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021-01-16 16:55黄振来
种子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

黄振来

摘    要:随着植树造林政策的深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国内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对于解决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等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林业苗木种植以及苗木的培育细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树木的成活率,因此,苗木培育技术和培育细节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旨在有效提升林业工程的建设效率。传统的种植技术造成林业育苗栽培的效率不高,而现代化的种植及林业育苗栽培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为此,文章分析了苗木的培育步骤和移植造林技术的细节,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林木种植成活率,有利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移植造林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2-010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3.13       文献标志码:B

林业工程是实现环境质量、提高生态和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工程,长期以来我国对林业工程建设比较重视。由于该工程属一项综合性、涉及面广的工作,包括了对地理位置、水土特点、环境质量等自然条件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需要掌握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的科学技术,更需要及时发现和改进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改变技术缺陷带来的影响。因此,开展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首先要在育苗基础技术上下功夫,其次要提高移植造林技术,不论是育苗还是移植,需要相互推进,林业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充分认识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克服技术壁垒,更新技术,以科学力量推动技术技能的不断进步,才能保障育苗质量和移植的成活率[1]。

1   林业育苗及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新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发展林业的重要性,林业生态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但是,当前我国部分林业育苗采用的技术手段过于滞后,在传统的育苗技术手段中,人们通常会采用辣椒管、蜂窝纸等方式进行育苗,但这样的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导致苗木根系纤细、偏根等,阻碍了其进一步生长,久而久之,我国人工林的数量越来越少,质量普遍偏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育苗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创新,特别是容器育苗技术,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效果极其显著,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确保其质量和产量。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现代林业的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对林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通过采用一系列手段对日照、通风、水分等检测,对培育基地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分析其是否满足林业育苗栽培的环境要求。如果发现培育基地中的土壤水分不足或养分不足,则应当及时对树苗进行施肥、灌溉;如果发现病虫害,也应当及时清理,采取切實可行的技术手段,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发展。虽然大多数树苗根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在运输的过程中,也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其便于搬运,通过林业育苗及栽培技术的运用,确保移植成活的高效率。

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2.1   科学选择育苗场地

鱼离不开水,苗木离不开土壤。良好的土壤是培育苗木的基本条件,选择好的育苗场地,育苗工作才可事半功倍,而且对苗木的成活率、苗木的生长质量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具体实施中,要充分认识不同苗木对土壤环境的不同要求,因地制宜,将喜湿润和喜干燥的苗木分别培育[2]。若不能准确确定土壤和苗木特性,进行错误或缺乏科学培育,不但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还会给苗木生长带来负面影响,造成财力、人力方面的损失。因此,在育苗前提工作中,选择场地不单单要对土壤进行选择,还要进行综合性的选择,考虑水分、阳光、温度等因素,只有选择良好的育苗场地,苗木质量才能得到较好保障。

2.2   科学选择优良种子

优良种子是培育优良苗木的一个关键环节。育苗时,需要对种子进行精挑细选,保证种子具有较好的发育、生长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育苗工作人员在选种时必须细致入微,做好选种的每一项工作。首先,选种时要果断抛弃劣质种子,择用母树品质好的种子,择用饱满、结实、肉厚、光泽透亮的种子。其次要从母树性状及活力两个方面挑选种子,尽量从青壮年母树上选种,保证种子的质量高。同时还可以采取风选和手选,由于带病或带病原物的种子重量比健康种子的重量轻,所以用风扇或自然风将较轻的坏种子以及其他杂物分离出去。种子量少时,工作人员通过肉眼或用放大镜观察,剔除一些如病粒、虫粒、菌核、虫瘿、瘪粒的种子。最后进行杀菌消毒、筛网掏洗,使每一粒种子均能顺利发芽生根。

