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水利信息化管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21-01-17 11:59
山西水利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全省网络安全

2021年是全省水利行业“管理水平提升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山西水利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全省水利信息化紧紧围绕“出雏形、蹚新路、开好局”要求,扎实推进全省水利工作会议“1351”工作部署。省水利厅结合全省实际制定了《山西省水利信息化管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治水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信息技术和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网络安全为底线,不断提升水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认真领会水利部党组提出的要将智慧水利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大力推进的总要求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的指导思想,聚焦全省水利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实用、好用的全省水利综合业务平台,完善各业务应用,提升全省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平,助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问题导向,需求牵引。以水利各项业务一体化为出发点,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全省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省、市、县信息化需求,搭建山西水利综合业务平台,支撑全省水利系统业务应用。

数字赋能,应用至上。始终坚持“应用至上”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理念,强化应用导向,通过数字赋能,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大系统设计、分系统建设、模块化链接”的思路,合理确定技术路线,完善综合业务平台再架构。在总体架构的基础上,按急用先建和资金情况,逐步完善和推进实施。

共建共享,协同治理。按照“一级部署,三级应用”,打通省、市、县综合应用通道,左右协同、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共建共享。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促进数据有效应用和及时更新、纠错。

对标一流,突出特色。聚焦主业,打造实用、好用的水利综合业务应用平台。探索打造以流域为单元的数字孪生流域,以山洪沟区域为重点突出算法应用,以三维可视化为亮点体现信息化支撑,推进实现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构建结合山西地质地貌特点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

分级保护,安全高效。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分工负责,联防联控,加强漏洞扫描和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存在问题,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三)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省水利信息化在业务应用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水情监测、山洪灾害防御、水资源监控、地下水监测、河湖管护、水保监测等业务系统初步搭建完成,有力支撑了各相关业务领域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对照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工作要求,对比先进省市和兄弟厅局,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

1.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系统建设多、散。截止2020年底,全省在用各类水利业务应用系统190余个(机构改革后仅水利厅尚有各类系统近60个)。主要涵盖:防汛抗旱、水资源监控、地下水监测、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水库水位水质监测、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方面业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系统建设多、散,功能重复较多。

(2)数据壁垒突出。数据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和数据管理者手中,数据烟囱林立,数据“孤岛”问题突出,阻碍了数据的有效使用和对工作的有效支持。

(3)数据质量不高。通过多年信息化项目建设,全省水利主管部门建设的数据库包括防汛抗旱数据库、水资源数据库、水文数据库等。省水利厅直属各业务部门分散存储大量的感知数据、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数据缺乏有效沟通、有效更新,数据质量不高。

(4)感知能力不强。我省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主要包括地面水情监测4929处、水文监测站115处、降雨监测3124处、水库水情370处、河流水质254处、土壤墒情280处、地下水监测站点(含国控、省控)2767处、取用水总量监测7806处,以及部分大中型水库实现视频实时监控。总体来看,数据采集站点数量不足,部分地区存在站点布设缺失、杂乱现象,采集各类要素不全面。监测设施布局不合理,感知体系建设滞后,覆盖范围和领域有待加强和优化。

(5)网信安全意识不强。全省水利系统基本完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其中山西水利网已完成云时代迁移工作,云平台安全由云时代负责。网信安全设备“捉襟见肘”,各单位、各部门“重建轻管”,运维制度不健全,运维队伍不到位,网信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6)规范、标准管理有待加强。截至目前,全省水利系统公开印发的信息化标准有,2016年底《山西省水利信息化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2017年《山西省水利厅网信安全管理制度》。全省水利系统信息化建设新近出台或修订的制度标准较少,严格执行水利部要求,出台的一系列信息化相关标准较少,且现有正在执行的管理制度或标准内容较为宽泛,针对性亟待提高,对新政策、新技术的跟踪体现不到位。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松散,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有待加强。

2.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

水利部“水利一张图”按照“权威、现势、丰富、合法、美观、安全、好用、可靠”的目标要求打造,强化了对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水利业务应用协同、智慧水利建设的信息支撑。具有六大特点:数据权威性、现势性、合法使用性、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通过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显著提升宏观调控科学化、政府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与先进省市和兄弟厅局的差距

充分借鉴江苏省水利厅信息化建设全局管控的优势,把项目规划与实施严格统一。整合应用体系,加大标准化审核与建设,所有应用体系贯穿到市、县一级,使最新的信息化成果及时在基层水利部门得到充分应用,努力将信息系统应用率最大化。将逐步制定建设标准,使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合理、规范、高效。重点制定现有全省大型水利数据库操作标准,制定支撑水利服务的运转流程,深度开发并进行综合管理,从而实现真正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运维,降低运维流程混乱带来的操作风险。

山西省环保厅多年来在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中作为重点持续推进。将大数据作为支撑生态环境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实现“用数据决策”。提升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信息化成绩显著。

全省水利系统现有各类业务系统普遍存在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较多较乱,很多系统部分功能重复建设,但统一暴露出对行政业务工作支撑力不强,辅助决策和数据分析能力较差。对标水利部“水利一张图”,“山西水利一张图”总体架构已搭建完成,下一步将按照实施方案,在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水利业务应用协同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一年有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档次”要求,通过三年提升行动,力争实现“六大提升”。

