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2021-01-16 17:39王秀伟耿会贤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环球市场 2021年3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作品文学

王秀伟 耿会贤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文化美的多样性已经是目前的主要发展趋势,其中高职汉语言文学审美是一种主流,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我国高职中非常广泛流行,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型的教学模式,加强高职汉语言审美文学的整体审美知识能力和语言文学理论审美素养,通过对高职汉语言审美文学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高职整体语言审美能力教育发展现状,表明传统的审美教学方法严重阻碍高职学生汉语言文学审美素质,导致学生没有办法进行文学审美知识的综合培养,此外,一些课题研究和实际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大多选择使用逻辑学习型教学模式,但其形式相对简单,忽视了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对学生的逻辑审美思维能力的直接培养,在高职汉语言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良弊端,忽视了学生审美思维能力的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趣味性,良好教育的综合培养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社会人文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专业综合素质显著得到提高。

一、高职开设汉语言文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汉语言文学作为当前我国传统学科中的重点理论基础学科,注重培养汉语言基础理论和技能综合专业性,要有良好的传统语言文化和现代文化理论创新能力,使其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注重专业理论教学而不能忽视学生专业实践理论教育。因此,高职院校使用汉语言文学教材不仅仅只停留在基础课程上的讲解和基础知识点的综合灌输上,还应根据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更加有效和针对性的实践理论教学,有效促进高职课程的健康发展和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为适应我国现代化的就业观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不合适

在当今的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本身可应用于,开设与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如英文写作、演讲以及口才、普通话等,但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教学现状,由于全程课时较少,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能做简单的专题讲座,课时的人数已完全足够,学生只为获取学分而不能选择学习汉语言,不能真正深入培养在校学生正确的价值文学观,导致高职院校对于汉语言数字文学相关专业的许多课程教学内容,完全偏离了最初的课程设置,严重地也阻碍了在校学生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不能真正深入吸收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实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教学特点使学生的未来就业压力大,在高职院校政策引导下,许多高职院校在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工作方面,将工作精力全部放在汉语言专业课程基础教学和学生就业培训实践上,学校和家长普遍鼓励高职学生把主要工作精力全部放在汉语言专业课的基础学习上,以至于学生对学习汉语言学科的学习热情明显降低,许多高职院校把开设汉语言基础文学课程,作为公共教育选修课,导致很多攻读专业课的实习学生很少,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培养激发,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有章可循。

二、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的实施措施

(一)加强审美建设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注重充分培养学生的一种主体阅读性兴趣,使汉语学习者的文言语文基础知识与自身所学知识有机结合,中国汉语言文学作品本就是学生思想力和情感的最终综合体现。为此,在学校文学作品课的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严肃的教学态度认真进行欣赏教学,通过对文学作者的整篇文学作品欣赏进行严谨的教学分析,对其学术研究目标要求有透彻、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借助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软件讲解自己的文学感受,让学生体会真实的文学感受。学生在学习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欣赏和体会文学作者的审美情感,引起共鸣,更好地阅读理解美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中美的真实存在。而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把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情感形象表达,与整篇文章的文学精髓相协调结合,使其领略到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主旨,欣赏其角色中的扮演者,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不断提高自身文学审美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活动兴趣和课堂活动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动力,为了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使他们能够产生强烈的课堂活动兴趣,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辅助性媒体教学设施,或者是利用其他相关教育手段,积极实施课堂情境互动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环境,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开展各种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活动,把握学生学习的审美积极性,学生往往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地参与学习,更好地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意境,并通过学习激发出学生的艺术审美兴趣,使他们能够享受和达到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更好地不断提高学生文学审美素养,加强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审美能力和逻辑理解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不断提高高职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质量,实施文学审美语言教学,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在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对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的深入了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高职教师应继续加强对学生自身审美艺术能力的教育培养,更深刻地理解到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魅力,帮助学生不断培养积极的审美素质能力,使高职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学艺术素养和较高人文艺术素质,培育出一批适应我国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素质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