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险养结合型农村养老体系如何更好更快促进精准扶贫
——以云南省会泽县为例

2021-01-17 12:38赵宇轩范春蕾徐静胡爱民鲁东大学商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34期
关键词:会泽县贫困地区养老

赵宇轩 范春蕾 徐静 胡爱民 鲁东大学商学院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时间点上,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仍是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而现如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系统评估和总结中,农村人口养老问题是农村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不得不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目的及意义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国务院扶贫部曾经强调养老措施是基础,保险是金融市场和生活保障的一项重要工具,如果将商业保险和一些基础养老措施相结合便会更好的解决农村地区“养老难”的问题,防止出现农民因“老无所养”而致贫返贫的现象。所以“保险+养老”结合的发展模式,将会是实现农村地区的精准脱贫的重大机遇。通过深入研究险养结合型养老体系,为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促进贫困地区更快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带领贫困地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内有学者张鹏(2018)在《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的内在机理分析》中提出精准扶贫与保险机制相结合助力扶贫工作;刘永刚和高殿伟(2019)也提出保险的基本职能是风险保障,是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从而可以有效保障并助力扶贫工作;我国也有关于医养结合的新型保障体系的提出,详细阐述了医疗资源与相关服务挂钩的一个医疗改革新模式。

国外学者鲁恩艾尔维克,英格丽·海尔格伊,戴格阿恩·克里斯膝森(2007)《挪威和英国的积极养老观念与政策》中描述了挪威和英国为改善老年人积极生活的机会而提出的观点和采取的行动。该文的分析集中在两个与积极养老命运攸关的领域:足够的收入和就业。Stefan Dercon(2010)在Insurance Against Poverty中主张保险对贫困人口的保险保障观点,主张政策应侧重于提供全面的前危机和危机后保护机制,包括新的保险形式、储蓄、安全网以及加强穷人资产基础的手段。威尔金森(1995)认为,非正式部门的经营活动是社区居民主要的参与方式和获利方式。莱文斯坦(1881)认为,人口迁移理论能为国外异地扶贫开发模式起到巨大的启发效果。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均对保险和脱贫做过大量研究,同时也有大量文献分析了保险对于养老的影响,很多学者也将保险、养老和脱贫三个维度分别做过研究,因此项目从险养结合模式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二、险养结合型农村养老模式

(一)险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相关概念

险养结合养老模式,指从满足以会泽县为代表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养老需求出发,将商业保险与养老措施结合构建的新型农村养老体系,以促进贫困地区建立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农民因“老无所养”而致贫返贫的现象,同时也要做好因疫情致贫、返贫的地区的帮扶工作,从而可以更好地加快实现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

商业保险主要包括农业保险与医疗保险,其在防止因病致贫、因疫情等不可抗因素致贫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模式,此处的养老模式主要指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保险+养老”结合的发展模式,是医养结合与农养结合的融合。医疗资源与养老结合,将养老服务科学化,从心理、生理和健康指标等方面全方位对老年人实行全方位养护。政府推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养老结合,使养老得以保障,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从商业保险保障上为其生活减少后顾之忧,防止因灾返贫,因病返贫。

(二)险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1.具有防范风险和保障功能

险养结合型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具有防范可预见性风险的能力。由于以会泽县为代表的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收入水平受旱涝自然灾害的影响大,而农民储蓄普遍较少,对重疾、灾害等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差。而这种险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例如,在老年贫困居民罹患重疾时,这种模式可以给予保障,补贴高昂的医疗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家庭的生活压力,保障了其正常生活,防范了突如其来的意外。

其次,该养老模式中提供服务的保险公司在医疗意外事故发生时,给予患者更多合理的医疗方案的选择机会。保险公司在治疗过程中全程参与,减少由于过度治疗带来的不必要支出,达到患者治疗费用支出合理化、支出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2.新型养老模式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

该种养老模式,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总政策,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引入商业保险项目,帮助农村贫困老人在现有土地养老保障的同时,通过商业保险规划未来、支撑未来生活,对未来生活的不可预知性做出保障措施,转移“因病返贫”“自然灾害致贫”等不可预料风险,真正巩固脱贫的成果,实现“一次脱贫,终生小康”的奋斗目标。所以,该类新型养老模式具有创新型和可发展性。

(三)险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如何促进精准扶贫

1.保险与扶贫具有天然的联系

保险具有济困扶危的特殊性,它直接面向广大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在危难时救人于水火之中。所以保险与扶贫的内核相通、具有本质结构上的联系。地理环境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客观因素,而种植业是大多数贫困人口的唯一产业,一旦受灾,农民没有足够的储蓄来应对灾害,很容易陷入新一轮贫困。

