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探析

2021-01-17 09:37祝世玉李战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总书记工作发展

祝世玉,李战奎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1)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承诺。[1](P48)这一承诺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民生的保障,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下文中,笔者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探析,回溯其历史渊源,梳理其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一)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为基础

马克思基于对时代的精准分析与把握,认识到实现人类解放是最终目标,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认为只有通过改变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才能彻底改变贫困状态。

1.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会产生贫困,这种贫困是持续的,而且存在阶层划分。不可否认,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P405)但异化劳动所导致的贫困问题也愈加严重,这使得马克思更加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存在与发展,关注社会贫困问题,把视角转向社会中现实存在的人。他认为,要彻底消除贫困,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改变资本主义这一存在方式。

2.马克思揭示了社会贫困的后果,就是资本的聚集以及相对过剩人口的出现。[3]资本家不断追求剩余价值,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财富积累速度加快,同时,不变资本即机器生产等的比重不断增加,机器效率的提升带来了工人失业问题的显现,出现了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制度为少数资本家聚集了财富,而多数人却处于困顿的环境下,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无产阶级开始寻求改变,而这种改变就是推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动无产阶级革命,使无产阶级真正成为社会主人。

3.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的,目标是改变无产阶级的阶级困境,实现人类自由而平等的解放。[4]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并提出无产阶级要摆脱贫穷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在当代具有了新时代的良好发展,主张扶贫与扶智一起抓,具有了现代价值,对于中国的扶贫事业也有了中国自己的时代解读。

(二)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孕育着不同的思想体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中华文化拥有不同的形态,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发展。

1.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国古人认为,最高追求莫过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内圣外王的一种状态。[5]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尤其重视民生发展。《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可见,古人早就意识到要保障民生,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只有真正保障人民的发展,才能使国家得以延续。

2.大同社会的阐释则是理想社会的雏形。大同是一种理想世界,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社会最终形态的一种向往。在大同社会中,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而要达到大同的状态,必须实行兼爱、非攻等,这就为中国扶贫救济思想奠定了社会形态基础。而大同社会的理想雏形也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形态即共产主义,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与精神。

3.中国文化从生命出发,并在生命的历史长河中、生命的活动中不断完善发展。《周易》云:“生生之谓易”,五千年文化兼容并蓄、吐故纳新,通过自我完善以及自我发展又不断产生出现新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在今天的扶贫路上有了新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而且还有了创造性的发展。

(三)对历届领导人扶贫工作内容的总结与升华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非常重视贫困问题,积极了解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努力解决全国性的贫困问题。党的历届领导人关于扶贫工作的经验与方法,为习近平总书记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理论指导。

1.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历了革命时期,同人民一起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将经济重点转向民生建设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实施并完成三大改造,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变社会结构。[6]毛泽东以土地问题为抓手,完善土地法律法规,通过上层建筑的完善来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进行辩证把握以及引导,对于扶贫工作的指导有着现实意义。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立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确立消灭贫困的目标,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将生产力发展提升到理论层面的新高度,同时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方法要求。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通过对农村、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进行分析,进一步将扶贫进行深化研究。江泽民同志基于我国现实国情,认为首先要解决好农村贫困问题,制定好国家扶贫攻坚计划,扶贫开始由工业滋补农业,城市滋补乡村,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区发展差异巨大,经济发展差异性使得扶贫策略也会有所不同,这也为精准扶贫以及产业扶贫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

4.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将可持续引入扶贫工作。从解决人民的基本需求到实现根本发展,不仅解决了贫困问题,还通过多项措施的实施实现了精神以及思想的改变。在扶贫工作中,厘清主体责任,提出扶贫“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通过目标的设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形成扶贫的综合机制。

5.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历任领导人扶贫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创新发展,将扶贫工作内容升华到新的高度,提升到新的理论水平。以人民为中心使得习近平总书记更关注民生发展,扶贫内容不断丰富,扶贫方法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情的改变以及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扶贫要“滴灌式”,更要精细化、明确化,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观点。[8]另外,还要创新管理方法,科学扶贫,让扶贫真正扶起有需要的人。并对没有脱贫意识,精神匮乏,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与决心的贫困主体,帮助其坚定脱贫的信心,从精神上与贫困分道扬镳,实现精神扶贫。社会扶贫工作下,脱贫已不仅是贫困地区面临的问题,也是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要问题,全社会要广泛参与,激发社会主体意识,集多方力量,共同合作,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的专项管理,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保证廉洁扶贫。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内涵以及价值更加丰富,不仅是对历届领导集体扶贫工作经验和方法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必然产物。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现实基础