2.3   科学实施苗木播种及管理

苗木播种及管理是保障出苗效率的最后一道环节。现代苗木播种多数运用条播、撒播、点播3种方法。条播即按规定好的行距,开沟播种,其优点是方便操作,方便后期抚育管理;撒播是将苗床土地翻松后,均匀撒上苗木种子,然后细土覆盖5~8 cm,其特点是出苗率高,分布均匀,该方法适用于细粒型种子播种;点播则是和条播一样实行按规定行距开沟,所不同的是开好沟后,需要按要求株距点穴播种,该方法出苗位置准确,有利于苗木快速生长。科学实施苗木播种,还需要对播种时间、水分、气温等环境进行科学把控。具体需要确定最佳的苗木种植时机,要结合区域气候特征,并根据实时气候状况,及时准确捕捉播种时机。要对温度进行专业化控制,由于较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育生长。如出现高温或干旱天气时,需要选用喷头式洒水降温,保湿土地。如遇低温天气时,可覆盖或施有机肥保持温度,给种子的发芽和出土创造良好条件。当种子破土后,离地面20~25 cm时,需要及时除草、松土、灌溉、施肥,全面提高苗圃苗木生长品质。

3   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技术

3.1   选择便于运输的苗圃,把控移植时期

苗圃的选择一方面是依据苗木品种,另一方面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区域,以便于苗木生长后的移苗运输工作。有效地检测土壤的酸碱度,保障土壤酸碱度适宜苗木生长,同时也要控制好土层覆盖的厚度。工作人员要在苗木破土之前清除掉杂草、杂枝,清除长势不好的苗木。

苗圃苗木培育结束后,接下来就是等待移栽工作。移栽时,不但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气候,更需要选择适宜的移栽时期。我国土地辽阔,南北气候、环境差别大,北方较少雨、干燥,四季分明,南方则多雨、湿润,四季常春[3]。因此,北方苗木移栽最佳时期在3—5月,这个时期北方气温回暖,草木更新,有利于苗木生根扎根,而且水分、阳光、湿度、温度均适宜苗木的移栽。而南方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水分充分,一年四季均可进行苗木移栽。此外,抛开区域环境因素,一天当中,清晨和傍晚也是苗木移栽的最佳时期,这是因为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阳光较弱,水分不易蒸发,有利于苗木存活。

3.2   加强土壤管理,规范苗木移栽规格体系

实践证明,植物生长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松软程度、营养成分以及土层厚度,因此土壤的有效管理对苗木移栽相当重要。开辟土壤时,最好在前一年的伏夏季节深耕土壤,到了秋季再次深耕,保障土壤能够满足相关种类苗木的正常生长。

为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林业相关人员需要规范苗木的移栽规格,制订详细的规格要求。对不同的苗木制订不同的移栽规格,对小型乔木移栽规格一般规定在40~50 cm,对大型乔木移栽规格一般规定在120~140 cm。除此之外,在开展造林过程时,苗木移栽的依据不仅仅单纯依靠相关规格的标准,而且需要因地制宜,实行灵活原则,制订苗木移栽的特定规格,在移栽实践中根据造林要求确定最终的移栽规格,建立规范性的移栽规格管理体系。

3.3   加强育苗栽培管理,保障移栽发挥应有价值

在育苗栽培管理中,加土扶正对于新移栽的苗木尤为重要,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树体松动,应立即进行夯实,避免出现悬根造成雨后积水引起烂根。对于已经成活的树木,若发现有倾斜歪倒,需视情况进行扶正,扶正时期以休眠期为宜。若在生长期进行扶正,容易因根系折断引发水分代谢失衡,导致树体生长受阻甚至死亡,扶正后需按新植输的要求加强管理措施。

以育苗技术为基础延伸到移栽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人员在学习前沿的育苗技术的同时,还要扩大范围推广运用先进的移栽技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探索适宜育苗及移栽的相关技术[4]。

在实施新技术之前,务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充分调查苗木生长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保障苗木移栽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虽然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在不断提升,但林业工作人员还应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做好林业育苗栽培工作,为优化生态环境作出贡献。同时,也要把握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保障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加快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速度,在一定水平上实现环保的目的,減少环境污染,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基础和前提。

参考文献:

[1]程媛.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河南农业,2021(20):37-38.

[2]杜鹃.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1(13):129-130.

[3]王琳琳.苗木培育技术现状及经营管理探究[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3):76-77,79.

[4]钟威,张迪.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20,11(36):86-87.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
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林业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以及创新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国有林业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探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探究我国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