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效应下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2021-01-16 06:03潘飞静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院校信息化高职

潘飞静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一、信息化效应下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

高职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产业融合的教育背景下充当培育现代社会经济所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角色。高职课堂教学(包括多媒体课室、实训机房等)是所有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具体场域。但是,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教育等秩序的破坏环境下,“信息化课堂”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尤其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合成一体的改变,实证了给课堂教学的转变方式。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信息化已然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在“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加强调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和融合创新”,融合创新的本质是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作用,从而提升高职教学现代化实践水平,以及更好的培养职教学生创新理念。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逐渐明确。“信息化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比如云课堂等课程资源与资料,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逻辑模式,拓宽了学生和教师互动和沟通平台,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国家层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部提高教学信息化大赛覆盖程度,加速提升职教信息化水平和职教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2.高职教育课堂教学需要信息化、数字化推动

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也是持续斗争与优化的过程。信息化推动高职教育教学高位均衡发展已经付诸实践,仍然需要不断创新突破,而以信息化推动高职教育教学现代化本身,又特别需要理论指导。在教学一体化中灵活运用这些“云课堂”、微信、QQ等新的信息化手段,将它们运用到教学过程每个环节中,比如课前、课中、课后,具体涉及点名签到、平台作业、学习反馈分析以及学生线上答疑等,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出开放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多样化的信息化。

二、目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存在的困境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了高职教学现代化的步伐,MOOC、SPOC、职教云等新型信息化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也进一步推进了教育资源的无界限融通,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也随之涌现,例如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不娴熟等,就其存在的困境有三个方面。

1.忽视对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近年来,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忽视了教学硬软件设施更新,加上有些高职院校学生规模逐年扩大,就会出现信息化课堂教学不匹配,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与目的。另外,由于信息化技术教育没能及时的引导教师进行正确的使用与操作,无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对各自的学科进行改革。此外,不少高职院校教师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活动时,不会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严重降低教学水平,从而影响信息化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较低,信息技术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差异化明显,由于高考分数线不一样,分数相对较低,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弱。尤其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家庭经济较好,导致很多学生迷失了学习的目标,更缺乏主动性。因此他们更加不知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很多时候上网主要是忙于玩游戏、聊天、交友,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却不能学有所成,与培养人才的目标也越来越远。因而,提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是当前高职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方向。

3.信息化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率和有效率低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使用率不高,就算使用率达到了,但有些由于网络的各种原因,包括教学中的硬软件系统无法及时更新、网速慢等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网已覆盖整个校园的每个角落,同同学们使用起各种电子化资源更方便,但是由于人均使用基数大,学校没法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更新和建设教学设施的,更无法进行规划长远的目标,最后在教学信息传递中存在一定的滞后与低效,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高职教育信息化立体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1.研究得出适合高职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信息化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与自律性。通过比较、讨论各教学方案,研究团队将得出适合在高职院校内推广的教学设计方案,为建立智慧校园生态体系打下基础。

2.各高职院校应该对“信息化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线上讨论、混合式教学等进行多样化实践,探索出满足学生的特点下适合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模式,争取多元化研究,系统化学习,共同进步。

3.建立“信息化课堂”立体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实现“信息化课堂”立体教学资源共享,研究反馈信息的分析方法,通过一到两门课程的实践,以及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摸索出一套教师与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为后期信息化课堂的开展提供有效评价工具。

总之,各大高职院校管理者可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并在十三五基础上展望十四五,全面提升信息化技术覆盖的程度和提高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引领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的提高教书育人的途径,最终逐步走出了企业、教师和学生在生产、教学和学习等方面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例如贯通校企合作之路,利用校外的实践教学资源以及各种案例、课件资源等。

猜你喜欢
院校信息化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