当地政府可以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使农业保险与扶贫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根据现有险种进行调整,发展有贫困地区特色的新型种植业保险。当村民因受灾导致收成不达预期时,农业保险赔付的保险金就可以成为农民生活的救济金和农业恢复性建设的资金,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对农民生活支柱产业的影响。

把医疗保险和养老相结合,配合新农合政策,落实好重疾险在老年贫困居民中的覆盖程度。在解决贫困地区老年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基础上,为贫困人口提供大病医疗保障,减少因重疾产生高额医疗费用给贫困家庭带来的负担。

因此,通过保险防止因灾因病致贫、返贫,以维护好我国数十年来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果。

2.通过解决养老问题助力精准扶贫

我国贫困人口中,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比较高,所以贫困人口不只面临温饱和小康问题,还有养老问题。由此也产生了扶贫的新思路——通过改善养老问题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精准扶贫。我国贫困地区的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存在大量空巢家庭。这样的现状决定了只有通过减少青壮年人口外流来降低空巢率,开展社区养老以及配置重疾险等医疗保险以缓解子女养老压力,支持贫困地区青壮年努力发展生产建设,早日实现脱贫,实现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养老水平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三、养老体系的整体现状

(一)我国养老体系的现状

家庭护理养老、社会服务机构护理养老和农村社区老人居家护理养老服务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目前普遍存在的三种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模式。家庭社会养老是一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模式,是我国老人养老的主要模式;养老院等医疗机构居家社会团体养老服务是一种社会化的家庭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养老居家社会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兴的、家庭社会养老与其他社会团体养老有机地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化家庭养老服务模式。

1.家庭养老模式

我国是一个崇信传统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优良传统模式,直到今天,现在我国一线城市大多数家庭老年人仍然继续延用这种养老模式进行养老。

2.社会机构养老模式

社会法人养老服务机构,集体生活养老的主要服务特征之一是老人群体集中性地服务老人养老,其最大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于老人养老护理服务上的较为专业化,即细致性地提供较为专业的老人集体生活养老护理服务照料和老人集体生活医疗保健服务护理。

最大劣势之处主要在于社会化的家庭养老服务机构往往需要有人帮助这些老年人重新适应环境、重建一种新的社会人际关系,容易与他人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机构需要生活支付养老金的成本高,额外的还需要老人支付基本上的各种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以及比如家具租赁等等生活费用。

3.农村社区老人居家护理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服务模式,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中,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服务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以及精神关爱服务。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二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二)贫困县养老体系的现状—以会泽县为例

1.会泽县养老问题的阻力

老人封建思想重,养老服务模式单一,老人的基本权益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合理的保障。农村家庭老龄人的照料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制度外的赡养供给,在我国农村老年家庭日益走向核心的老化,而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养老服务机构等农村老年人家庭照料养老服务又解决不了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需求,农村家庭老年人老无所依的现象将逐步显现。

2.会泽县客观现状

会泽县作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缺乏坚实工业生产基础,经济社会发展起步速度较慢,农村贫困地区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发展问题。当前会泽县总人口110万,向外流出比例占50%以上,由于农村地区青壮年大量向外流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逐渐增多,“空巢率”由十年前的10%上升到现在的26%,养老保险基础配套设施的相对贫乏,养老保险保障制度不健全完善甚至严重缺失,使得在农村贫困地区解决老龄化严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

3.会泽县针对养老现状的应对措施

(1)发展乡村建设,创造就业,减少青壮年人口外流

鉴于目前会泽县地区的养老模式还是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为了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要留住家庭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降低空巢家庭的数量。

政府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开展宣传、邀请专家座谈、实地考察走访、政策宣传扶持、按规定月信息发布等多种方式,广泛地收集掌握县内贫困企业落地用工基本情况和落地就业服务岗位相关信息,做细抓好做实贫困企业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就业信息服务重点工作并通过抢抓关键机遇、主动联合作为、部门分工联动,狠抓贫困企业劳动力就近稳定落地就业,进一步准确摸清掌握全县贫困企业劳动力落地务工就业详细信息,帮助其通过调查稳定落地就业,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稳定就业脱贫。

(2)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基础设施,推进机构养老

加强社会养老管理服务保障机构建设管理,完善社会养老管理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加强养老宣传教育引导,营造良好家庭敬老孝老社会氛围,提高社会养老管理服务保障能力和养老服务设施质量,养老管理服务体系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提速。

(3)发展特色产业,助力扶贫养老

发挥县、乡、村三级平台公司聚合功能,采取“五集中”将分散的涉农资金、资产、资源等聚拢起来,汇聚产业扶贫攻坚合力,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

