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养老金融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

2021-01-16 06:03尹习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养老老年人

尹习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一、引言

我们社会的老龄化进程正在继续加速。人口的老龄化,大量的老年人和留守的老年人给我国的养老服务项目带来了新的困难和工作压力。在社会老龄化的初期,“未富先老”导致“未备先老”,这使我国的社会保障部的规章制度和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体系难以达到老年人的日常养老服务要求。大城市中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面游荡,在城市发展的巨大工作压力下,他们无暇照顾父母。子女的缺位以及城市养老体系的壮大萌生了多种城市养老模式,例如以养老金养老、以房养老等模式,2018 年,南昌市东湖区杨家厂社区启动“时间银行”的互助养老模式,老人将时间储存在“银行”里,按一定额度换取志愿者上门服务或兑换成油米等生活用品。金融服务参与养老模式的搭建工作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金融信息服务作为养老金服务的主要方式,是人人都能参加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发达的大都市地区,老年人有充裕的休闲时间和一定的资本积累,一定水平已经成为金融体系的关键服务目标。2016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惠普金融》的国家级战略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发展趋势,并明确提出了针对惠普金融服务项目组织的系列产品的各项政策,创新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它被列为关键服务项目的特殊项目之一。

二、城市养老金融发展现状

江世银在2018 年明确表示,养老服务投资主要是关于金融机构,证券,商业保险,私募股权基金,股票基金等金融公司如何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实现幸福感的科学研究。老年护理服务团体的生活。为了提高老年人服务业中金融信息服务工作的能力,有必要开设一门新的金融业课程。在我国的养老金服务金融行业中,重点集中在金融机构的存款金融产品上。商业保险养老金服务产品已经开发和设计。但是,银行投资养老服务金融理财产品相对匮乏,缺乏特色。股票基金和私募基金老年人的金融服务刚刚发展,室内空间的发展趋势非常大。基于以上结果,本文将销售市场中养老服务的财务和理财产品分为两类:风险产品和零风险产品。风险产品包括个人股票,养老保险基金和其他养老服务投资金融产品,零风险产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和存款。当前大城市养老服务金融发展的总结如下:

(一)居民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模式亟须改进

付琳(2018)将中国模式与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反映我国现有养老服务管理体系中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个人养老金服务融资的情况。在计划方法中,无法有效地增值个人资产,并且没有强制性的公司年金制度。一直以来,社区居民和老年群体都没有得到金融市场的重视。但是伴随着市场的细分,以及人口老龄化,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认识到养老金融市场所具备的潜力,但是也只是刚起步。

(二)城市金融养老服务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

因为养老金储蓄以及代发养老金业务,是的银行是当前社区老年人使用的最多也是最普遍的金融机构。和其他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相比,银行拥有着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各种基础金融服务设施。同时,因为社区老年人自身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他们更加倾向于到银行网点办理所需要的业务。但是当前银行的网点因为受到地域人口以及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分布并不平衡。

随着金融服务趋于智能化、便捷化,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就能很快完成业务办理,但这也给老年人的使用操作带来不便,他们对个人信息私密性更为看重,在思想上,他们害怕个人信息的泄露,严重的说,可能涉及钱财遗失的后果。这种忧虑并未得到很好解决,需要在完善配套设施的同时加强风险控制和使用引导。

(三)城市老年人缺乏金融养老的能力和意识

虽然经济基础能够对老年人获取养老金融服务的能力带来较大的影响,但是却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从总体上来看,城市老年人的金融养老意识也不够强。老年人缺乏金融养老意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几点:第一,缺乏长远的养老规划,如果遇到问题希望依靠子女。对于今后的养老规划,大部分老年人都表示现在的养老金够用,加上医疗保险,短期来看并没有太多的担心。第二,遇到经济困难,老年人更愿意向亲戚朋友求助。从根源上看,受传统家庭观念及养老观念的影响。子女养老负担巨大,传统养老模式下的养老风险无法避免。

三、城市养老金融发展路径及策略

建设银行将在2020 年以厦门分行为首批建设银行示范点。该系统软件是全国各地首个面向老年客户的金融产业生态链,并发布了“舒适享受”老年客户的综合项目实施计划。该计划与过去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为高级客户提供ATM 和金融投资等金融信息服务外,中国建设银行还可以为高级客户提供服装,食品,住房,交通,娱乐等。城市养老金融可借助城市的优质资源,联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为城市老年人提供金融+非金融服务。具体发展路径和策略如下所示:

(一)制定相应鼓励政策,出台针对性监管法规

养老金融与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钱密切相关,更是与城市老年人的切身利益相关。政府需要将社区养老以及社区养老金融的规则制定都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让整个市场的运行有法可依。相关部门需加强城市养老金融的监管,组成专门部门对城市养老和城市养老金融进行监管,监管可以采取分业监管和整体监管相结合的模式。降低城市养老金融征信成本,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建议政府在城市社区内部建立社区养老金融信估公司,利用信用制度促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市场行为也会产生新的企业信用记录。

(二)打造多层次、系统化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

首先,在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全过程中,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规章制度的分布,规划设计,市场管理以及现行政策的实施,例如税收优惠和补贴申请。从总体规划的角度,构建多方面的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系统。

其次,在社会发展参与的自然环境中,共同努力,为老年人护理服务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社会发展社区养老服务销售市场继续向外界开放。必须逐步充分发挥销售市场在资源分配方面的有效性。PPP 模式的资本投资必须得到正确的指导,组织和公司的发展将得到培养和协助。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合作和补充财务帮助。

(三)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提高金融服务养老问题的灵活性

促进中国主要城市的养老服务金融体系应充分利用养老保险基金,并能够投资于证券,个人股票,债券,房地产,组合项目投资专用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和另类投资金融业要根据科研项目,养老保险项目,理财产品等。也可以结合养老服务的特点,设计具有特色的养老产品。

(四)增强城市老年群体养老金融认知及主动选择性

一是增强养老金融的认识。城市退休的老人是城市养老金融服务的主体,老年人主观意愿和行为变化直接关系着城市养老金融的发展。

二是普及养老金融基础知识,通过组织定期的养老金融培训及时宣传介绍国家养老保障和退休政策方面的变化,使潜在投资者了解、熟悉与养老金融产品相关的常识,提升其参与养老金融的主动性。

三是提供细分化的养老金融专业咨询服务,对高端、中产、一般客户分层进行投资者教育,根据不同群体的资产状况、预期收入情况和家庭收支结构,提供最优养老金融方案,增加社会公众参与度,实现个人养老金融资产管理的目标和自主选择权。

(五)宣传强化城市老年人养老金融消费意识

提高老年人口财产收入的方法之一是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保障。众所周知,传统的财务计划概念和财务管理产品的普及促使当前的销售市场仍不以人口老龄化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发和设计各种产品的要求。根据大城市老龄化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一站式”的老年人综合理财产品,并根据老年人经常接触的报纸,广告牌和视频广告进行宣传和策划。加强老年人金融业的消费观念,加强金融理财产品的网上推广。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养老老年人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