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动力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

2021-01-17 07:48陈国庆何秋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教师

陈国庆,赵 睿,何秋洁

(1.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成都 611731;2.西华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39)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求教师严格落实三大任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高校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阵地,为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服务地方经济水平,高校教师必须提升科研能力,进行科研创新。应用型民办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导致单位的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较低,科研团队建设意识薄弱,从而阻碍了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建设“应用型、创业型”大学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特点,正确定位,走一条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之路,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实力,这是提高民办高校办学声誉的当务之急,也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强校之本。关于科研力的内涵界定,早在1983年,我国学者宋化民等就对科研能力的构成及计算方法进行研究[1]。随后,有学者将科研力界定为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从发文数、核心期刊发文数、获得的国家级项目情况等角度,对我国23所普通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院系的科研力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2]。针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力,张淑红等(2014)首先将科研力界定为从事科学研究者的能力,并从环境、机制等方面提出提升科研力的路径[3]。当高校教师科研力得到不断重视后,学者开始从绩效考核[4]、体制机制[5]、人力资源管理[6]等角度给出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的路径。主要是从教师个人、所在高校及当地政府三个角度探索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的策略方案。

综上,提升高校教师科研力已经得到较多高校的重视,但鲜有文献对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进行相关研究,而应用型民办高校要追求可持续发展,教师科研力的提升则是必然路径。因此,本文在分析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的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的动力机制及实现路径,以期为应用型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二、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的阻碍因素

既然科研力如此重要,为什么会出现很多高校教师科研水平低下,高水平科研成果屈指可数的情况呢?本文以应用型民办高校为例,基于教师个人角度及高校管理角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的阻碍因素。

(一)教学与科研难以兼顾

应用型民办高校的教师大多认为科研是研究型高校关注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只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即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线上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研究力和思考力。一味注重课堂教学,缺乏科研意识,导致教师难以获取学科前沿知识,从而落入“名义上的高等教育”陷阱。无论是研究型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科研水平已经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是高校追求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抓手。重教学的思维是在综合因素下产生的,例如教师个人对教学活动非常感兴趣、学校层面的考核将教学任务定位较高等。高校的教师群体中存在两个极端,即资历尚浅的“小青椒”与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显然刚入职的“小青椒”会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而他们更具科研创新能力和意识,但是繁重的授课任务磨灭了他们对科研的渴望。同时“老前辈”们已进入“安享晚年”的状态,在科研上早已力不从心。一群在从事科研最好的年纪的教师丧失了追求科研的机会,而另一群指望带动全校科研力水平提高的教师却已进入“有心无力”的状态。兼顾教学和科研就必须完全平衡两者吗?显然不是的,两者完全的平衡是很难做到的,但需要满足基本面,根据教师自身兴趣及特长,发挥其中之一的优势即可。

(二)科研能力不足,团队意识薄弱

目前阶段,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以本科、硕士学位为主,博士学位教师较少。大多数教师的科研素养较低,掌握的研究方法较为传统,较少接触学术界前沿的研究方法。从知网、维普等数据库可知,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教师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水平较低,缺乏对实验数据、社会数据的相关分析,难以使学术研究成果产生社会效益。此外,很多教师对课题项目的申请更是一脸茫然,除了校级课题外,很少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课题,有些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些教师是高不成低不就,难以获得相关课题的立项。科研活动是一项长期积累的工作,从本科读到博士阶段,就会发现研究的领域更加专业、深入,最终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尽管很多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都没有经历博士阶段的“科研训练”,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结合所授学科的发展前沿,深入研究,必然有新的发现和领悟。国内外大多优秀的研究成果都是团队合作的产物,而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在科研领域大多单打独斗,耗时费力且不易短时间内出成果。单打独斗主要由于学科领域、研究方向的不同,教师很难以一人之力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另外,很多单位的考核只认定项目负责人及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严重阻碍了本校教师进行跨学科、跨单位的科研合作。

三、科研力提升的动力机制

(一)差异化科研管理评价机制

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科研评价认定体系,根据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国科发监[2020]37号)要求,破除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不良导向。不同学科在课题申请、论文发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若只按照SCI、CSSCI、中文核心等标准统一要求各个学科,显然不科学。在科研项目方面,既可以按照课题的等级认定,也可以根据课题经费的金额来认定;在学术论文方面,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对国内外的期刊进行“黑名单”的统计。统计出纯属商业性、缺乏学术性的期刊,将这些期刊不纳入认定范围。另外,对一些虽然未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代表性作品,可以组织专家对其认定。此外,还可以对一些未进入核心但收录文章质量较高的期刊进行高等级认定。综上,应用型民办高校可以形成自身期刊认定等级的数据库,并根据期刊变化动态及时调整数据库。既可以避免低水平论文的集聚,又可以提高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培养科研兴趣,并积极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二)跨区域、跨单位合作机制

