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2021-01-16 17:39刘冬梅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3期
关键词:动作院校比赛

刘冬梅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学中的游戏运用可以使学习更具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其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高职院校的跳高教学中也是一样,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不同需求,充分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游戏,以提高学生对技术性动作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有效的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摸索迁移规律,不仅可以达到让其全面发展的目的,还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评价有很大程度地提高。

一、高职院校传统跳高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是特别高,教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基本过程就是教师进行简单的内容讲解和示范,之后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不断模仿和重复练习。每一个阶段都按照此种模式的循环往复,让学生感到课堂氛围有些索然无味,久而久之逐渐对跳高的学习和训练失去了兴趣,在学习中缺少积极的态度。由于每一个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对跳高技术的掌握参差不齐的现象,导致教师需要逐个辅导,无形中增加了其教学负担和压力,且不利于学生整体的素质提高,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无法深刻理解,在实际的运动中得不到熟练应用和巩固。使高职院校内的跳高项目失去了其教学意义,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有很大影响,使此项运动很难体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二、游戏教学在高职院校跳高教学中的运用

(一)起跳技术阶段的游戏教学

1.单足跳训练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跳高教学时,首先应从起跳技术学习开始,第一步是原地起跳模仿练习,此环节的动作要领和技术特点如下:学生要使膝关节与另一侧的肩膀一起进行摆动,踝关节部位向背部方向屈起,同时小腿向身体外侧展开。针对此阶段的技术特点配合选用单足跳接力游戏,将同学分为两队,进行比赛的距离设置为10 米,要求用起跳腿完成单足跳动作,同时另一侧负责摆动的腿上抬,并保持不动,将摆动腿的脚尖用同侧的手拉起来,在游戏过程中要求摆动腿不可以与拉住脚尖的手分离。进行比赛的同学需要跳到规定的10 米距离终点,之后以同样的动作返回到起点与下一位队友做交接,依次循环,直到每个队的参赛队员都完成比赛,用时相对较短的队获胜。

2.摆臂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们解决起跳训练中经常出现的摆臂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款小游戏。我们可以采用原地摸高的方式,教师事先准备好一块标有刻度的海绵垫,并将其掉在合理的高度,学生需要掌握动作要领,保持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面,同时两侧手臂要配合双腿自然放在身子的前后对应位置,之后利用摆动腿及摆动臂带来的力量起跳,两只手臂向内夹紧并上摆抛出尽可能摸到最高点。这样游戏同样将学生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最后完成任务使用的时间最短队伍获胜,当游戏结束,会发现学生基本都掌握了正确的起跳姿势。

(二)助跑结合起跳技术的游戏教学

1.接力跑游戏

高职院校内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较强,所以将技术动作及动作要领进行简单讲解就可以,同时还要让其知道对跳高运动来说,弧线助跑的重要性。首先应用接力跑比赛的游戏,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在操场上面画一个半径为8m 左右的圆,以同一个圆心再画一个半径为8.4m 的圆。将上课的学生每次选出8 个人,平均分成两组,在大圈和小圈之间的部分进行接力比赛,注意点是在比赛时,要求学生不能超过大圆,同时也不能进入小圆,使用大步跑,不许倒小步。最后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教师还可以在起跳和助跑的前提下,设置一个球悬挂在空中,使其高度可调节,要求学生助跑后触球,如此往复综合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目标精神,同时增加其在日常学习及之后工作中的竞争意识。

2.扣篮游戏

在结束接力跑游戏之后,可以设置扣篮游戏。在游戏中用到的是艺术体操球,教师事先准备好可以进行适当调节的篮圈,并对学生讲解动作实践过程,即先助跑3—6 步,之后配合起跳动作,进行正面扣篮和反手扣篮,游戏规则严格遵循跳高比赛相关规定。教师要注意应该让学生交替进行比赛和巩固练习,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练习中的疲劳,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练习的兴趣,让学生提高技能的同时与同学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在反复练习时,教师要时刻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有动作的错误或者不规范现象出现,就要做好及时纠正,完成助跑阶段的练习后,要将助跑和起跳进行有机结合,使其中的一系列动作更加连贯,同时不断地巩固可以让学生完成动作更加熟练,从而在脑海中根深蒂固。

(三)对过竿和落地技术阶段的游戏教学

由于高职院校跳高多数以背越式为主,此处以背越式为例。过竿和落地对跳高来说是很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背弓练习及原地起跳背弓练习的方式,之后与游戏进行结合。在此阶段的游戏运用是:将学生分成两组,使用1m 高的单杠,要求学生用双手紧握单杠,面部朝上,双脚从单杠下伸出去,逐渐探到最前端,然后整个身体做站立挺髋动作;安排学生完成助跑和起跳的连续动作,之后上跳箱,注意使用背越式的起跳姿势,自跳箱上面跳下,借着不间断地过三个栏架,高度最好设置为0.76m,在助跳板的作用下完成背越式过竿的动作,然后在垫子上将头部和足部同时抬起,做10 次仰卧起坐,回到起点找到同伴做好对接,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学生都完成任务,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此项游戏的作用是让学生通过娱乐的方式体验背弓、引体和背部着地的感觉,使他们得到放松的同时学会跳高时的技巧,寓教于乐。

(四)完整技术教学手段

跳高教师要丈量好步点,要求其符合规定的标准,还要对学生讲解完整的技术动作和要点,学生在练习时要认真听教师的提示,将所有的动作进行串联和熟练。在这个阶段可以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首先,将横竿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调整,高度从1.8m 开始,按照每次降3cm 的规律,一直到所有的学生都能跳过结束比赛,仔细记录各组学生的成功和失败次数,成功率较高的一组获胜。此项游戏可以让学生的动作质量得到提升,并激发其练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让同组队友之间的默契度上升,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协作。教师还可以将横竿的高度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再按照之前的规则进行一次比赛,对结果的评判依然以获胜队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三、游戏教学结果与分析

(一)助跑和起跳结合教学分析

在跳高运动中,助跑与起跳的教学阶段需要注意手臂和腿部的摆动,掌握好方向和力度。通过对一些相对优秀的跳高运动员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助跑阶段,最后四步的弧线跑时,运动员的身体呈向内倾斜的姿态,在助跑即将结束时就要做好起跳的准备,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将助跑与起跳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游戏方法都是根据不同的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并在每一项游戏中有侧重技术练习,如摆动腿的方向及手臂摆放位置等。游戏目的是让学生有相对轻松的学习状态,减轻体育课程负担。

(二)起跳、过竿及落地技术教学分析

起跳环节对跳高运动来说很重要,此阶段的游戏主要以起跳技术中的轨迹和特征为参考依据,如摆动腿和手臂的配合,起跳后的腾空动作特点等,游戏需要教师的语言指挥和引导,使学生加强对技术的理解,让肌肉得到锻炼。可以通过游戏与教学的配合,让学生错误的动作得到及时纠正,身体和肌肉的感觉得到有效迁移,从而为下个教学环节打好基础。在对学生进行过竿和落地的训练时,游戏的设定可以让学生把握重要技巧,教会其在起跳之前的两步就做好相关准备,使学生的肌肉群加强对触碰力道的感受能力,有助于提高其身体素质。

四、结束语

游戏教学法对跳高教学来说取得的成效很显著,将游戏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练习氛围,从而对跳高这项运动更感兴趣。游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听讲时精神更加集中,使其对一些技术动作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一些教师精心设置的比赛,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让其意志力得到提升,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同时提高学生随意应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动作院校比赛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动作描写要具体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