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研究

2021-01-16 17:39周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课程体系

周琴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受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育体制的制约,教学的重点在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其课程内容大多是本科教材的简单浓缩,而且沿用多年,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导致学生就业缺乏市场竞争力[1]。为提升就业水平,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合理设计理论课程和实践培训课程,全面提高专业教师水平和完善师资结构,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一、高职会计课程现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效率看,其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偏弱,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对于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同时学校的教学课程不够完善,内容缺乏实践性,在课程内容方面大多是将本科阶段的课程简单压缩,其内容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2]。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核以试卷考核为主,在教学上注重理论教学,对于实践方面考察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

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学校层面对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有会计理论、基础会计理论、成本会计理论等,学好专业课的前提是学生能够理解会计职业道德,只有具备会计职业道德才能更好的理解会计专业知识。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职业道德建设停留在形式,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相关理念定位不准,面对行业风险不能够准确应对,在岗位上表现出无计可施。

从培养模式上看,高职院校学生会计实践技能训练不足。目前虽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但是由于实践时间较短,企业安排的岗位与会计岗位不匹配等原因,学生实践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方面的考核同样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督促学生认真实践的作用。

二、就业导向下高职会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的课程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系列文件指出高等职业学院要树立服务学生,为当地经济社会培养人才的办学思路,面向社会、市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在工作岗位中学习,工作岗位中实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实现新的发展时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改革[3]。一是成立校企联合开发小组,共同开发适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学校、企业、学生组成联合开发小组,学校层面由教育行政部门、就业部门和学生组成,企业层面由人力资源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联合小组根据市场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制定相关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教材,然后由学校教务部门制定课程。整个过程以企业和学校为主导,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反馈相关信息,共同完成课程教材开发。二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课程体系。高职学校现有的会计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企业讨论,确定了课程体系的定位,创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符合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会计体系。

(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在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把掌握学生就业后从事会计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岗位代表性工作内容为出发点,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分析岗位代表性工作与开设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并按照相关关系设置不同类别的课程。同时,要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如会计核算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企业材料、固定资产、收入等相关费用的核算、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工商岗位要求的能力包括公司设立、经营、税务核算等相关程序和要求。还需要在教学中培训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专业技能。

三、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会计课程的改革策略

就业指导下的高等职业学校会计课程体系的制定与实施:一是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在建立课程体系后,要明确课程能为学生提供什么,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等。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岗位特点,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课程和教学内容,可以相应减少基础理论课程,拓展培训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学生学习纳税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到相关的事务所进行实践。二是编写专业教材。编写的教材以工作为导向,重构学科知识体系。这就对业务技术人才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快速掌握企业管理及财务知识。因此,在编写教材时,要全面借鉴企业内部培训教材,根据会计工作流程编写相关培训教材。三是师资分配。工作导向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改革目前高职学校的用人制度。一方面,要派学校学科教师到企业了解会计职业需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职学校可以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通过聘用制将专业技术人员引入学校,引领课程,并参与部分教学工作,保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四是课程考核。传统的课程考核是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为基础的,而高职学校的课程考核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考核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过程。

四、结语

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课程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效果,需要重新构建会计课程体系,并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面向企业的基础理论与实训的结合,让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项目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