技术的有效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45-146.

[4]任瑞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6):219-220.

[5]阚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设计和应用[J].今日财富,2020(9):172-173.

[6]周泽宇.智能建筑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9,46(11):84-85.

[7]汤滢.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建设领域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0):123-124.

猜你喜欢
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小议房地产开发中的质量管理
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