(一)总体目标(2021—2023年)

以山西水利数据能力中心建设为牵引,面向全省水利系统,提供数据查询、预警提醒、决策分析服务,提高信息服务支撑水平。收集、梳理现有水利基础数据和实时数据,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打造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加强数据资源整合,畅通数据资源共享渠道。探索建立水利数据校对更新机制,提升数据质量,发挥数据基础作用。加强制度建设,从数据采集填报、信息更新校核、数据资源共享、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水利数据治理技术标准。完善水利信息化管理制度、办法及流程,形成与智慧水利相适宜的行政管理标准体系。积极借鉴相关行业和省市经验,对标一流,对标先进,推进全省水利信息化在更高起点上开发建设。通过三年提升行动,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力争挤入全国同行业中上梯队。

(二)年度目标

2021年基础建设年。依托山西水利数据能力中心建设,整合现有数据资源,打造覆盖全省的水利综合业务平台。年底完成山西水利“一张图”和基本业务框架搭建,实现基本应用。针对信息化突出问题、迫切需求,出台制度文件,开始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启动“天空地水”水利感知网立项工作。初步搭建水利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2022年数据治理年。打通省、市、县数据和应用通道,加强数据治理,完善数据纠错、更新机制,提升数据质量,畅通数据共享渠道,促进数据有效使用,水利数据服务全面深入,水利数据共享、纠错、更新机制基本建立。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和河湖管理等重点业务应用进一步完善,山西水利“一张图”全面试运行。信息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山西水利数据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天空地水”透彻感知能力初步建立。水利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进一步健全。

2023年能力提升年。山西水利“一张图”和重点业务应用系统框架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进一步完善。规范健全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建成。水利数据资源管理规范有序,数据质量不断提升,水利数据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天空地水”透彻感知网络进一步增强。高速互联的水利信息网络初步建立。水利信息化对水利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重点任务及措施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2021年水利信息化工作能否开好局,对整个全省水利“十四五”目标和2035中长期目标如期实现来说意义重大。“三年行动方案”提出6方面提升行动12项具体任务,具体如下:

(一)搭平台——构建通用平台,推动系统整合

1.搭建综合业务应用平台。2021年初“山西水利数据能力中心”项目启动,对水利厅现有60个信息系统的整合工作同时开始,2021年底该项目整体架构搭建完成。建议各市、县水利主管部门在系统整合方面参照省厅执行。以山西水利“一张图”建设为牵引,搭建面向全省各水利业务的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实现水利对象基础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有效汇聚,建设水利工程、河湖管理、水文水资源、农村水利、水土保持、运行管理等关键业务功能,充分考虑多终端应用,以“一张图”直观呈现水利工作建设成果,为各业务应用和决策分析提供支撑。

2.打通市、县数据通道。按照“一级部署,三级应用”要求,加强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江河湖泊管理、水利监督管理、水行政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整合和数据共建共享,建立数据采集校核更新发布机制,建设高效、实用的水利数据资源服务平台,提供统一入口、数据服务发布、权限管理和数据授权访问等服务,打通省、市、县数据通道,破除数据壁垒,推进数据有效使用。

2021年年底结合“山西水利数据能力中心”项目建立数据共享目录,形成由省厅到市县水利(水务)局自上而下的数据共享通道。2022年上半年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参照省厅制定本级数据共享目录及上报办法,2022年年底前建成与省厅数据共享、上报渠道,完成数据由市县水利(水务)局到省厅自下而上的流动。此项工作由水利厅和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所辖县区共同主导,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也应与水利厅充分共享管辖范围内各类业务数据。

预期成果(截止2023年底):建成数据融合、面向厅机关各业务处室、能较好支撑行政决策、具备一定数据分析能力的省市县三级共用的信息化平台;形成上下贯通的数据通道;制定数据共享目录、更新机制及使用办法,全省印发。

(二)定标准——完善标准体系,做到有据可依

3.完善行政管理标准体系。掌握最新中央网信办、水利部、工信部和省委网信办等相关标准、政策,并结合全省水利工作实际情况即时做好转发、修编工作,体现最新技术方向。从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逐步形成一系列与智慧水利相适宜的行政管理标准体系,针对水利信息化突出问题、业务管理迫切需求、网信工作薄弱环节,创新制度建设,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厅直各单位、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参照执行。

4.完善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结合水利厅“标委会”工作,按照全省水利特点和服务模式,从数据采集填报、信息更新校核、数据资源共享、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年底期间出台相关技术规范、规约文件,促进山西水利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预期成果(截止2023年底):更新修订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全省水利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出台水利信息系统建设维护管理办法,山西水利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活动管理办法;发布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标准、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建库标准、全省水利符号库地标准、全省水利地图服务发布标准等一系列建设标准。