跨区域、跨单位的合作机制,实质是实现科研资源的共建共享。应用型民办高校大多为新建院校,近年来,应聘进入该类院校的师资大多是应届硕士研究生,其中,不乏211、985“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这群年轻且极具创新活力的教师,虽然在教学方面还是毫无经验,但在研究生期间跟着导师或多或少做过一些学术研究,参与写过申报书,主动写论文并投稿。应用型民办高校可以与有过合作关系的高校或应聘新进教师的母校进行科研合作,这种合作模式的当下现实情况是高校的在读博士可以用双重身份进行科研活动,既可以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较好的科研平台,又可以得到所在单位的支持和认可。随着大多数高校减少在职博士的招生名额甚至不招,这种博士的存在毕竟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跨区域、跨单位的科研合作机制,既可以增强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又可以培养教师的科研自信。打破单位内部的“传、帮、带”,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共同体”。在合作框架内,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可以对国内外学术前沿资源触手可及,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高端学术会议,可以当面享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学术盛宴。在浓烈的学术研究氛围中,这些教师的科研兴趣必然与日俱增,科研力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充分利用地区之间的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福利,加强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创造更加丰硕的科研成果。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

采用多元化的科研激励方式,单一化的激励方式难以满足科研工作者的多方面需求。打破传统的精神激励,从物质及提供教师进修学习机会等方面对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激励。有效解决激励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例如课题组成员与负责人之间的激励分配,除了奖励科研主体,也应该考虑激励科研服务部门。为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优秀的“学术共同体”,在科研激励中要避免“主角光环”,充分考虑在科研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成员。加强科研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政策的对接,高校的绩效考核一般在年末进行,而科研激励则可以适当灵活落实。科研活动具有周期长、成果呈现慢的特点,因此及时的激励机制可以为教师继续前进提供动力。激励标准问题需要科学合理明确,而不是模糊不定。激励标准的高低应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高校所处层次来决定。过高或过低的激励标准会导致教师产生不公平的心理,影响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综上,健全完善科研激励机制,需要高校科研部门、人事部门共同探讨,制定方案。激励方式及标准等问题需要科研部门对各项科研活动的深入了解并精准识别,激励落实的及时性,需要人事部门的及时审核批准。

四、科研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科研首席教授制度

高校建立科研首席教授制度,首席教授会按照本学科的具体要求和科研发展规划,制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计划。同时也会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定期举办公开学术报告会或者讲座。首席教授首先引导团队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教书育人取得主动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将科研任务中的相关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既让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跟随首席教授进行科研项目研究时,在不断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自己的专业修养,广泛地了解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一般知识,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力。首席教授与传统的项目负责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是职责十分明确,凸显了首席教授的责任;二是拥有对专业科研发展的决定权,突出了首席教授的权力;三是首席教授享有一定额度的岗位津贴,将权利、责任和利益结合为一个有机体。高校在长期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师科研力提升的实践探索中积累经验,实行科研首席教授制度,可以突破传统的改革方式,为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力提升提供新思路。

(二)加强科研培训及学术交流

基于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特点及办学特色的差异,需要加强对教师科研力提升的培训,掌握当前研究问题的范式与技能。学校的科技处及各二级学院负责科研的院长需要积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培训交流。此外,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也要积极参与校外学术机构举办的学术会议及论坛,积极参加学术研究的技能培训,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及领域,利用学校OA系统及单位交流群发起学术交流分享会,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灵感,形成新的研究思路。科研处可以根据备案的立项课题,筛选出高质量的立项申报书,邀请申报人在校内进行交流分享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益借鉴。从大规模低效率的培训转向小规模高效率的培训,针对本校教师的科研水平现状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而不是一味追求培训内容的“高大上”。利用学校官网,在首页定期发布科研培训及学术会议通知,将参加科研培训及学术会议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督促每位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无论职称高低、学历高低,只要有较好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均可申请作为主讲人分享想法或经验,对校内的所有教师均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三)加大科研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充足的科研资金投入可以为激励机制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应用型民办高校缺乏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但要提升教师的科研力,继而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大科研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应用型民办高校科研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储备,例如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专项基金、高校教师教育发展专项基金等。专项资金的确立可以与专项课题联系在一起,以课题促科研,以资金鼓励科研。针对年轻、低职称教师立项的自筹课题项目,学校可以针对性给予配套资金支持,而不是只对高等级课题进行配套支持。教师在落实科研工作时,大多是先垫付相关费用,等到票据、成果齐全,才可以进行报销。而烦琐的经费报账流程,打击了教师从事课题申报的积极性。针对以上现实情况,应用型民办高校可以建立科研经费资金池,教师凭借相关证明材料可以预借资金从事科研工作,以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对专项资金投入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使用管理机制,避免因人情而导致资金的使用失效。公平、公开、公正地投入和使用科研专项资金,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促使其投入科研工作中,不断提高科研力。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应用型教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最美教师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圆我教师梦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