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究

2021-01-16 06:03陈志科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建构供应链运输

陈志科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十四五规划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中绿色经济发展成为核心因子,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创新时,应当契合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主动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探索符合国家发展纲要的新型物流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物流管理工作的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一、绿色供应链概述

(一)基本定义

通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进行解析可知,该工作开展模式,突出绿色制造理论,依循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建构时,应当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杜绝一味地进行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盲目追求经济产值,忽视了环境的保护。通过绿色供应链的建构,可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推动现代企业绿色节能发展[1]。

(二)基本原则

1.敢于创新

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时,为保证得到预期物流新模式建构目标,企业需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促使职工主动积极进行创新,在学习新技术、新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认知绿色供应链的建构现实意义。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敢于打破常规,采用新的工作技能与方法,对物流运输管理工作进行改善优化。

2.注重分析

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行时,应当侧重对供应链的细节分析,考量在实际物流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负面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与回收问题。为很好规避相关问题的出现,保证绿色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应当在实际工作开展时,主动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调查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物流运输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3.利用科技

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与传统物流运行方式进行比较可知,在绿色供应链的运行背景下,可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有效提高了物流运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析

(一)模块剖析

1.设计模块

设计模块运行时,旨在对产品的造型、性能、参数等进行准确设计,产品设计的性能与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为契合绿色供应链建构要求,应当在设计阶段对产品的成本与能耗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实现从源头控制产品的环境污染,为后续物流运输管理工作铺垫基石。

2.材料模块

材料作为产品生产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使用的效率,将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利用率。基于原材料进行产品加工制作时,将产生一定的废料。若没有对相关废料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则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产品加工完成后,需考量产品的物流运输环节可能产生的影响,避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为此,在产品加工设计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节能环保型材料的使用。材料的使用比例,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绿色环保水平。为此,企业在打造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体系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可靠,且达到节能环保的生产要求,推动企业产品的升级与业务的转型,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2]。

3.销售模块

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建构过程中,应当对销售模块进行有效设计,如用户与企业开展网上交易时,应当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并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避免对产品的过度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在确定产品物流运输方案时,应当考量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能耗、碳排放、噪声污染等因素,最大化实现绿色环保运输。

4.回收模块

现代市场的产品功能丰富多样,但产品的使用周期较短,进而产生大量的产品废弃物。为突出绿色供应链运行理念,应当对相关废弃物进行合理回收,如垃圾分类回收,对物流产生的废气垃圾进行合理回收再利用,有效规避社会资源的浪费,体现出绿色供应链的运行社会价值[3]。

(二)类型分析

1.单个企业

在单个企业建构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时,若该企业之前并没有建构相关的物流管理体系,企业尝试建构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时,将该物流新模式的期望收益值定为R,为保证该企业绿色供应链物流运行的可行性与持续性,应当确保物流运行的实际效益值不可低于R。

鉴于企业进行新物流模式建构的特殊性,需进行物流新技术投资、材料投资、工艺投资、人才投资,而相关成本都需要企业进行独自承担,在实际投资过程中,绿色供应链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无法有效纳入到企业经济效益当中,此时政府将给予一定的投资补贴,肯定企业物流新模式创新的积极性。若将绿色物流管理活动为x,x产生的收益为R(x),政府补贴为GS,企业物流管理活动的投入为C(x),则可以得到R(x)=R+GS-C(x)。在该计算公式中,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品牌市场影响力。因为,企业品牌影响力属于无形资产,在前期投入建设时,无法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随着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将在企业经营后续创造非常大的经济收益。为此,在企业建构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时,应当着眼于未来,加强企业品牌的建设,推动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多个企业

通过对现代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解析可知,在该模式安全可靠运行时,必须使得绿色供应链形成严谨的控制体系,进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规范进行一定约束与规范。为达到预期工作效果,应当突出行业内多个企业的相互合作,并组建行业协会,对行业内部的物流运行进行作业流程规范,并制定统一的合作标准,由行业协会委派第三方工作人员,对企业物流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记录,确保企业的物流运输管理工作均符合行业标准,不存在违法违规的管理操作。