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资本积极投入特色产业,按照“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通过流动土地使用流转,引进特色龙头企业、公司和特色种植户等大户投入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流动土地使用流转得流动租金、就近就业务工得流转薪金、入股企业分红得流转股金,推动贫困群众就业脱贫,从而带动农村养老水平的提高。

四、险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基于政策研究的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保障立足现有制度,采取综合措施,着力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在缓解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指明了方向。[1]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新的部署。精准扶贫政策下,可以很好地完善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医养结合的医疗保障体系,能够解决农村地区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能够降低农村贫困地区老人患病后的经济压力。[2]这为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能性。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要求。充分发掘地区特色资源,支持探索农业与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和农村康养等产业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助力农村地区走向富裕,推动养老与农业保险的结合。同时,农业是一种弱质性的产业,在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威胁时,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减少了农户因灾返贫、因灾致贫,为“农险+养老”的险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可能。

综上所述,“医养结合”“农险+养老”的险养结合养老模式具有可行性,通过促进贫困地区建立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加快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二)基于险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现实性意义的分析

“医养结合”“农险+养老”的险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由会泽县政府牵头,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共同鼓励、引导与支持该县农民的参与,以求做到惠及全民,对建档立卡的特殊困难农户进行特殊补贴,在医保、农保与养老的双重保障下,防止出现农民因“老无所养”而致贫返贫的现象。这种新型养老模式,从事前预防与事后保障两方面充分保障会泽县农村居民的生活,防范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风险,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运用市场化思维建立社会共济制度,使得居民意识到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为老年人生活减少后顾之忧,使贫困地区居民的老年的生活得以充分保障。

(三)基于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1.调查内容

(1)会泽县居民家庭状况及其养老模式调查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居民家庭状况以及养老模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家庭人口、是否或有意愿机构养老、是否有或是否有意愿购买医疗保险等问题。

(2)会泽县居民对于农业保险——农作物保险的认识和需求

会泽县农业人口总数占总人口数90%以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会泽县的产业仍然以经济作物种植农业为主。现今会泽县土地零星破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且大多数农户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到农作物保险对未来收成的保障能力,因而投保率长时间处于低位。至今不能很好的改善会泽县“靠天吃饭,以雨养业”的现象。故本文将采用对会泽县一户一访的方式,收集农作物种植户对农作物保险的具体认识和需求概况。

(3)会泽县居民对于商业医疗保险——重疾险的认识和需求

会泽县贫困人口很多,虽然已经完成贫困县的摘帽工作,但由于疫情开始以来国民经济备受打击,因此为了防止会泽县返贫现象的发生,不仅要保障农户的收入来源,还要防范贫困农民罹患重疾导致复贫的风险。本文主要通过采用一户一访的方式收集人们对重疾险的认识和需求概况。

2.调查方法

(1)随机抽样法

对于“云南省会泽县险养结合对策的提出是否具有可行性”这一论点,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600户家庭进行一户一访形式的调查问卷信息采集。

(2)问卷法

问卷法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收集资料方法,且调研问卷的成本很低,现在的企业只需要通过网络便可以开展大规模的调查。

(3)推论分析法

在数据统计结果基础上,结合本次调研项目组所掌握的全部信息进行调研数据结果的理论化分析,针对“浅析险养结合型农村养老体系如何更好更快促进精准扶贫——以云南省会泽县为例”这一论题得出实践性与可行性的推论。

(4)趋势预测法

以根据数据结果得出的推论结果,进行创新模式的可行性趋势预测。

3.调查结果展示及分析

本次调研为对会泽县一户家庭做总体调查,被调研人员均为户主或家庭收入支柱,年龄在30—55岁之间。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76份。

“5口之家”的家庭结构在家庭人口数量调研项中占比最大,为252户,占比最小的则是“3口之家”,为72户;该地区家庭年收入绝大部分在“10000—20000”区间,为324户,占比约为56.25%;收入来源方面,“传统农业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即打工收入的比重相当,分别为540户和396户,约占93.75%和68.75%,而财政性补贴占比也较大,约为50%;该地区家庭的绝大部分支出用于日常生活即食品支出,其次是种植业生产性支出,另外则是医疗支出,某些家庭的医疗性支出占比较高。

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75%的被调查会泽县居民更加倾向于子女赡养的方式,其次是个人储蓄养老的方式;会泽县农户中已经购买农业保险的户数仅占比12.5%,由此可得会泽县居民对自身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风险预见性不足,甚至有87.5%的居民了解过但未购买;81.25%的居民家庭不能够承受罹患重疾所带来的财产性冲击;在被调查人员中,已经购买重疾险的会泽县居民仅占比6.25%,仅为农业保险参保户数的一半,说明居民对于罹患重疾的风险认知不足,对重大疾病没有未雨绸缪的前瞻性,而且有50%的人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重疾险。

