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17 12:38尹爽水发云天置业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34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制度

尹爽 水发云天置业有限公司

对于国企来说有效的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有效的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最为关键的是能够提升国企的经济效益,确保国企能够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鉴于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国企一定要引起重视,对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来不断优化财务内控的措施,确保国企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虽说国企已经开始重视财务内控工作,但是由于内控控制还不不完善,致使该项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并且执行的力度也比较弱,不能将财务内控工作的真正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财务管理人员不仅不能从思想上重视内控工作,在实践工作中也不能有效的将财务与内控工作联系在一起,在管理上经常会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给财务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最关键的是,国企内部在制定制度时通常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合理的制度。再加上财务工作的流程很繁杂,在实施的过程有难度。同时,没有落实好相关的管理责任,致使经常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致使财务内控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将其落实到位。

(二)财务审计不严格

审计是财务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应该要引起重视,加强对财务的审计,以此来规范财务工作的各项行为。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国企财务工作在审计上面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预算管理中,由于管理的方法不当,再加上管理的方法不规范、不严谨,在预算中经常会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的情况,不仅会造成资金浪费,而且还会加大生产经营的成本,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给国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由于审计的不严格,会给贪污腐败的行为提供机会,部分人员会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来对私自挪用公款,给国企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1]。

(三)监督评价不完善

要想提升国企财务内控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就需要将有关落实落实到位,制度的执行需要通过有效的监督评价来完成,这就足以说明监督评价在财务内控中的重要性。目前,国企财务内控中的监督评价工作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在监督工作上面还有很多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并且监督力度也还有待加强,最关键的是不能合理的有效将评价结果利用起来。按理来说,国企财务内控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部分,内外监督应该要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监督的真正效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内部监督存在问题,外部监督也有漏洞[2]。内部监督是指员工之间相互监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内部监督的制度执行,在监督的过程中会考虑到人际关系,经常会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同时,内部的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再加上财务管理人员在收集相关信息时不全面,最终会缩小监督的范围。还需要注意的是,相应的评价没有及时做到位,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对评价结果进行应用,这样就无法有效的完成财务内控工作。

(四)信息化程度不强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各种高新技术被开发出来并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国企财务内控工作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强化其信息程度,以此来提升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国企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还不够,财务人员只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简单数据的处理和保存,不能将计算机本身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最关键的是,不能结合国企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致使国企内部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信息化程度很低,就能够有效的融合起海量的分散信息,在国企内部不能及时有效的共享数据,并且数据的准确性也不能得到保障[3]。同时,没有及时的更新信息设备,并且也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致使国企内部的各项数据都有可能面临着被暴露的风险。如果财务信息数据处于风险状态,就会对国企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基于此,国企内部应该重视信息化的建设。

二、解决对策

(一)完善内控制度

在完善内控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国企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来对调整和优化相应的制度,以此才能有效的对整个经营流程进行严格的掌控,确保各项财务工作都有章可依[4]。切记,在制度制定为完成后,还需要加强国企内部所有员工的理解,可以将相关的制度制成手册,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各项行为都应该符合规范要求,以此来顺利、有效的开展财务内控工作。首先,明确管理的责任。为了优化财务内控的流程,就需要对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个人头上,确保财务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在工作中按照相应的工作流程执行,最关键的是要对财务内控工作的思路掌握清楚,以此来有效的开展财务工作。为了确保财务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专业的内控人员调入到财务部门,以此来提升财务内控工作的专业性[5]。其次,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国企应该要将风险控制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为了提升国企应该风险的管理能力,就需要不断的对风险评估机制进行完善。不仅需要在国企内部的文化中融入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以此来强化所有员工的风险意识,这样员工在开展财务内控工作时就能注重风险防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了落实好风险管理的工作,应该要组建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将专业的风险管控人才吸纳到风险管理组织中,并且,应该要对组织中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确保各项风险管控措施都能有效的落实到位。切记,在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时应该要将重点放在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以此来有效的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提升财务风险管控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对风险的类型进行识别和判断,并对收集到的各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以此来降低国企经营中产生的风险,推动国企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财务审计工作

为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应该要首先要对审计管理平台进行改善,利用高科技技术来将审计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对各项审计工作进行帮助,这样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快速的将问题解决掉[6]。应该要在内部设立审计部门,必须保证该部门的独立性,不允许该部门依附于其他部门,并给予其一定权责能力。同时,国企有必要对各种内部审计措施进行全面优化,尤其是与之相关的纪律与奖惩机制。还需要对现有的内部审计方法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致力于审计范围的扩大,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满足内部审计需求。

(三)完善监督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现有的监督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应该要对内外监督两种方式的应用进行深度的挖掘,不仅需要将内外监督的方式结合起来,还需要遵循岗位分离的原则。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各个岗位之间能够监督监督,应该要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设置岗位,这样还能让各个岗位之间进行相互的制衡。还应该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自我的监督,完成好内部的监督工作。同时,国企内部的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应该要加强联系和沟通,以此来增强监督的力度。在开展监督工作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流程操作执行,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内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改进。还需要注意的是,对内部的评价工作也应该要引起重视,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应该要结合国企内部的实际情况,以此来构建完善的内部评价机制。为了落实好评价工作,应该要组建内部评价小组。同时,应用要对评价流程进行明确和优化。评价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将评价的结果编制成报告,并及时的反馈给上级部门,这样就能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四)加强信息化的建设

在开展财务内控工作时一定要重视信息化的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来构建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国企内部的领导层应该要重视信息化的建设,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购买先进的设备,配备专业的财务软硬件设施。为了确保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满足国企实际发展的需求,还应该要对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进行优化。最关键的是,应该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国企应该要依据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的引入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以此来构建财务数据库,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及时从数据库中提取需要的信息数据,从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结束语

国企应该要重视财务内控工作,依据现存的问题不断的优化内控的措施,首先,应该要制定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确保各项财务行为都有章可依;其次,在加强财务审计的同时,应该要重视监督评价的工作;最后,为了提升国企财务内控工作的整体水平,应该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通过以上措施来解决财务内控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以此来为国企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制度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