鉴于企业经营实力的差异,在绿色供应链物流运输模式建设投资时,企业投入的资源存在一定差异,使得企业获得的收益存在高低差异。为保证市场环境的自由平等竞争,应当制定相关合作机制。由收益多的企业拿出一定比例资金,扶持小企业,确保行业绿色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多个企业合作建构绿色供应链时,应当对企业的物流运输业务进行合理分配,如基于区域划分、产品划分等,提高物流运输的整体工作效率,并建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产品物流运输的质量与安全,避免资源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影响到行业的整体发展。

(三)管理策略

1.突出内部管理

为充分发挥出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运行价值,应当突出内部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在实际内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职能明确,并对内部结构组织进行合理优化,即在内部管理工作提升时,基于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工作要求,对企业的业务与职责进行重新界定,确保各项业务开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笔者认为,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建构时,应当对职员的工作进行灵活调整,保证各个部门职能之间的相互协作,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的整体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信誉度与企业品牌影响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力。为此,企业在突出内部管理工作时,应当不断加强企业市场信誉度建设,对企业的品牌进行不断建设,倡导绿色消费、物流运输,进而获得消费者与合作单位的认可,并不断增加市场份额,有效拓展企业业务与经营规模[4]。

2.加强评估工作

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建构时,为突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工作优势,应当加强评估工作,主要突出对供应商的评估。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选择诚信可靠的供应商,才可有效规避物流运输的风险,保证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企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时,应当对供应商的信誉、实力、规模、专业性等进行全面评估,并了解供应商的企业文化,将供应商的企业文化、战略发展、市场规模,与企业的相关计划进行比较,进而判断该供应商能否成为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企业的发展不单体现为整体经营效益,企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将成为企业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为此,在相关企业合作建构绿色供应链时,应当管控分歧、增强信任,建构可持续运行的合作机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有序运行。与此同时,供应商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在绿色供应链建构过程中,发挥出企业的创新潜力,推动供应链物流的高效运营[5]。

3.发挥政府作用

鉴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属于前沿思想,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时,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与肯定,使得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未能得到质的飞跃。由此可见,在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建构过程中,应当合理发挥出政府的引导宣传作用,促使相关企业主动认识到该管理理念,逐渐接受绿色供应链经营思想。为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对法律法规进行健全,为企业建构绿色供应链提供基础支持。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发挥出一定的社会监督效力,为保证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运行,需对相关企业进行监督约束,规范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与方式,确保企业履行绿色供应链的运行基本要求。

在政府部门开展监督管理时,若发现相关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则需要对其进行严肃处理,以起到一定的震慑效果,避免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确保企业绿色物流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对现代企业经营特征进行解析可知,市场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政府部门需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打造稳定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的行业竞争提供法律支持与保障。在绿色物流的运行模式下,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绿色服务。笔者认为,绿色供应链建构过程中,不仅需要企业主动参与其中,同时需消费者主动参与其中,建构闭环的绿色供应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如对物流包装材料的合理回收利用,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丰富信息资源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尝试建构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益。鉴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的难度较大,且在管理过程中涉及大量数据信息,为保证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安全与可靠,应当建构专业的数据储存库,并对数据库资源进行合理丰富,有效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6]。

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时,由于企业技术管理实力有限,且缺乏相应资金,预定的物流管理方案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该种实际经营环境下,企业可依托数据库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解决方案进行合理完善优化,确保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开展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由此可见,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对数据库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全面覆盖,为企业今后的绿色经营管理提高现实数据支持。在企业与其他合作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时,数据库的运行,可为企业高效沟通提供桥梁,提高信息交互的效率,提高物流运输管理水平,对物流运输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文中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视域入手,探析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笔者在文中对物流管理模式的设计模块、建构类型、管理策略进行逐个阐述,旨在阐明现代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体系建构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未来,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促进行业资源整合,契合绿色供应链管理思想,不断完善优化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建构供应链运输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