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大蚕蛾的发生及综合防治对策解析

2021-01-16 19:37巩芳娥任志勇吕瑞娥虎云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防治对策危害

巩芳娥 任志勇 吕瑞娥 虎云青

摘要 银杏大蚕蛾是在核桃种植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虫害之一,是杂食性害虫,除核桃外,还会对多种经济作物造成危害。银杏大蚕蛾破坏性极强,以取食植物叶片为生,可导致整个植株死亡。因此,需做好相应的综合防治工作。分析银杏大蚕蛾的发生特点及其危害,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核桃树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不断提升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银杏大蚕蛾;危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6.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013–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核桃等坚果类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核桃经济价值较高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核桃树适应性极强,病虫害少,核桃果实贮存时间长,方便运输,经济价值极高,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对优化当地产业结构起到极大的作用。但在种植的过程中,由于核桃经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尤其是银杏大蚕蛾,更是核桃种植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虫害之一,对核桃的正常生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需做好对虫害的防治工作,降低其对核桃树的危害。

1 银杏大蚕蛾的发生规律及危害

1.1 发生规律

银杏大蚕蛾在核桃种植中极为常见,其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可对多种农作物造成危害,除核桃树外,还可对银杏、板栗树、梨树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在发生规律上,银杏大蚕蛾在大部分核桃种植地区一年生产一代,虫卵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10月中下旬—11月中旬羽化产卵,在产卵地上,银杏大蚕蛾一般会选择在树干凹陷处。3月虫卵孵化,幼虫在孵化之后在核桃树上游走,并以取食叶片为生。在幼虫3龄时期,破坏范围可蔓延到整个植株上;4龄之后的幼虫食量剧增,可食光整株的树干和叶片。银杏大蚕蛾幼虫时期可持续2个月,5月末化蛹并作茧[1]。

1.2 危害

银杏大蚕蛾在不同时期对核桃树的危害有所不同,在幼龄时期,其以取食嫩叶卫生为主,可使得叶片出现破损;在食量增加之后,可食光全部叶片,对嫩枝的危害也较大。在银杏大蚕蛾取食叶片的过程中,开始仅仅破坏叶片边缘位置,食量增加后会将叶片啃食到只剩叶脉;随着叶片被啃食光,破坏范围向整株植株蔓延。遭到银杏大蚕蛾破坏的核桃树,出现大量落果,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需做好对银杏大蚕蛾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核桃树的危害[2]。

2 银杏大蚕蛾发生的原因

2.1 气候原因

银杏大蚕蛾爆发的原因较多,尤其是气候因素,当气温较高、湿度较低时,银杏大蚕蛾的爆发概率较高。若当年气候出现暖冬,春季较为干旱,降雨量较少,无法满足核桃正常生长的需求,银杏大蚕蛾的爆发概率也较高[3]。

2.2 栽培管理

尽管核桃适应性较强,但仍需做好栽培管理工作,以提升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但在部分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在管理上较为粗放,相关栽培管理力度不足,无法为核桃生长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银杏大蚕蛾发生的概率。

2.3 生态因素

为更好地提升核桃抗病虫害的能力,需在种植过程中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种植,还需适量搭配其他品种,以提升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但在部分地区,由于认知程度不高,在种植过程中仅仅选择单一品种进行栽植,使核桃抗病虫害能力下降,银杏大蚕蛾发生的次数不断增加[4]。

3 银杏大蚕蛾综合防治对策

银杏大蚕蛾可对核桃树叶片造成极大危害,使核桃大量减产,降低核桃树的经济效益。因此,需提升对其重视程度,加大防治力度,降低其对核桃树造成的影响,提升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在综合防治的过程中,可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方式,提升防治效果。

3.1 物理防治

在对核桃树银杏大蚕蛾的防治过程中,物理防治较为常用,该方式对树木及果实无任何副作用,符合当前我国无公害化食品和绿色农业的各项要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利用生物趋光性的特点,将其引诱到黑光灯外的高压电网上,对其进行捕杀,或者在黑光灯下悬挂装有杀虫剂的塑料桶,利用黑光灯引诱害虫进入塑料桶,然后将其毒杀。但杀虫剂具有挥发性,不符合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因此不提倡使用该方法。此外,还有一种高频黑光灯,由紫外线灯管、高压网罩和袋囊组成,这种高频黑光灯可以做到无污染且高效率地扑杀虫害,因此被核桃园广泛运用。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及时用毛刷清理网罩和袋囊上的虫子,以免影响扑杀效果。可对树木进行涂白处理,防止幼虫在树干上游走,更能提升核桃树抗寒和抗日灼的能力[5]。

