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金融学教学改革探讨

2021-01-16 06:03薛君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学教学内容金融

薛君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智慧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给高校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学习模式、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等带来了深刻影响,并由此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改变。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专业基础课金融学概论教学为契机,将基于超星“一平三端”系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教室端、移动端和管理端)的智慧信息技术融入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平台服务于传统课堂,任课教师对智慧教学进行实践,探索智慧教学的方法并总结经验。笔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开展智慧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一、情景模拟教学与金融学实践课程的耦合关系

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以上特点与金融学实践课程的教学高度契合,该方法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弥补金融学实践课程中的薄弱环节,对强化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目前金融学实践教学主要是围绕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展开的,这些课程虽有效提高了学生实务操作的技能和水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相比于抽象的人机交互,情景模拟加入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情景模拟过程中用交流、合作、对抗等方式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各种抽象问题和衍生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记忆更生动。第二,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情景模拟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现有的金融实践课程更多的是从从业人员的角度来进行实践,是一种典型的单角色训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的目标是如何提高自身的技能。客户的需求与从业人员服务供给之间有何矛盾,供给与需求是否匹配等问题被忽略。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实践和观摩不同群里提出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将问题分解学习后再进行串联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往往又会产生诸多新的问题,克服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局限。第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效果和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交流和协作。这种互动既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为实现最终目标,需要通过沟通协调或寻求外部帮助以化解冲突和矛盾,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与表达能力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任务的分解与集成,可以让学生体验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二、金融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偏理论

金融学课程教学是经济学科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商界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风险投资、期权以及期货等,均应用在风险管理中。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要将应用场景与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自身金融能力的发展。但是,我国较多学校在开设金融学课程以来,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理论为主,这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普遍认为自身义务主要是进行知识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关心所传授知识的实际应用。其次,教学方法落后也直接影响了教学内容的讲授。很多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引入定量化工具,但是较多金融学内容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定量化软件来进行有效的学习,若不采用定量化软件,很难将一些金融学知识进行直观的呈现,这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最后,还与金融案例库建设有关,由于我国金融案例库建设相对较为落后,并且金融学课程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案例实施教学,导致案例相对较少,很难提升金融学课程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这在较大程度上与我国现实有一定的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金融学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生需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优化教学方法,使其更加全面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但是,我国金融学课程在教学期间过度重视课堂讲解,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时间相对较少,这在较大程度上很难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大课堂教学。我国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础与入门知识,其教学形式主要以大班教学为主,班级人数相对较多,很难进行有效讨论,这在较大程度上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一些新型教学模式成本相对较高,比如翻转课堂以及微课等,该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重点突出金融知识点,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但是成本相对较高,很难大规模推广。(3)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由于金融学科信息量较大,涉及较多政策案例以及数据等,这就需要有一个高质量的教学团队,若只通过教师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收集,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三、金融学中大数据思维的应用分析

(一)建设数据平台

大数据技术主要是处理和分析数据,换句话说,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出大数据高效性、稳定性的作用,就必须要建立相关平台,这就需要工作者重视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在建设数据平台时,需要相关工作者重点关注数据资源分析和数据资源扩展功能,可以从现有的金融学研究范围内着手,结合领域实际发展现状,做好金融数据各项工作,尤其是分析和整合工作是重点关注内容。在大数据技术的影响下,获取金融数据不仅仅是单一、特定的渠道,而是建立在互联网产品和信息设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平台共同完成,如网上银行、手机理财平台、门户网站等。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建立数据平台时应当为用户考虑,尽量创建方便用户使用的条件,在使用大数据思维分析和整合数据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数据资源中一些不完整、不合理的情况降到最低,并且及时处理问题,进而为用户提供稳定的使用环境。

(二)经济风险控制

风险管控主要是金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无法控制的情况由此带来一些经济损失,也就是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相关工作人员无法预料,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导致金融市场在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取得的收益与计划收益有明显差距,甚至是收益低于成本支出,造成企业资产亏损。金融产业在实际经营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资产风险的问题,这种问题存在并不能表明企业亏损,也不能表示企业管理存在问题,这是一种潜在的风险,而在管理金融产品时,利用大数据思维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实现降低风险的目的。例如,中小型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银行就可以运用大数据思维对该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包括企业的信誉度、还贷能力、资质、规避贷款风险等内容,根据分析结果预测银行提供贷款服务过程中是否存在金融风险,并且进行及时处理。

四、结语

金融学相关课程情景模拟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随机因素的干扰,为加深印象,教学评价要及时,意见反馈要及时。课后及时给出评价结果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留给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去提高和改进的空间和机会。

猜你喜欢
金融学教学内容金融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