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策略

2021-01-16 06:03庄小阁深圳市龙岗区龙之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权管理者管理工作

庄小阁 深圳市龙岗区龙之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的特殊产物,在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国有企业不仅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的不足也开始表现出来,为了突破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时面临的困境,也为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经济管理出现在国有企业运行中,如何正确开展经济管理就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能稳定国有企业的发展

经济管理工作作为现代企业内部管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正确的经济管理不仅能督促企业完善自身内部体系,也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分配现有生产力,所以,可以认为经济管理能达成稳定企业发展的作用[1]。

(二)能弥补国有企业的不足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经济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日常运行中的应用,能有效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思路、举措运用到国有企业日常经营、运行中去,达成弥补国有企业经营不足的问题,同时为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能助力国有企业的创新

创新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创新力不足一直是国有企业发展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经济管理工作在助力国有企业创新中的作用也就表现了出来,这一工作能帮助企业通过创新内部管理的方式获得生产力、经营效果等层面的创新[2]。

因此,在国有企业现代化发展、改良的背景下,正确的将经济管理工作运用到国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去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二、国有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体系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固有的问题也逐步表现出来,结合笔者对数家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情况的走访,笔者认为当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大都普遍存在以下3 方面问题:

(一)经济管理人员专业性较低

受传统国有企业运行、发展思维的影响,当下很多国有企业都不具备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企业中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由其他管理人员兼任,这一情况对在源头上影响了经济管理人员开展、创新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比如,对于某些仍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比较小,就导致企业管理者在任命经济管理人员时会存在“任人唯亲”、权责划分不清等情况,不仅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落实同时也为企业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同时,经济管理人员专业性低也会导致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理念比较落后,落后的经济管理思维不仅无法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社会、市场竞争力,还容易导致企业与市场经济发展脱节,严重的更会导致企业陷入危险的境地,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3]。

(二)缺乏具备国企特色的机制

截至今日,虽然国有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可以发现管理中运用的模式大都与企业经济管理相类似,这一缺乏国有企业特色的经济管理机制建设不仅会让这一管理工作的重心不准确、造成企业管理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效果。比如,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很多国企经济管理工作中都存在风险评估意识不高、机制不完善的情况,这一机制层面的不完善很容易导致国有企业面对本不会面对的经营困境,阻碍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已有产权归属确定不清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已经伴随中国经济发展了数十年,虽然国有企业一直处于逐步完善的进程中,但长时间、不规则的发展致使很多国有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产权划归不清晰的情况,这一情况会直接影响经济管理的准确度,严重的还是诱发企业经营管理失控,而致使企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比如,当企业存在产权划归不清晰的问题时,经济管理无法将企业经营管理的侧重放置在资产的保值、投资上,不仅会加大企业经济管理的难度,也容易阻碍国有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4]。

三、国有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打造更专业经济管理团队

只有实现了对经济管理团队的优化,才能在源头上帮助国有企业个性现有的经济管理思路,所以,企业管理者就应在后续企业发展中逐步提高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引导、鼓励更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参与到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来,借此完善国有企业的这一工作。

首先,管理者应提高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为企业这一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福利,借此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参与到经济管理工作中来。这一举措就要求管理者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筛选符合企业经济管理需求的专业人才组织专业的经济管理团队,借此凭借这些专业的人才推动这一工作的优化、完善。

其次,管理者则应鼓励经济管理人员创新经济管理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这一策略则是建议管理者将奖励制度应用到经济管理团队建设、发展中来,借助这一与人才利益挂钩的举措调动人员创新经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从中优化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5]。

(二)构建更完善国企经管机制

在优化了企业经济管理人才体系后,管理者就应着眼以往国有企业从事经济管理时出现的不足做出针对性的完善,凭借打造更健全国企经管机制的方式凸显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比如,管理者可以对现有的风险评估机制做出完善,帮助企业管理者更清晰的了解企业后续生产、经营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规避”,进而助力国有企业的发展;同时,管理者还可将现代化、绿色化的管理机制建设思路运用到企业经济管理机制建设中去,明确国有企业在助力社会和谐发展中肩负的职责,以此确保企业内的经济管理能够符合未来国有企业发展需求。比如,在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优化中,管理者可见“持续发展”的思路融入到经济管理工作中去,搜集、筛选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政策、规章,借此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明确既有产权的从属关系

针对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遗留问题,管理者则应针对企业中比较集中的产权问题展开调查,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等等举措确定企业各项产权的划分,以此为后续企业经济管理指明前进的方向,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当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面临经营管理权、使用权等产权从属关系不清的问题时,管理者就应从企业以往的资料出发,结合对企业职工、管理者的走访,以确定这一产权归属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后续经济管理指明方向,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在上述明确既有产权从属关系的同时,管理者还可以对企业内部职工的权责范围作出进一步的明确,并对职工权责落实情况设计可量化、考核的指标,凭借对职工量化的考核提高这一环节经济管理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保证这一工作下国有企业的有序发展[6]。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适度优化经济管理举措俨然成为当代国有企业应对外部市场变化的核心举措,所以,以上研究结合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以往经济管理工作中表现出的问题提出几项能优化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策略,希望能完善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助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猜你喜欢
产权管理者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个有爱好的管理者
管理者须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管理者被“偷”走的时间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产权
从孔子的管理思想谈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