(一)全球性贫困成为人类难题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各国的贫困问题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一种相对贫困,基本生活可以得到满足,而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绝对贫困,基本生存需要如衣食住行等难以保障。而从地区来看,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以及非洲地区,按照绝对贫困线来计算,亚太地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其次是非洲地区,妇女和儿童是遭受贫困影响的两大主要人群。

世界各国共同的贫困问题主要为人均收入水平低,收入分配不均现象严重,个人健康状况难以保证。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研究就是提高全球面对贫困的能力,是基于实验的方法来改变贫困,这凸显了全世界对于贫困的重视。

(二)我国贫困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按照我国划定的贫困标准,我国贫困人口已超过大多数国家的人口。[9]由于历史传统,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晚,使得农民占据贫困人口中的大多数。我国的贫困更像是一种遗传性贫困,从祖辈就已经开始的贫困,贫困时间较长,对于贫困的认知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决定了我国扶贫工作将是一场持久战。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深入全国各地进行扶贫工作的调查研究,开启了我国扶贫的全新事业。

(一)陕西、河北的基层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起点

20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同志来到陕西梁家河,当时的梁家河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难以保证。作为村支部书记的习近平,通过深入基层,了解人民需要,解决人民的实际诉求,带领村民做实事,改善村民的生活状况。他带领广大社员治沟打坝,从事沼气产业,与村民一同劳动,他的一系列行为受到村民的广泛称赞。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他深刻理解了中国的贫困问题,坚定了为人民群众做事的信念,开始了他扶贫工作的起点。[10]

1982年4月,习近平同志主动到河北省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此时的正定县人民生活贫困,很多人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习近平同志到来后,经过充分调研认为,必须先解决吃饭问题。他大胆创新,对种植结构以及种植方式进行了调整,一年时间使当地农民收入激增,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当时适逢改革开放初期,他大胆提出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发展多种经济,开展“大包干”,推动了当地生产力的进步,试点公社当年生产总量翻一番,经过他不断努力,使正定脱下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另外,他还善于抓班子、改作风,为干部教育以及队伍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习近平同志在陕西以及河北的基层工作经历是扶贫工作的实践起点,通过基层工作了解人民群众之所需,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人民脱贫奔小康,同时不忘开拓创新,具有长远以及战略目标。

(二)福建、浙江的工作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积累

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主政期间,通过产业扶贫带动经济发展,为推动老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形成了一整套开发思路。[11]他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针对闽东百姓存在的安贫乐道和怨天尤人的观念,有针对性提出“笨鸟先飞”,从思想上淡化了百姓的贫困意识,树立商品观念、竞争意识。他提倡因地制宜的发展,进行特色产业扶贫,并注重发展的平衡性以及多样性,尤其关注少数民族以及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另外,他在宁德执政期间带头抓党建,强调发挥农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从整体战略上统筹规划,通过实际调研得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必须协调推进,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通过集中布局推进各领域协调发展的论断,并创造性提出区域间的相互扶贫以及社会合力扶贫。以浙江山海资源优势为推动力,将产业增长点设定为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寻找新方向,找出定位时代的发展需要,满足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浙江的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双料丰收。

福建与浙江的工作经历是习近平同志扶贫工作的实践深化,将扶贫相关论述内容由点到面进行尝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扶贫方式,从全面战略角度进行规划,确保小康脱贫路上各地区的稳步前进。

(三)担任中央领导人以来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深化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同时还提出科学扶贫、产业扶贫、精神扶贫等重要论断。他在实地考察贫困县时,进一步提出“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12]明确了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标志着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重要论述内容的成熟。经过多年脱贫攻坚战,党带领人民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现行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稳定脱贫人口达六千多万,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减贫最多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国扶贫开发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对于世界减贫所阐释的“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作为国际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其中蕴含的深刻理论,如贫困规律的认知,对于世界脱贫有着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保障了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与牺牲奉献。

猜你喜欢
总书记工作发展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习总书记“下团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选工作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