(三)强感知——加强数据采集,提升传输能力

5.提高透彻感知能力。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平台的应用,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提高感知精度,配合业务处室,积极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水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监控、水生态与水土保持管理、河湖长效保护与动态监管、水利综合监管、水行政执法等内容的实时感知监测建设,全面提升全省水利“天空地水”一体化透彻感知能力。

6.完善高速互联的水利信息网络。在现有网络基础上,进行资源再整合,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加强与网络运营商对接,拓展通信方式,扩大北斗卫星、5G网络的应用范围。

预期成果(截止2023年底):感知维度从“天空地水”全面展开;监测站点自动化率普遍提升;建成覆盖全省大部分自动监测站点的“物联管控平台”,实时监控各站点运行情况,同时进一步规范站点运维工作;实时监测能力,采集数据的种类、精度、密度以及布点的科学性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四)整数据——提高数据质量,充分保证共享

7.数据整合,一数一源,充分发挥数据优势。依托山西水利数据能力中心,健全水利数据资源管理,整合共享全省各水利业务系统数据,实现水利数据一数一源,深化水利大数据应用,促进新业态发展,支撑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充分共享,建立纠错、更新机制。建立健全数据交换共享规范,发挥平台数据存储、管理、交换、服务等一体化功能,按照“谁提供、谁负责、谁更新”的数据管理原则,加强异常数据预警,形成持续稳定的数据纠错、更新机制,推进异常数据及时修正,错误信息自动剔除,各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参照省厅制定本级适用办法,以满足山西省水利相关业务应用和数据开发需要。2021年上半年已融合部分地理信息数据、水利各类业务数据和水利实时监控数据。2022年依托之前的数据治理经验,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做好数据共享通道建立与维护工作。

预期成果(截止2023年底):省市县三级水利业务数据基本做到充分共享,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准确、完整的地图数据服务体系,一套较为准确、完整的业务统计数据服务体系和一套较为准确、完整的实时监测数据服务体系;数据纠错、更新工作常态化;数据可用性有质的提升;数据种类更为丰富。

(五)促应用——契合水利业务,促进模型应用

9.促进水利各业务管理应用。面向全省水利系统,完善业务功能、扩展智能应用,为水利监测分析、业务智能管理、宏观决策分析提供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河长制巡河、淤堤坝和水库巡检等方面的监督支撑作用。2021年8月份起,继续通过人工复核、现场采集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水工程等模块。2022年完成水监督、水行政、水公共服务、水综合决策及水综合运维等模块的优化工作,对所有应用模块整体评估,同时根据各处室新的业务需求针对性增加部分功能,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全省水利信息化要求。

10.促进水利专业模型应用。依托“山西水利数据能力中心(二期)”项目通过学习算法、基础组件、知识图谱,构建具有山西自然特点的水利专业模型库,围绕防洪汛抗旱、城市内涝、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生态保护等问题,从水资源配置、水利工程安全运行评估、水土流失监测、农业灌溉、防洪排涝、降雨预报、河湖水域岸线监测等方面进行水利模型完善,构建水利模型和算法共享平台,整体提升智慧水利的预测预报、工程调度和辅助决策的算法能力。

预期成果(截止2023年底):重点加强河长制巡河、淤堤坝和水库巡检等监督功能的应用;基本消除应用系统重复建设、功能设计不专业等现象;各类专业算法得到初步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行政决策;所有系统平台跨入集约化、数字化新阶段。建立一到两个以流域为单元,以水利部“四预”为指导思想的三维数字孪生系统试点。

(六)保安全——增强态势感知,推动改造升级

11.水利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掌握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建设情况,及时发布网络安全预警和信息通报,提高水利网络安全事件监测和通报预警能力。建立较为完备的网络安全信息报送和通报机制。结合水利数据能力中心建设项目,2022年年底基本完成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关停僵尸系统、整改高危系统、整合散乱系统,大幅缩小网络攻击面,使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2.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与山西云时代公司积极沟通,对照水利部网络安全标准提出关键需求。2022年年底前,完成全省水利信息系统和水利工程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方面模排工作。

预期成果(截止2023年底):建立全省水利网络安全信息上报平台,编制完成全省水利网络安全信息上报和通报管理制度;全省三级以上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达标率为100%。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山西省水利厅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水利信息化管理提升行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业务处室和市、县水利部门按照总体部署和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厅科技与外事处负责方案制定、推进实施和对接协调。省水利发展中心科技与信息化部协同厅科技与外事处推进落实。

厅科技与外事处应与水利部、省政务信息管理局以及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保持密切对接,积极争取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各业务处室和市、县水利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和项目安排,要提前与厅科技与外事处沟通对接,报省政务信息管理局审批或报厅科技与备案。

(二)细化任务分工

根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成立信息化管理专项提升三年行动工作组,督促参建单位和市县水利部门,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开展专项行动,倒排工期,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三)加强督促检查

专项工作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跟踪工作进展,反馈工作问题,加强计划执行,有部署、有检查、有结果。对未按期完成的计划,分析延误原因,制定有效措施,建立通报机制,确保顺利推进,按期完成。

(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管理办法,规范完善水利信息化技术标准、规约等,加大执行和落实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开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水利全省网络安全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网络安全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