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谈BIM 数字化建造技术在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2021-01-16 06:03虞兵圣辉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换热站锅炉房机电

虞兵 圣辉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相关论证可以得出相同结论,数字化建造的前景十分可观,是未来建筑业高品质发展的主攻方向,借助该项技术可以提升安装工程的品质,避免重要管道的碰撞,从而延长管道的应用寿命,让管道始终处于相对平稳、安全的环境中,同时还可以减少返工,将安装成本合理控制,应用与推广价值较高。BIM 技术之所以优势显著,完全取决于其可视化的特征,同时还兼具信息化与精细化,BIM 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为建筑行业转型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工程概况

某锅炉房位于小区地下车库内,系统功能相对完善,包含锅炉房、换热站等重要系统,同时还兼具通风、排烟功能,供热采用地板采暖,除了有高区供暖外,还要满足低区供暖的需求,6 栋楼面积总和可以达到75688 平方米。为了达到供暖要求,主要采用以下供暖方案:燃气热水锅炉的应用,结合小区使用面积,需要配置2 台燃气热水锅炉,还要有模块化热水锅炉作为辅助,才能保证为小区提供持续不间断的供暖热源。在此基础上采用热交换机组(2 个板式机组),将高区、低区供暖有效区分开,以此来保证最终的供暖效果。

本次锅炉安装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可以依靠BIM 技术来实现,将其作为技术支撑,对锅炉房内的重要管道,像供热、通风等管道采用管线综合技术,在BIM 技术基础上完成数字化、虚拟化的锅炉安装,从而解决管道碰撞问题,风管与水管可以相互协调,延长设备寿命的同时,空间利用率也可以提高。

二、BIM 建模

在接收到完整的锅炉房设计图纸后,就可以依据CAD 平面图纸对锅炉安装进行细致研究,开始熟悉图纸内容,把控设计细节,了解各个系统的功能性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关键性资料,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具体参数指标、设备尺寸,只有这样,才能便于后期建模,将BIM 建模的实效性发挥出来[1]。在此基础上,与项目团队深入沟通,将最终的安装方式进行明确、熟悉操作、维修空间等安装条件,掌握接口等相关参数,进一步优化机电安装图纸,为安装工程质量提升持续努力。具体方法如下:

(一)建筑图纸导入

BIM 建模想要得以实现,首先要严格安装步骤、流程进行,先完成建筑图纸的导入工作,这是前提,也是建模的保障。将图纸完整输入到BIM 中,并保证结构柱的完整,墙体、楼板以及门窗的准确,让建模的实效性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标准可视化,这是机电模型发挥作用的定位依据,需要高度重视。因此基础环节一定要保证建模精准,否则将会影响BIM 建模整体应用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设备的定位尺寸确定,需要以轴线为依据,因此要选择柱子作为参照物,以此提升建模精确性。

(二)导入机电和换热站相关工艺图

在基础工作完成后,还要陆续导入相关工艺图(机电和换热站),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不容忽视。结合前文提到的锅炉房具体实施方案,针对真空燃气锅炉安装,需要先完成三维布置工作,确保管道位置精准。通常情况下,要先布置锅炉水系统,在该系统布置完成后,在安装换热站系统。除此之外,还要完成锅炉房风系统的搭建,其中囊括了事故排风系统以及排烟系统等,锅炉房水系统的布设要科学、合理。需要强调的是,在三维深化布置阶段,在保证管道利用率的基础上,还要同时满足空间利用率的现实需求。同时要保证净高,净高是重要参数指标,依靠净高可以满足业主的实际功能需求,提高锅炉安装质量。与此同时,还要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考虑施工规范问题,将人为失误率降低,保证顺畅的安装维修,在安装阶段,系统调试的间距也需要在考虑的范围,保证锅炉的良好性能。在现实工作中,要对各个专业管道完成综合排布工作,确保管道协调安装,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和返工,借助数字化建模,让管道实现布置合理、安全、美观整齐的安装目标,确保工艺管道的质感与观感质量[2]。最后将设备参数录入到实际的模型中,这里指的重要参数包括品牌、供应商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几何尺寸、价格等。

(三)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想要保证锅炉安装达到理想效果,除了要遵循上述基本操作规范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属于核心内容,也是务必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是水管不能穿越桥架,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一旦与布置原则相违背,就会影响综合布置效果。同时还要小管避让大管,确保管道之间的协调性,避免碰撞的发生,桥架避让风管也是基本布线规则。为了保证安装的效果,管道坡度需要综合考量,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优化桥架放线空间,最大限度满足电缆的弯曲半径现实应用要求。

(四)标高与碰撞检测

最后在BIM 建模实现阶段,要对管道碰撞进行测试,这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另外还要对标高深入分析,经分析发现,在现实应用中,碰撞主要发生在水管与风管之间,这两部分位置是非常容易发生碰撞的,为了保证应用效果,水管与吊装设备也要引起高度注意,尽可能避免碰撞发生。所以这两处是需要重视的地方,在建模阶段,应该借助可视化,将这些碰撞合理规避。现实中,之所以会有碰撞发生,主要和标高局部冲突有关。针对这种情况,在碰撞检测完成后,相关人员可以着手调整优化管线,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图纸,尽可能减少返工,将数字化建模作为依据,得出理想化的机电深化图,为后续锅炉安装提供保障。

三、结论

综上所述,BIM 深化建模应用价值较高,改变了普通的叠图查找方式,查找效率更加理想,管线碰撞可以有效规避,实践证明,借助数字化建造,可以将施工效率大幅度提升,为机电精益建造的合理化提供了契机,完善了理论与技术支持体系,让机电建造更加理想。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渗透,BIM技术的潜能将会被持续挖掘,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将建筑安装工程推向全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换热站锅炉房机电
集中供热煤粉热水锅炉房设计要点
关于热网换热站节能监管与应用探究
大数据分析在供热运行监测和节能领域的应用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废弃锅炉房改造调研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燃气锅炉房的设计及若干问题之研究
基于S7—200PLC的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关于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