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

2021-01-16 17:39司利平周口技师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3期
关键词:感官平面人文

司利平 周口技师学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体的各种弊端和局限性开始暴露,平面设计领域必须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才能应对信息技术的革命,满足社会对平面设计领域的发展需求。在新媒体的融合趋势下,平面设计领域呈现出信息化和数字化特征,特别是在大数据的应用下,降低了平面设计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带来了一场平面设计的变革。本文围绕着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的融合策略展开论述,希望能为新时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的融合意义

(一)扩大覆盖面

在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和新媒体的融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它提高了平面设计作品的覆盖面,在传统的媒介传播中,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平面设计只能通过纸质传媒被观众所熟悉,比如报纸、期刊,这些落后的传播渠道限制了平面设计朝着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平面设计作品打开国门,进入国际流通领域。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平面设计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很多企业和商家在平面设计之前做好平台沟通就可以轻松的利用自媒体将平面设计作品发送出去,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只需要打开手机、平板电脑等计算机接收端口,就可以完成平面设计作品的观赏。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的覆盖面。

(二)提高了传播速度

平面设计和新媒体的融合加速了平面设计作品的传播速度,在纸质传媒时代的平面设计作品需要通过制作和出版等多个环节才能被人们所看到,这是因为传统的媒介需要对平面设计作品进行二次编辑,大大降低了作品的传播速度。在新媒体的融合下,平面设计在流程上得到了精简。平面设计作品在制作完毕之后就可以直接发布在平台上,观众也可以登录新媒体平台获得相关的信息。以电影传播为例,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仅可以前往电影院进行观赏,还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网络平台线上直接观看[1]。在这一趋势的引导下,各种类型的网剧也应运而生,这都是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的融合效果。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有了新媒体的加入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平面设计能够成为人们的焦点,在新媒体的条件帮助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平面设计的作品制作者,各种类型的平面设计都可以借助新媒体渠道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二、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

(一)展现人文元素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平面设计的行为源于人们对社会的思考,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矛盾的展现都能够表达人们内心对情感的迫切诉求。平面设计作品能够让我观看者和创作者架起沟通的共同交流,共同感受情绪的悲欢离合。也正是因为具有了人文元素,平面设计作品才能够拥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和新媒体能够得到有效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人文元素,释放人文情怀,才能够把握观看者的心理,为社会大众塑造能够独立思考的自主空间,让人们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放下内心的警惕和防备。

(二)抓住受众需求

平面设计通过作品的创作和设计元素分散了接受者的注意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有很大一部分信息是用户不需要知道的,但是在信息的搜索上,用户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特别是人们在观看电影或者其他作品时,广告弹窗这一类的无用广告容易滋生出用户的反感情绪,这就说明了传播的信息并不是以数量作为优秀的评判标准,而是要抓住用户的内心需求,填补内心的情感空缺。在新媒体和平面设计的融合上,首先要解决的是设计者和创作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的问题,新媒体平台必须要架起观众和受众之间的交流桥梁,引起观看者的共鸣[2]。

(三)进一步强化感官效果

在传统的纸质传媒时代,平面设计主要是以纸质的形式进行扩散和传播的,平面设计者必须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研究二维平面的设计,在二维平面的设计研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平面设计者自然会追求新的作品表现形式。众所周知,平面设计作品若要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首先要看重的是感官效果的营造。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已经对二维平面作品产生了一定的疲劳感,甚至大面积的广告营销已经对观众造成了视觉污染。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师必须要注重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结合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优势,找到平面设计的新型发展道路,对平面作品的感官效果进行新一轮的开发,人们可以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收获平面设计作品的各种信息[3]。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向传统的平面设计发出了挑战,比如在海报设计行业中,很多设计者尝试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利用VR技术等多种新媒体科技让观众在新的视觉体验下接受作品信息,甚至当前已经研发出了有声海报,让听觉来代替视觉,缓解疲劳状况。这说明了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作品必须要注重新的感官效果的营造与开发。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要注重与新媒体的融合,展现人文元素,抓住受众需求,进一步强化感官效果,提高平面设计作品的质量。

猜你喜欢
感官平面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玩转高考真题——平面解析几何篇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参考答案
人文社科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