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法律定位研究

2021-01-16 06:03张震湖北省铁路公安局
环球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片面罪名信息网络

张震 湖北省铁路公安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提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就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独立入罪。如何对这一犯罪行为法律定位,解决实际问题,是本文所分析的内容。

一、网络犯罪帮助行为适用罪名现状

在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在网络中出现了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行为[1]。同时也为传统的犯罪提供便利,出现了一些贩卖个人信息、诽谤或者是诈骗的犯罪行为。为了控制犯罪活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中增加了一些关于此的罪名,如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与说明。司法部门处理网络犯罪帮助行为问题时,出现以下几种趋势:

第一,受刑事处罚的帮助,行为人一般都是具备信息网络技术的自然人,而不是专业网络服务提供商。这一类人群具备较强的网络技术能力,但是不在任何网络公司任职,而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相关的服务[2]。第二,辩护人在辩护的经常会将不具备主观意识而进行帮助行为作为理由,认为自己既不具备网络犯罪实施者的罪名,也不具备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罪名,第三,对于实行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犯意联络的帮助行为人,法院并不认为其拥有共同犯罪。第四,部分具备主观意识的帮助行为人,被法院认为共同犯罪的片面共犯,以实行人所犯罪名进行定罪处罚。

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罪名法律定位

(一)网络犯罪帮助行为中立否定

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将网络帮助行为人的理论障碍首先来源于中立的帮助行为理论。所谓中立的帮助行为,是指在日常行为中是保持中立的意思,并不具备主观犯罪的意识。这些内容主要可以围绕两点两个方向进行讨论,第一,网络技能自然人中立性的否定。具有合法营业执照的专门网络服务供应商,并不是实施网络帮助行为的主要人群,大部分的帮助行为人都是没有组织机构,但是具备网络技能的自然人。根据此,可以将网络犯罪帮助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专门进行网络服务的供应商,第二类则是没有组织机构的网络技能自然人。在实际的分析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网络帮助犯罪人的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判断其是否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是否应受到相应的惩罚。如网络技能资源人对网络信息犯罪者的帮助行为,一般是因为接受别人的邀请而提供帮助行为,另一种则是提供网络服务,为犯罪群体提供帮助。在因受邀提供帮助的过程中,自然人可以根据行为实行者人的从事具体工作或者内容提供网络技术支持。一般对这一过程中对施实施行为人的目标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参与了犯罪过程。若是仅仅是提供网络服务,为他人进行网站制作或者是软件开发服务,这一类服务中有部分内容属于不合规内容,帮助行为人对实施行为人存在放任的态度。所以在法律定位中需要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在进行定罪。

(二)片面共犯理论在网络帮助行为中的运用

当承认网络帮助行为后,需要对其行为进行是共同犯罪处理还是独立成罪分析,并确定适合的罪名进行相关的处理。首先,网络帮助行为,虽然形式上与传统帮助行为不同,但是造成的犯罪后果也是非常的严重[3]。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参与情况、帮助行为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并利用传统共同犯罪理论进行网络犯罪定罪的判定,以此保证罪名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次,我国刑事司法对帮助行为法律定位这一问题上,一般为采用审慎的态度,通过对多种案例的分析与工作情况的研究,确定最终的罪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传统共同犯罪与片面犯罪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犯罪的罪名,并进行法律定位。第三,片面共犯理论,在我国司法领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消除了共犯罪人模式。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变得更加模糊、隐秘。因此,在进行网络帮助行为与实行行为之间共同犯罪故意,一般来讲很难认定,不得不采用片面犯罪的方式进行法律工作。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国家法律政策的探究借此提升工作质量。

(三)刑法287 条内容

刑法第287 条中第二部分对网络犯罪中帮助行为正犯法进行了部分承认,明确了这一行为的危害性与对其他人员生活活动的影响,是惩罚网络犯罪中帮助行为的兜里法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该内容的分析,若是无法利用已有的法律或者制度对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进行定位,则可以利用刑罚第287 条之二的内容进行处理,以此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约束与管理。

三、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网络犯罪还是传统犯罪,都会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稳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无法保证人民生活的稳定性与和谐性。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国家法律政策的研究,利用以往的经验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进行法律定位,并利用国家的法律政策对其进行处罚,以此加强对网络的控制,促使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猜你喜欢
片面罪名信息网络
基于异构信息网络的学生成绩预测与预警模型研究
本刊启事
论片面共同犯罪
罪名确定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电力信息网络双通道故障自动探测策略探究
旺角暴乱,两人被判暴动罪
“魔咒”中的韩国历任前总统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动物蒙冤
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的困境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