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021-01-16 07:12黄诗树
科技传播 2020年23期
关键词:职业病废物危害

黄诗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医疗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泉州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将导致医疗废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①。特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相关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呈爆发式增长。医疗废物的处置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职业病防护措施,是指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1]。本文通过对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对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艺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工艺环节和工作岗位,提出防护措施方案。

2 结果

2.1 医疗废物处置工艺

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为泉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唯一单位,日处理医疗废物能力16 吨。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医疗废物处置工艺流程图

医疗废物经专用包装袋包装后,放入医疗废物桶内,由医疗废物转运车运至医疗废物处置厂冷库贮存。进料时先将医疗废物从冷库移出,根据配伍原则,将配伍后的医疗废物装满进料斗,开启炉门自动进料。

医疗废物投入热解气化A 炉,先使用柴油助燃点火气化,A 炉中被气化的气体进入燃烧炉,开始混合燃烧。约点火40 分钟后温度达到1 000℃,系统进入自燃状态,开始约12 小时左右的自燃过程,自燃过程中无需使用柴油助燃。

A 炉运行时,同时B 炉开始进料。当A 炉中的医疗废物气化至第12 小时左右时,呈灰白色状态,此时B 炉开始点火。当B 炉进入灰化状态时,A 炉又开始点火,如此循环往复,达到全自动的连续不间断的燃烧过程,实现A/B 循环切换使用。

热解气化炉内产生的热解气体被导入二次燃烧室进行高温燃烧。控制二次燃烧室烟气温度≥1 100℃,烟气停留时间≥2.5 秒,使绝大部分有毒有害气体被转化为CO2及各种相应的酸性气体,如聚乙烯、氯化物等,反应式如下:

热解气化炉内经热解气化、亚熔融冷却后产生的炉渣,通过机械排渣系统排出。整个排渣系统为自动化操作运行,采用双层刮板机械式主动排渣,采用水封结构密封,确保排渣过程中无气体、灰尘、水和蒸汽泄漏。排出的炉渣经鉴定为一般固体废物,由出渣小车送到存渣间暂存,定期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1。

表1 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2.3 职业病防护措施

2.3.1 防毒措施

1)医疗废物密闭设施: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贮存实施密闭化作业,医疗废物收集桶加盖密闭,医疗废物运输车为厢式货车,避免工作人员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2)医疗废物暂存库设置轴流风机和臭气吸收系统,并进行低温冷藏。3)设置消毒间,对收集桶浸泡消毒,对转运车进行喷洒消毒,对个人防护用品浸泡消毒。消毒间设置有气幕密封门。4)高温烟气降温后经烟气净化装置(烟气急冷中和+消石灰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收集的飞灰规范收集后送有资质公司处理。

2.3.2 防尘措施

1)焚烧炉为密闭微负压状态,减少燃烧产生的粉尘外逸。2)烟气净化系统设置有高效袋式除尘器,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时,粉尘、活性炭、消石灰等固体物质被滤袋截住,并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在此活性炭和消石灰还可以进一步反映和吸附,以提高对有害物质的去除率。当粉尘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启动脉冲反吹控制程序,完成滤袋的清灰[2]。3)焚烧炉配备水浴式除渣机,采取湿式除渣,即热解炉产生的废渣在水池中润湿后,经出渣机传送至出渣料斗。4)活性炭、消石灰采用槽车运输,密闭输送至各料仓。5)飞灰收集采取自动化包装。6)易产生扬尘的焚烧厂房、飞灰暂存间等场所设置水力冲洗设施。7)封闭投料口,由引风机将投料时产生的含尘废气引入另装的布袋除尘器净化,除尘后的废气再接入现有烟囱高空排放。

2.3.3 防噪设施

1)选用低噪声设备,各类高噪声设备设置减振基座,空压机进气口设置有消音器。2)烟风管道设计中做到合理布置,流道顺畅,以减少空气动力噪声。3)发电机组配隔声罩壳,墙体采用隔声材料,内衬吸声板。4)控制室采用隔音门窗,室内设置吸声吊顶。

2.3.4 防高温设施

1)所有高温设备及管道,如热解炉、二燃室、烟道等设置耐火泥,使设备和管道外壁温度不大于50℃。2)高温设备附近无工作人员长期操作,工人主要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3)控制室、值班室等处均设置空调用于防暑降温。4)在夏季气温超过37℃时,采取综合性防暑降温措施包括对高温作业工人供应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适当缩短高温天气下的作业时间。5)厂房四周安装排气扇,将厂房内的热气迅速排出室外,同时把室外的新鲜空气和室内的进行循环交换,通过通风降温,改善厂房环境。

2.3.5 防工频电场设施

配电房自带屏蔽,工人只进行巡检,除非在设备维护或检修时,一般情况下无操作人员。

2.3.6 个人防护用品配置

员工的作业主要为高温作业、吸入性气相、吸入性气溶胶、生物性毒物、沾染性毒物作业、恶味作业、噪声作业等,结合作业人员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并根据《个人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②,为其配备不同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而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对全体一线人员配备工作服、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胶靴等防护用具,有效防止传染源的二次传播,保护一线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2.3.7 职业健康监护

2004 年以来每年二次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按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③执行,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但部分工人存在血尿常规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等情况,均安排进一步复查或诊治。由于医疗废物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还对一线人员进行乙肝二对半、梅毒、艾滋病、丙肝、胸片等项目的检测。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进行核酸检测。

2.3.8 人员制度安排

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配备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定职业卫生责任制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制度、作业场所管理制度、劳动用工及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职业卫生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安全例会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病诊断和报告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奖惩制度等。通过结构化运行机制持续改进职业健康绩效。

2.3.9 警示标志

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④要求,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在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识,见表2。

表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一览表

2.3.10 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的卫生防护措施

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的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为了避免发生传染源交叉感染,采取建立组织架构、制定操作规范、开展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演练、加强消毒管理、落实个人防护、加强健康监测和心理疏导、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等措施,实现医疗废物处置从常规到“战时”的积极转变,杜绝传染源的传播。

3 讨论

本文通过对照国家及地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对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处置系统、工艺流程、工作环节、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全面识别,列举了处置单元各环节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因素,明确各岗位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频次及时限,提出了该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设计方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泉州市医疗处置单位在施工时能按照设计进行落实,在投入运行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并确保正常运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使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影响降至最低。

4 建议

1)应定期对医疗废物上料区域进行消毒,夏季应加强消毒频次,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2)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日常保养维护,确保烟气处理系统正常高效运行,对于容易漏粉产生扬尘的飞灰固化装置应加强设备密闭性,每天作业完成应对场所进行水力冲洗避免二次扬尘;对于启用频率较低的活性炭净化装置定期进行开机检查,以确保在停炉检修时能正常使用。

3)定期检查洗眼喷淋设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各种应急设施,确保应急救援设备无故障、应急救援物品正常可用;每年定期对厂区设置的固定式以及便携式有毒/可燃报警仪每年定期校准,以确保其能有效使用。

4)合理安排清洁作业员工的作业班次,避免长时间在高噪声区域进行清洁作业;加强督促单位人员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

5)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及定期职业健康体检,并对监测及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管理等,为该项目的进一步的职业病防治提供数据依据。

注释

①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

②GB/T11651-2008个人防护装备选用规范[S]。

③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S]。

④卫生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S]。

猜你喜欢
职业病废物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药+酒 危害大
父亲的职业病
酗酒的危害
电子废物何处去
我可爱的职业病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