如果通过对会泽县居民采取普遍宣传、村委会推荐以及挨家挨户专人讲解的方式,并且加以政府拨款采取财政性扶持的政策,则会泽县居民有意愿购买农作物保险的比例由74.75%增长至87.25%;愿意购买重疾险的比例增长至68.75%,增幅明显,说明居民一旦了解到两份保险切实保障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权益,那么居民的投保积极性便会大幅增长。另外,两份保险的双重保障将助力于会泽县彻底脱贫以及防止已脱贫户返贫,有利于会泽县居民家庭养老的现状的完善,使得老有所养,不再因为老年人劳动效率低或罹患疾病而致使家庭生活水平降低,因此农作物保险以及商业医疗保险下的重疾险都是有利于保障居民生活的前瞻性手段,所以我们课题小组认为险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

五、险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一)可能遇到的问题

1.资金筹集困难

通过险养结合促进精准扶贫,虽然“险”和“养”两位一体、辅车相依,但以“险”促“养”,“险”又是关键。保险扶贫的设想在理论上可行,农业、医疗保险也的确具有扶贫作用。但由于保险自身具有的“奢侈品”属性和贫困人口支付能力的限制,完全商业化的农业保险产品往往很难与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者的消费水平相适应,造成保险金的筹集遇到困难,影响精准扶贫的推进。

2.农民接受程度不高

由于留守在贫困地区的农民多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65岁以上人群,思想观念陈旧,加之地处边远地区,信息闭塞,对于养老和农业生产方面的思想仍停留在“养儿防老”“靠天吃饭”的落后观念里。农户可能会对农业保险和养老、医疗保险这种“陌生事物”表现出不理解和抗拒心理,其不配合的行为将会导致保险的覆盖率达不到预期,从而影响精准扶贫的效果。

3.现有保险产品不能精准匹配贫困地区农民需求

现有政策保险的粗放式设计和补贴往往只浮于表面,不能很好的适应个别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难以发挥保险的精准性和灵活性,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例如在农业保险方面,存在农业保险对中央财政依赖过高、农产品险种设置不具有针对性等问题,而且由于高保额的保费相对较高,而低保额的保险往往难以覆盖农户的全部风险,脱离政府补贴后的参保自主性长期处于低位。这导致我国农业保险虽有较高的覆盖率,农业保险政策精准扶贫的效果无法体现,“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在医疗保险方面,中央在2003年就针对广大农村人口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发展至今,虽覆盖全面,但对重疾、慢性病的保障范围和程度不足,需另配置重疾险,而现有险种保费过高、保险设置与农村实际需求不匹配也成为困扰医疗保险促进精准扶贫的制约因素。

(二)解决措施

1.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中央和政府应向参与农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优惠待遇,如税收减免、政策倾斜、费用补贴等,吸引更多保险公司加入,激发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把市场做大。在面对农户难以支付高额保费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保险保险费补贴政策,为投保农户提供一定的保险费补贴,引导和支持其参加农业保险,更好助力精准扶贫。

2.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保险知识普及

政府和保险公司应相互配合做好贫困地区农业保险、医疗保险的宣传与知识普及,向农村居民全面、客观的介绍保险的缴费方式、政策优惠和理赔渠道,让农户切实认识到农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价值与优势。在农村居民对商业保险缺乏信心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可以通过政府信用背书,鼓励更多农户自愿加入农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也可以采取“先试点、再全面铺开”的方法,这样既能让未加入的农民看到保险在改善农业生产和大病医疗方面的优越性,带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又能实验农业保险减贫、脱贫的效果,有利于后期大规模推广。

3.发挥好商业保险的灵活性,提高保险产品的设计水平,实现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针对保险“低保险金额,高补贴比例”的补贴政策和农产品险种设置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入多家保险公司投标,或共同发起设置针对本土化的专门专类的险种,提高保险金额,调整缴费方式,改变按保费比例补贴的政策,在保证保费补贴金额不变的基础上针对已经建档立卡的特殊困难农户进行精准扶助和补贴。

当地扶贫小组也可以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通过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记录实际贫困情况,发挥商业保险的灵活性,为特殊情况的贫困户定制专门的保险服务,精准匹配农民需求。通过优化保险产品设计,助力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保险是能够保障其权益、改善其养老生活的,实现商业保险在精准扶贫中的保障作用。

猜你喜欢
会泽县贫困地区养老
养老生活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养老更无忧了
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取得的成效与潜在威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会泽县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