除利用生物特点诱杀害虫外,还可采用人工扑杀的方法,人工摘除及修剪已经发生虫害的树木,刮除树皮,找出其中的卵块并集中销毁。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轻微虫害,对于病虫害发生范围广的果园,这种方式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成本,且收效甚微,应用较少。

3.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在银杏大蚕蛾的防治上应用得也较为广泛,见效快、防治彻底,但在操作时需注意合理配置农药比例,可在每年核桃树发芽前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4月底—5月中旬平均每15 d喷洒1次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6月中旬后喷洒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等,可对银杏大蚕蛾的防治起到较好的效果。

根据银杏大蚕蛾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由于銀杏大蚕蛾在3龄前总体破坏性较小,防治较为容易,且这一时期的银杏大蚕蛾以群居为主,便于防治工作的开展。选择在5月中旬在种植区域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5%高校氯氟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或者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来进行防治。对树干进行喷雾来防治,针对银杏大蚕蛾爆发情况,合理选择喷雾次数,可选择每隔7~15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幼虫时期,可选择用90%敌百虫1 500~2 500倍液进行防治,或者利用25%杀虫双500倍液和鱼藤精800倍液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也较为明显[6]。

在施加化学药剂方式上,可在树上打孔,将药液注入其中并用黄泥进行封口,可选择敌敌畏乳油、吡虫啉或者氧化乐果乳油进行防治。

可利用自流式注药来进行防治,在树干上打孔,将药液直接打入树干中,利用蒸腾作用,扩散药液,以达到防治的目的。自流式注药操作较为简单,药液用量较少,每年注射1次即可,就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除银杏大蚕蛾外,可对多种核桃虫害起到防治作用,且该方式受外界影响较小,在山区应用较为普遍。但在选择化学防治时,需严格控制农药的配置比例和用量,避免用量过大导致大量农药残留而影响苗木生长,使核桃的产量和质量下降,阻碍核桃种植业的正常发展。

3.3 生物防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生物农药的研发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类生物农药被广泛运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中,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生物农药是利用有益生物对抗有害生物的方式,可以极大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防止害虫出现耐药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对核桃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也有积极重大的影响。生物防治主要有微生物防治、捕食性天敌防治和寄生性天敌防治等,果农可根据当地果园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害虫天敌进行有针对性的投放,可选用苏云金杆菌1 0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选择灭幼脲进行防治。由于银杏大蚕蛾天敌较多,也可选择投放鹦鹉、喜鹊等进行防治。在投放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同时使用防虫农药,防止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灭害虫的天敌,造成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也浪费了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7]。

4 结束语

核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爆发各类病虫害,导致核桃樹大量减产。尤其是银杏大蚕蛾,在核桃树种植过程中十分常见,可对核桃树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做好银杏大蚕蛾的防治工作,采取物理手段、化学手段以及生物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促进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志勇,陈永明,吕瑞娥,等.甘肃陇南地区银杏大蚕蛾卵寄生蜂种类调查[J].环境昆虫学报,2020,42(6):1464-1471.

[2] 侯黎梦,常正方.核桃银杏大蚕蛾科学防治对策及方法初探[J].绿色科技, 2019(15):165-167.

[3] 杨晓光,张桓,崔明哲.不同浓度1.2%的苦·烟乳油防治银杏大蚕蛾试验研究[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22(4):42-44.

[4] 胥小林.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8(23):170-171.

[5] 刘桂湘,刘小军.宁陕县银杏大蚕蛾发生危害和综合防治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8,46(1):40-42.

[6] 王晓莉,董昌平,白耀宇.渝北区银杏大蚕蛾暴发为害调查及防治建议[J].植物医生,2017,30(9):45-48.

[7] 刘卫胜,杨伟程,孙立慧,等.长白山露水河地区银杏大蚕蛾生活史及习性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技,2017,42(4):20-22.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防治对策危害
平衡车的潜在危害
网络的危害(三)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