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下洛阳市夜间经济发展研究

2021-01-16 08:39卫梦婉洛阳市社会科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9期
关键词:洛阳市商圈消费

卫梦婉 洛阳市社会科学院

一、研究背景

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而提出的经济学名词,一般指从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商业活动的总称,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美国布朗大学教授戴维·威尔曾利用夜晚从卫星看地球表面的照明分布与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发展水平作对比,得出结论“一个城市夜晚的灯光亮度越亮,则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即夜晚灯光亮度与城市的经济繁荣程度(GDP)成正相关”。自此,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逐渐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和地区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已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夜间经济作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正在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洛阳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不仅对进一步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塑造社会空间、提升城市魅力、满足居民社交需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更有助于洛阳市实现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的宏伟目标。

二、洛阳市夜间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自我优势分析(Strength)

1.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夜间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整体带动作用。“十三五”以来,洛阳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先后于2017年、2019年分别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从经济总量来看,2020年洛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8.4亿元,同比增长3%,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从产业布局来看,洛阳市三次产业结构于2017年完成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产业结构优化日趋合理。从居民收入来看,2017-2019年洛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增幅分别为9.7%、9.0%、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及夜间娱乐形式的丰富和多样化,为洛阳夜间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2.夜间旅游资源丰富。洛阳市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具有发展夜间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洛阳市利用现代科技将夜间旅游与历史古迹相结合打造了洛邑古城文峰塔灯光秀、应天门“古城夜韵”灯光秀、九州池“池上繁华”实景演艺等一系列夜游体验项目,通过灯光秀、实景演出、文化体验等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感受古都夜间魅力。目前,洛阳市已形成以老城十字街、环开元湖购物商圈、龙门古街、西工小街、洛邑古城、天心文化产业园、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和东方文创园为主的 8 个“综合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地”,夜间消费市场供给充足。

(二)自我劣势分析(Weakness)

1.夜间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研究显示,18-45岁人群为我国夜间经济贡献了近七成的消费份额,而2010-2018年,洛阳市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由6.6%上升至11.99%,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不利于夜间经济的发展。此外,洛阳市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市民思想解放程度与南方沿海城市相比较为落后,部分年龄偏大的市民对夜间文娱活动存在认知误区,简单的认为城市夜间经济等同于歌舞、洗浴等娱乐休闲活动,夜间消费观念落后。在消费层次上,年龄较大的市民存在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的现象。多数中老年市民仍停留在追求奢华的炫耀性餐饮消费阶段,导致以文化休闲体验为主的夜间消费产品发展缓慢。

2.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激发城市夜间经济活力离不开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目前洛阳市夜间经济配套设施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部分商圈缺乏超前性规划,游客承载力不足。以老城区为例,在热门商圈老城十字街、洛邑古城、丽景门等周边多数街区道路狭窄、交通拥堵等问题突出,尤其是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期,部分知名水席饭店周边常常人满为患,拥堵严重,街道和景区不堪重负。二是交通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游客需求。现有的4条夜间旅游专线营运时间短,线路覆盖面不广,班次间隔时间久,难以满足游客夜间出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夜间经济发展。

(三)外部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多重政策利好。国家层面,2018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等23个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地市层面,早在2012年,洛阳市就出台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夜消费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意见》,力图依托洛阳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夜间消费,打造夜间特色服务,完善夜间配套服务功能,繁荣和发展洛阳市夜间经济。2020年,洛阳市相继出台《洛阳市促进消费提振活力稳定增长实施方案》《打造“古都夜八点”文旅消费品牌行动方案》等文件,持续打造“古都夜八点”文旅品牌,借助河洛文化旅游节、央视秋晚落地洛阳等拉动效应,促进洛阳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国家和地市多重政策利好将为洛阳市激发夜间经济活力,释放夜间消费潜力带来重大机遇。

2.国家战略机遇叠加。目前洛阳市既面临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也面临中原城市群建设、洛阳都市圈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等政策机遇。国家及省级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无疑给洛阳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也为洛阳市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四)外部威胁分析(Threat)

1.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挑战。为繁荣夜间经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为夜间商业活动提供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各类经济主体为寻求利益最大化通常会出现经济犯罪增加、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经营混乱等不良现象,不仅不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反而会扰乱公共秩序,有损城市形象,降低城市美誉度和市民满意度。因此如何处理夜间市场自由度和政府适度干预之间的关系,给城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周边城市夜游产品的同质化。近年来,洛阳市将文化旅游与夜间经济相融合,不断推出“古迹灯光秀”“历史实景演出剧目”“历史VR体验”等夜游项目。然而由于在夜游项目的创作上存在创意性不够、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导致夜游产品与周边同样以历史文化旅游为招牌的开封、西安等城市同质化严重,未能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夜间经济格局,不利于夜间经济形成品牌效应。

三、洛阳市夜间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注重政府引导,着力推动夜间经济健康发展

夜间经济虽然是城市消费的新增长点,但发展夜间经济却不能一哄而上,放任夜间经济“野蛮生长”。一是要结合本地实际,尽快编制夜间经济专项规划,对全市夜经济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不同功能的夜经济消费区域,强力推动夜间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出台相关补助政策、鼓励夜间经济供给侧提质改革。商户发展夜间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水电成本、人力物力成本投入。政府应出台税收扶持、用工扶持、经营场所扶持等政策,鼓励商户进行供给侧提质改革,提升夜间消费吸引力。三是借鉴上海、北京、青岛、成都等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先进经验,成立夜间经济服务领导小组,由区领导担任“夜间区长”,实行区领导负责制,同时明确交通、治安、卫生、环保、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领导职责,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

(二)提升服务质量,着力营造优良的夜间经济环境

一是改善商圈环境。加强市政配套、环境保护、街(园)区建设的硬件环境,打造夜市街景、灯光照明和标牌指示;延长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时间,增开夜间免费公交或优化夜间经济公共交通线路;规划出租车候客点,在夜间经济主商圈周围增设夜间停车场等。二是规范经营秩序。出台夜间市场规范经营管理办法,加大对商户的监管力度,鼓励开展商品质量、服务水平、购物环境等内容的消费体验评价并公开评价结果,依法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全媒体手段,围绕夜间系列活动加强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用夜间文化旅游引导市民走进城市、走近文化。

(三)突出文化品位,着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夜间经济品牌

一是注重打造“古都夜八点”特色品牌,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抓好商圈特色步行街建设,重点将已有的知名商圈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夜间商圈功能结构和配套设施,对餐饮、娱乐、休闲场所进行统一规划,安排适合夜间游客需求的众多文化类、旅游配套类业态,由单一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丰富夜游项目,打造更加时尚休闲、健康舒适的夜间经济模式。二是丰富夜间经济发展载体,完善消费链条。设立财政专项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介入,支持和培育洛阳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着力打造叫得响的洛阳本土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商业文化,赋予夜间经济文化内涵,重点打造新地标、网红打卡地、生活圈的夜间经济模式。

猜你喜欢
洛阳市商圈消费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惊天之举
花开富贵
洛阳市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