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视野下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发展

2021-01-16 08:08徐玉明
公关世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

摘要:改革开放尤其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在脱贫地区的扶贫事业得到了长足地发展,截止2020年11月,全国832个国家级脱贫县全部脱贫摘帽,地区经济发展也逐渐趋于平衡。发展脱贫区县特色农业产业,能够大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保持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已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发展的主要措施与建议,以期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也会进一步优化,创建新的产业链,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实现脱贫区县经济发展的根本之策,也是防止再次返贫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一、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技术水平低

现阶段,我国脱贫区县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出现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其特点为,生产与营销彼此之间剥离、布局区域化严重、专业化不足等特点。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优良品种以及相关生产技术难以得到大规模、大幅度的推广。有鉴于此,特色农业所生产的产品难以得到产品认证、环境认证,相关管理与检测工作无法与其发展要求相吻合,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相关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与发展速度严重滞后。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新兴技术已经进入到企业生产和运行中,而相关合作农户却未引进先进的新兴技术,生产方式陈旧落后,这在快速发展的当代是不合理的。此外,长期使用陈旧单一的劳动模式也会影响到农户的思维模式,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从而造成脱贫区县特色农业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2.特色农业产业化有待提高

首先,现阶段我国脱贫区县特色农业相关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数量不足,缺乏足够的品牌效应与社会影响力,在相关标准制定方面缺乏参与度与话语权,其市场份额、生产营销、运营能力不足,直接制约着特色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与发展。

其次,特色农业公司、农户与生产基地之间运营模式存在系统构建不足现象,其在合同制定、合作方式设定、风险操控方面存在不足。

最后,现阶段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其生产加工水平无法与生产、发展相匹配。部分公司在技术与设备方面仅能满足农产品初加工水准,精深加工、新产品创新方面能力不足,极大地阻碍了特色农业产品的发展与壮大。

3.信贷支持力度有限

1982年国家机构进行了信贷机制方面的改革,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相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金融支持。例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实行的农业方面的相关保险服务,使农业方面的相关信贷机制得到了快速、稳定地发展。但是由于农业方面的信贷回报速度缓慢、有关企业实行商业化改革等因素,其业务重点逐步转移至城市范围。

近十年来,农业方面相关信贷服务日渐低迷。目前多家保险公司逐渐撤销或缩减农业方面信贷机构与业务。农业自身有着弱质性的天然不足,使得农业方面的信贷款项需要承担着极高的风险压力。农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相较于其他行业周期长、收益低、受自然天气及灾害的影响大,这些特点塑造了农业产业化的脆弱。农业方面的大型企业,整体的实力与核心方面的竞争能力不足,农业产业化行业的科技水准整体偏低,内在的信用水平无法达到银行方面的贷款资质要求。上述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风评机构对农业方面以及农村类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认定,成为了目前信贷方面“惜贷”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加深了农村方面金融供应的紧张,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民间金融方面由于先天性的缺陷,在部分地区一直处于非法状态,并未实现长线化、规范化发展,难以形成对脱贫区县特色农业的信贷补充。同时,民间相关金融组织许多行为容易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干扰金融行业相关秩序,是非正规金融组织最为严重的缺点,严重地制约了市场对于资金的诉求。综上所述,受信贷机制制约,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发展所获得的金融支持力度极为有限。

二、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1.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丰富特色农业结构

要想促进脱贫区县特色农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市场对特色农业产品的需求,进一步细化其各种业务,具有针对性的对各种农业模式充分开发,使农业延伸渗入到其他产业中,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特色农业的价值。農业发展情况对其产业融合程度、乡村旅游产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业的涵盖范围从单纯的农产品生产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体系,并涉及到服务贸易领域。特色农业引入脱贫区县后,农业的部分部门与企业将会直接参与贸易生产,如高科技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花卉苗木基地等。因此,提高特色农业专业化程度,可以在进行特色农业生产的同时,将相关农业生产开发成乡村旅游产品,为乡村旅游提供旅游服务,一些特色农业地区可以成为乡村旅游游客进行旅游消费的重要场所,形成农产品和农业生产与服务贸易直接对接,从而有效丰富脱贫区县特色农业的产品结构。

2.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化结构,打造独特的品牌意识

在脱贫区县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市场因素将会占据决定性的作用。在现阶段,成熟的产业市场应该具有相应的组织平台,其平台的建设需要专业化的技术和人才,进而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推动产业融合的发展。

首先,人才永远是核心竞争力,先天优质的资源也需要科学的开发。在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前期快速发展中,专业人才的缺乏日益明显,只有引进大量的专业人才才能确保脱贫区县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升级。针对此情况,脱贫区县要增强对特色农业从业者的专业培训,积极组织相应的职业培训、技能学习、专业讲座等,提高脱贫区县特色农业从业者的专业水平。

其次,抽调专业人员队伍对当地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开展建设,以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积极吸引外来投资,为特色农业主体带来新的技术和理念。

最后,完善市场中的脱贫区县特色农产品平台建设,扩大脱贫区县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市场作为经营的重要构成因素,提升市場拓展能力,提升产品销量直接关系着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3.完善金融体系,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培育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优质企业进行收购、并购小型企业或处于劣势的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的产权交易完成资产方面的重新组合,综合增进相关资源的配置效能,优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实现农业企业整体规模化。

首先,龙头企业需要对自身产权制度进行优化,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产权,规范股份组建,这样相关公司才能够在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

其次,增强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能力,提升收购、重组与兼并效能。依靠大型企业以及非金融类型机构作为主体,增加特色农业产业投资力度,对大型企业以及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企业进行注资,鼓励优质企业进入整个市场。

最后,塑造面对农业的保险体制,积极的开启农业以及农村方面的专项保险项目。鼓励并引导拥有商业能力的保险公司,拓展开发特色农业、农村方面的保险业务。政府方面应当尽快的制定关于农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群体的保险意识,提升农民群体在预防灾害方面的保险意识和商业思维。

结束语

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很多脱贫地区的经济水平均得到了充分发展,然而随着扶贫开发的程度逐渐加深,其弊端已开始显现,脱贫地区人口数量减少的边际效应呈现递减趋势,扶贫政策取得效果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小,脱贫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脱贫区县实现致富奔小康的关键因素。在脱贫区县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构建特色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专业化程度,以完善的金融体系,构建风险分散机制,从而促进脱贫区县长期、稳定的发展。 PR

本文系张家口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立项研究重点课题《乡村振兴视野下脱贫区县特色农业发展途径研究——以怀安县山区农村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202111,主持人:徐玉明

参考文献:

[1]郭远智,刘彦随. 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与乡村振兴路径[J]. 地理学报,2021,76(06):1408-1421.

[2]谭兴旺. 乡村振兴背景下区县融媒体中心发展的策略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8):165-166.

[3]苏光华.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N]. 人民政协报,2019-03-25(005).

(作者简介:徐玉明,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高职教育)

(责任编辑:李雪威)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互联网+”下特色农业的思考与发展—以湖北秭归脐橙为例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广西平南县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探析电商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与促进
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